
左航率黑云骑驰援赤石堡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天枢城。将军府的气氛空前凝重,留守的将士们面色肃然,行动间都带着一股压抑的紧迫感。府内核心区域的防卫并未因主帅离去而松懈,反而因战事的爆发变得更加森严,尤其是那座偏居一隅的听竹苑,此刻更是如同风暴眼中被暂时遗忘、却又被无形锁链牢牢禁锢的孤岛。
院内一片狼藉,尚未有人前来收拾。被撕毁的书页散落在地,混着翻起的泥土;床榻被拆得七零八落,露出下面冰冷的石板;连那几竿原本青翠的修竹,也在粗暴的搜查中被碰折了几根,耷拉着枝叶,显得分外凄凉。
邓佳鑫静静地站在院落中央,晨光将他单薄的身影拉得很长。他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既无愤怒,也无悲伤,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他缓缓蹲下身,拾起一片被撕碎的书页,上面正是他昨日还在研读的一段关于古琴指法的注释。指尖摩挲着粗糙的纸缘,他眼中终于掠过一丝极淡的涟漪,随即又归于沉寂。
他没有去整理那些散乱的东西,也没有试图修复被损坏的物件,只是默默地将那张完好无损的“秋籁”古琴,连同琴凳,挪到了院中唯一还算干净平整的角落——那处靠近墙角、昨日未被重点“关照”的小小块青石板地。
他坐下,将琴平稳地置于膝上。指尖拂过琴弦,触感依旧熟悉,却仿佛带上了一丝昨夜残留的寒意。他没有立刻弹奏,只是闭着眼,感受着指尖下琴弦细微的振动,仿佛在通过与琴的沟通,来平复自己内心那一片被风暴席卷后的荒芜。
他知道,左航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南疆在此时发动进攻,时机确实巧合得令人心惊。身为南疆大祭司之子,他无法完全撇清干系。左航的反应,站在一个北辰将军的立场,无可厚非。只是……那毫不留情的质问,那粗暴的搜查,那几乎要将他最后一点念想(“秋籁”古琴)也摧毁的架势,依旧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穿了他努力维持的平静外壳,让他清晰地看到了自己身为质子、身为“异类”的真实处境。
任何一丝因琴音而生的微妙联系,任何一点因对方态度松动而产生的错觉,都在昨夜那场风暴中被彻底粉碎。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不远处那盒依旧静静躺在狼藉中的冰蚕丝弦上。银辉依旧,此刻看来却只觉得讽刺。
他轻轻拨动了琴弦。
没有曲调,没有旋律,只是几个零散的、干涩的音符,如同叹息,如同梦呓,破碎地融入这清冷的晨光里。琴音不再试图营造宁静,也不再蕴含任何特殊的力量,只剩下最原始的、无法排遣的孤寂与苍凉。
---
将军府书房,此刻已空了大半,属于左航的个人物品大多已随军带走,只剩下一些必要的公文案卷。陈烈作为留守副将,负责处理府内日常事务及与朝廷的联络。他站在书案前,听着下属关于听竹苑现状的回报。
“……院中一片狼藉,邓佳鑫并未收拾,只是将琴移至墙角,独自静坐,偶尔拨弄琴弦,琴音……破碎,不成曲调。”
陈烈眉头微蹙。将军临行前并未对邓佳鑫有新的指示,只重申了“严加看管”。但眼下这情形,那质子心绪明显低落,若长期如此,恐生疾病或意外。毕竟,此人身份特殊,若真在北辰出了什么事,无论是对南疆的交涉,还是对朝堂的交代,都将极为被动。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派两个手脚利落、口风紧的老妈子进去,将院子简单收拾一下,至少把损坏的家具换掉,床榻铺好。动作要快,不必与他交谈,收拾完立刻退出。”
“是。”
“另外,”陈烈补充道,“膳食照旧,不可短缺。留意他的身体状况,若有不适,立刻回报,延请医官。”
安排好这些,陈烈揉了揉眉心。将军将这天枢城和这个烫手山芋留给他,压力着实不小。他走到窗边,望向赤石堡的方向,心中忧虑。战事一起,变数陡增,不知将军此行,能否顺利平息风波?
而听竹苑里的那位,在这风云变幻的棋局中,又将何去何从?
---
听竹苑内,两名沉默的老妈子很快进来,手脚麻利地开始收拾。她们目不斜视,动作迅速,将被撕毁的书籍残片扫走,换上新的床榻被褥,将翻倒的桌椅扶正,甚至将被碰折的竹子清理掉。整个过程如同默剧,不到半个时辰,院子便恢复了基本的整洁,虽然那股被暴力侵袭过的痕迹依旧隐约可辨,但至少不再是一片废墟。
老妈子们退出去后,院内重归寂静。
邓佳鑫对于这一切,仿佛视而不见。他依旧坐在墙角,指尖无意识地在琴弦上滑动。直到午膳时间,老仆送来食盒,看到焕然一新的院子和坐在角落的邓佳鑫,微微愣了一下,但还是沉默地将食盒放在清理干净的石桌上,然后迅速退走。
食物的香气隐隐传来,邓佳鑫却毫无食欲。他起身,走到石桌旁,目光扫过食盒,最终落在那盒冰蚕丝弦上。他伸出手,这一次,没有犹豫,直接将锦盒拿起,走到院墙边一个堆放杂物(已被整理过)的角落,将那盒价值连城的丝弦,毫不犹豫地塞进了最里面,用一些旧的布幔遮盖住。
眼不见为净。
做完这一切,他才回到石桌旁,打开食盒,机械地开始进食。食物味同嚼蜡,他只是为了维持体力而勉强自己咽下。
他知道,左航的离开,并不意味着他的处境有所改善,反而可能更加危险。战事期间,任何与南疆相关的存在都变得格外敏感。他必须更加小心,更加低调,如同一粒尘埃,隐匿于这深深的庭院之中。
然而,在他内心深处,某种东西似乎已经改变了。那是一种被彻底否定、被粗暴对待后,生出的冷硬内核。他不再对左航,对北辰,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活下去,依然是最重要的目标,但如何活,或许可以有所不同。
他不再试图用琴音去安抚谁,也不再在意那琴音是否会引起谁的注意。琴,重新变回了他纯粹的个人寄托,是他与故土、与亡父、与内心那个尚未被完全磨灭的自我,唯一的连接。
下午,他再次抚琴。这一次,琴音不再破碎,也不再刻意追求宁静。它变得清冷、疏离,如同山间冰冷的溪流,带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孤高。琴音缭绕在恢复整洁却依旧冷清的院落里,仿佛在无声地构筑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与这个充满敌意和算计的世界,彻底隔绝开来。
余烬尚未完全熄灭,但燃烧的方式,已然不同。
而远在边境的左航,在血腥的厮杀与冰冷的算计之余,是否会在某个寂静的瞬间,想起那座被自己亲手摧毁了表面平静的院落,和那个抚琴的少年眼中,最后映出的冷意?
微光或许尚存,但照亮前路之前,必先穿透更深的黑暗。

收藏✅评论✅鲜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