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晨光书店的会员卡,像是一种无声的许可,让王玥的到访变得更加理直气壮。她不再是那个偶然闯入、带着满身伤痕的过客,而是成为了这里的一个“常客”。
周末的下午,她又一次出现在书店。这次不是下班后的疲惫逃避,而是带着一种明确的、享受闲暇的目的。她甚至自己带了一个软垫,准备窝在那个她最喜欢的靠窗角落,好好读完那本散文集。
店里比平时热闹些,阳光透过玻璃窗,将书架切割出明亮与阴影的几何图案。王玥熟练地走到柜台,邓亮正在和一位熟客模样的中年女士聊天。
“小邓啊,上次你推荐那本《草木春秋》真好,我家先生也喜欢看。”女士笑着说。
“张阿姨喜欢就好,最近刚到了一批讲园林盆景的书,我觉得您可能会有兴趣。”邓亮微笑着回应,从柜台下拿出两本装帧精美的书。
王玥安静地排在后面等待,看着邓亮与顾客自然亲切的互动。他似乎记得很多老顾客的喜好,这种人与人之间温暖而持久的连接,在这个浮躁的城市里显得尤为珍贵。
轮到她了,邓亮抬眼看她,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注意到了她比前几日更舒展的神情。
“续借?”他看向她手中的散文集。
“嗯,还没看完。另外……”王玥顿了顿,目光扫过柜台旁边玻璃柜里陈列的手工曲奇,“再要一壶红茶和一份这个曲奇吧。”
“好,稍等。”
王玥付了钱,抱着书和垫子走向老位置。刚坐下没一会儿,邓亮就端着一个木质托盘过来了。上面不仅有一壶红茶、一份曲奇,还多了一个小巧的陶瓷奶盅,里面装着几片新鲜的柠檬。
“我记得你上次喝红茶没加奶,试试柠檬?或者需要糖吗?”他放下托盘,随口问道。
王玥微微一怔。她自己都没注意到这个细节。上次喝红茶,她确实是什么都没加。
“啊……谢谢,柠檬就好。”她心里那根细微的弦又被轻轻拨动了一下。
邓亮点点头,没再多说,转身去忙了。
王玥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加入一片柠檬,清雅的酸味中和了红茶的些许涩感,恰到好处。她拿起一块曲奇,酥脆香甜,配着温热的红茶,整个人都暖洋洋的。
她翻开书,继续阅读。阳光晒在背上,书页上的文字仿佛也带上了温度。周围有轻微的翻书声、脚步声、低语声,但这些声音非但不觉得嘈杂,反而构成了一种令人安心的白噪音。她很久没有这样纯粹地、不带任何焦虑地享受过一个下午了。
不知过了多久,她感到光线有些变化,抬起头,发现太阳已经西斜,在桌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书店里的客人也换了一拨。
她伸了个懒腰,满足地合上书。壶里的茶还剩一点,已经凉了。她正打算收拾东西离开,却看到邓亮端着一小杯什么走了过来。
“尝尝这个,”他将一个小巧的试饮杯放在她面前,里面是深红色的液体,“热红酒,今天试做的,不算正式售卖。”
王玥有些惊讶,端起杯子,一股混合着肉桂、丁香和橙皮的热烈香气扑鼻而来。她小心地抿了一口,温热的酒液滑过喉咙,水果的甜香和香料的风味层次分明,酒精含量似乎不高,更像是一杯温暖的香料果汁。
“很好喝。”她由衷地称赞,感觉一股暖意从胃里扩散到四肢百骸。
“适合冬天。”邓亮看着她微微泛红的脸颊,笑了笑,“准备打烊了。”
王玥这才意识到时间不早了,连忙起身收拾自己的东西。“我这就走。”
“不急,你喝完。”他说完,便开始进行打烊前的例行整理。
王玥慢慢将那杯热红酒喝完,身体里充盈着暖意。她将杯碟放回柜台,邓亮正在计算今天的营业额。
“谢谢你的酒,很好喝。”王玥再次道谢。
“不客气。”邓亮抬起头,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牛皮纸小袋,递给她,“曲奇没吃完,带回去吧。”
王玥这才想起自己还剩了两块曲奇。她接过纸袋,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他连这种小事都注意到了。
“下周末……还会做这个热红酒吗?”她鼓起勇气问了一句。
邓亮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看向她,眼神里似乎闪过一丝很浅的笑意:“如果天气还这么冷,应该会。”
“那……我下次再来。”王玥说完,朝他挥挥手,转身走出了书店。
街道华灯初上,晚风带着寒意,但她因为那杯热红酒和心底莫名的雀跃,并不觉得冷。她拿出手机,看到林紫乐发来的消息,约她明天一起吃午饭。
她回复了一个“好”字,然后鬼使神差地,又发过去一条:
“我发现了一家很棒的书店。”
信息发出去,她看着那个牛皮纸袋,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一些微小的、积极的东西,似乎正随着每一次推开那扇玻璃门,悄然在她生活里生根发芽。那些关于分手的痛苦记忆,并没有消失,但它们占据的空间,似乎正被新的、温暖的瞬间一点点挤占。
涟漪虽微,却已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