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偏轨同驰
本书标签: 校园  原创作品  双男主   

齿轮咬合的节奏与失控的模拟考

偏轨同驰

清晨的阳光透过梧桐叶隙洒下来时,江起正蹲在仓库门口,用游标卡尺测量那枚手工黄铜齿轮的参数。齿顶圆直径12.6mm,齿根圆9.4mm,模数1.0的标准误差控制在0.03mm以内——这个精度对新手来说已经相当难得,边缘的毛刺被仔细打磨过,指腹抚过不会感到硌手。

  

  “学神,又在给我的齿轮算面积?”

  

  陆池的声音带着晨跑后的微喘从身后传来,江起回头时,正好看见他把篮球往地上一拍,顺势坐在旁边的石阶上。少年穿着件新买的白色T恤,领口印着个小小的齿轮图案,显然是特意选的——和江起昨天送他的机械原理笔记本封面如出一辙。

  

  “在测齿厚偏差。”江起把游标卡尺递过去,“比我想象中精准。”

  

  陆池接过卡尺时,指尖故意蹭过他的手背,像在测试某种金属的导热系数。“那是,”他扬起下巴,眼里闪着得意的光,“我可是拆了三辆旧自行车链条练的手感。”

  

  江起的目光落在他的脚踝上,绷带已经拆了,只剩下块浅褐色的淤青。“还疼吗?”

  

  “早好了。”陆池站起身,原地跳了跳,动作灵活得像只松鼠,“今天就能教你打篮球了,别反悔。”

  

  仓库里的发电机还在低鸣,昨晚他们调试到很晚,终于让这台老古董达到了稳定输出。江起看着陆池蹲在齿轮组前检查轴承,阳光穿过他汗湿的发梢,在机械零件上投下晃动的光斑,突然觉得这画面比任何物理实验都更有生命力。

  

  “今天的计划表。”江起从帆布包里掏出张A4纸,上面用双色笔标注着清晰的时间线:上午八点到十点复习动量定理,午休后做两套模拟题,傍晚六点到七点篮球教学,最后一小时整理错题。

  

  陆池接过计划表时,指尖在“篮球教学”四个字上停留了片刻,突然笑出声:“学神连玩都要列公式?”

  

  “这是最优时间分配。”江起推了推眼镜,试图维持严肃,“运动能促进大脑供氧,提高学习效率。”

  

  “行吧,听你的。”陆池把计划表折成方块塞进裤兜,突然凑近他耳边,“不过等下做题时,我要是犯困,你得负责叫醒我。”

  

  温热的呼吸拂过耳廓,江起的耳根瞬间泛起红潮,像被高温加热的金属。他转身假装整理讲义,却听见身后传来陆池低低的笑声,像颗投入心湖的石子,荡开层层涟漪。

  

  上午的复习效率远超预期。陆池虽然还是会在复杂的受力分析题前皱眉,但已经能独立解出简单的动量守恒应用题。当他算出最后一道例题的答案时,突然兴奋地拍了下桌子:“学神你看!是不是等于4.8?”

  

  江起低头核对时,发现他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简易的摩托车模型,用箭头标注着碰撞瞬间的受力方向——把抽象的物理题具象成了机械结构,正是他昨天教的方法。“完全正确。”他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比标准答案更直观。”

  

  陆池的眼睛亮得像两盏探照灯,突然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掌心的温度透过发丝传来:“那是,也不看是谁教的。”

  

  这个突如其来的动作让江起僵在原地,指尖的钢笔差点滑落。他能闻到陆池手腕上淡淡的肥皂香,混合着阳光晒过的味道,像某种未经调试的香料,却奇异地让人安心。

  

  “别闹。”江起拨开他的手,耳尖红得快要滴血,“继续做题。”

  

  陆池却笑得更欢了,左边的梨涡深深陷进去:“学神,你脸红的样子,比我的齿轮还烫。”

  

  仓库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响亮,发电机的嗡鸣声里,似乎多了种微妙的频率。江起低头看着习题册上的动量公式,突然发现那些字符在眼前晃动,像在跳一支混乱的机械舞——这是他从未有过的状况,精密如瑞士钟表的大脑,第一次出现了计算偏差。

  

  午休时,他们坐在仓库门口分享面包。陆池突然从书包里掏出个保温桶,打开时冒出腾腾热气,里面是满满当当的番茄鸡蛋面,鸡蛋煎得金黄,汤汁泛着诱人的红光。

  

  “我妈做的,给你补补脑子。”陆池把筷子塞到他手里,眼里闪着期待的光,“她说学神肯定经常饿肚子。”

  

  江起握着温热的筷子,突然想起自己总是吃便利店的三明治当午餐。番茄的酸甜味混着葱花的香气钻进鼻腔,像股暖流涌进心里,比任何公式都更能安抚神经。“谢谢阿姨。”

  

  “谢我就行。”陆池啃着面包,看着他小口吃面,嘴角沾着点汤汁也没察觉,“我妈说,谁要是能让我物理及格,就认他当干儿子。”

  

  江起的呛咳声惊飞了树上的麻雀,面条差点从鼻子里喷出来。陆池拍着他的背大笑,手指却细心地递过纸巾,动作自然得像演练过千百遍。

  

  下午的模拟测试进行得异常顺利。陆池虽然还是在压轴题上卡了壳,但前面的基础题正确率高达80%。江起批改试卷时,发现他在每个正确答案旁边都画了个小小的齿轮,像在盖合格印章。

  

  “按这个进度,下次月考肯定能及格。”江起把试卷递给他,红色的分数写着62,虽然刚过及格线,却比上次的17分有了质的飞跃。

  

  陆池盯着那个“62”看了足足半分钟,突然把试卷塞进怀里,像揣着什么稀世珍宝。“我就说我能行。”他的声音带着点哽咽,眼眶微微发红,“我爸要是看到这个,肯定...肯定会很高兴。”

  

  江起看着他泛红的眼角,突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每个叛逆的孩子心里,都藏着个渴望被认可的小孩。他想说些鼓励的话,却发现任何语言都显得多余,只能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像在给齿轮上润滑油。

  

  傍晚的篮球教学在夕阳下开始。陆池站在三分线外,耐心地教江起运球姿势:“手腕要放松,像转动方向盘那样...对,就是这样,感受球的重心。”

  

  他的手掌覆在江起的手背上,引导着篮球在地面和掌心间形成规律的往复运动。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球场上交叠成一个模糊的轮廓,像两个正在咬合的齿轮。

  

  “学神,你投篮的姿势太标准了,”陆池突然笑出声,“像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

  

  “物理最优解。”江起反驳道,却忍不住跟着笑起来——这是他第一次在运动时感到放松,篮球撞击地面的砰砰声,竟和发电机的节奏意外合拍。

  

  当江起投进第一个三分球时,陆池兴奋地跳起来,差点撞到他怀里。“中了!学神你有天赋!”他的眼睛亮得像两颗星星,伸手勾住江起的脖子,“今晚加餐,我请你吃烤串。”

  

  球场上的余晖渐渐褪去,远处传来晚自习的预备铃声。江起看着陆池汗湿的侧脸,突然觉得那些曾经被他视为圭臬的计划表,正在被某种更柔软的东西悄悄改写——比如此刻少年眼里的光,比如指尖残留的温度,比如烤串摊飘来的烟火气。

  

  仓库的灯亮起时,他们正在整理今天的错题。陆池突然指着一道碰撞题说:“这个是不是可以用摩托车追尾来理解?”

  

  “原理相同。”江起在草稿纸上画了两车碰撞的示意图,“不过这里要考虑动能损失。”

  

  陆池的手指点在图上的摩托车:“如果是我的那辆改装车,动能损失会更小,因为我换了更好的减震弹簧。”

  

  “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可以减少动能损耗。”江起突然来了兴致,“我们可以做个实验,用弹簧连接两个滑块...”

  

  他们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从碰撞模型聊到减震系统,从能量守恒谈到材料力学。发电机的嗡鸣声成了最和谐的背景音,齿轮咬合的节奏里,藏着两个少年逐渐同步的心跳。

  

  离开仓库时,月光已经爬上了树梢。陆池推着摩托车走在前面,江起跟在后面,突然发现他的T恤下摆沾着片梧桐叶,像枚绿色的徽章。“别动。”江起伸手摘下树叶,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腰侧。

  

  陆池像被电流击中般猛地一颤,摩托车差点歪倒。“学神,你偷袭我?”他转过身,眼里闪着促狭的光,突然伸手挠了挠江起的胳肢窝。

  

  笑声惊破了夜的宁静,两人在月光下追打起来,像两个卸下所有防备的孩子。江起跑得没他快,很快就被堵在树干前,后背抵着粗糙的树皮,能闻到陆池身上的汗味混着青草香。

  

  “抓到你了。”陆池的呼吸拂在他脸上,带着烤串的孜然味,“学神,你跑起来像只受惊的小鹿。”

  

  江起的心跳得像要撞破胸膛,月光在陆池眼里跳动,像有两簇小火焰在燃烧。他张了张嘴,想说“别闹了”,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任由对方的指尖轻轻划过他的脸颊,像在触摸某种易碎的瓷器。

  

  “学神,”陆池的声音突然变得很低,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沙哑,“你说...我们算不算最好的朋友?”

  

  这个问题像个精密的齿轮,突然卡进了江起混乱的思绪。他看着陆池近在咫尺的眼睛,里面清晰地映着自己的影子,像被囚禁在瞳孔里的秘密。“算。”他听见自己说,声音轻得像叹息。

  

  陆池突然笑了,左边的梨涡在月光下格外清晰。他松开手,退开半步,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走吧,再晚宿舍要关门了。”

  

   回去的路上,谁都没再说话,只有摩托车链条的轻响在夜色里回荡。江起摸着口袋里的黄铜齿轮,金属的冰凉渐渐被体温焐热,像颗正在发烫的心脏。

  

  宿舍熄灯前,江起收到陆池发来的消息,是张照片:他的物理试卷被端正地贴在墙上,旁边用磁铁吸着那个黄铜齿轮,下面压着张纸条,写着“目标:80分”。

  

  江起的指尖在屏幕上停留了很久,最终回了个齿轮的表情。黑暗中,他摸着自己发烫的耳垂,突然意识到,有些变量一旦介入,就再也无法从公式里剔除——比如陆池的笑,比如触碰时的电流,比如此刻失控的心跳。

  

  第二天清晨,江起在计划表的“篮球教学”项旁,用红笔加了行小字:“带瓶冰镇可乐”。字迹依旧工整,却带着点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温柔,像给精密的仪器加了点润滑剂。

  

  当他抱着篮球走进操场时,陆池已经在等了,手里拿着两个刚买的肉包,热气腾腾的。“学神,早。”少年扬起笑脸,阳光在他洁白的T恤上跳跃,齿轮图案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江起接过肉包时,指尖再次相触,这次两人都没有躲闪。温热的触感像电流般窜过神经,他突然想起物理课本上的一句话:当两个导体接触时,电荷会自动平衡,形成新的电势。

  

  或许他们就像两个带电体,从相遇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打破原有的平衡,在属于彼此的轨道上,碰撞出全新的火花。仓库里的齿轮还在转动,发电机的嗡鸣声里,藏着只有他们能听懂的节奏。

上一章 暴雨里的约定与发烫的齿轮 偏轨同驰最新章节 下一章 齿轮卡壳的午后与发烫的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