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最后一节自习课,窗外的梧桐叶被秋风卷得沙沙作响。江起的笔尖在竞赛题库上停顿了三秒,最终还是合上了本子——按照临时修改的计划,他现在应该去七班门口等陆池,而不是埋头于这些复杂的电磁场难题。
走廊里已经有了放学的喧嚣,七班的门被猛地推开,陆池背着书包冲出来,校服外套敞开着,露出里面印着齿轮图案的T恤。看到江起时,他的脚步明显顿了一下,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掩饰不住的笑意,像台突然被点燃的引擎。
“学神,你怎么来了?”他几步跑到江起面前,身上还带着篮球场上的汗味,“不用去培训?”
“请假了。”江起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帆布包带,里面装着给陆池准备的能量棒和运动饮料——这些都是他查了攻略才买的,据说能快速补充体力,“比赛什么时候开始?”
陆池的眼睛瞬间亮得像两盏车灯,他伸手抓住江起的手腕,力道大得差点捏碎骨头:“现在就走!我爸已经在学校门口等着了!”
被他拽着穿过人群时,江起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落在身上,像精密的扫描仪在分析他们的关系。但他没有挣脱,反而任由陆池拉着自己往前跑,风掀起两人的校服下摆,像两面呼应的旗帜。
校门口停着辆半旧的皮卡车,车斗里装着辆改装过的摩托车,车身喷着亮眼的橙红色,车把上缠着防滑胶带,排气管被打磨得锃亮,像头蓄势待发的猛兽。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正靠在车边抽烟,看到他们时,眼里闪过一丝惊讶。
“爸,这是江起,我跟你说过的那个学神。”陆池把江起拉到男人面前,语气里带着点炫耀,“他来给我加油!”
陆师傅打量着江起,目光在他扣得严丝合缝的校服领口和手里的帆布包上停留了片刻,突然笑了:“就是你帮小池补物理的那个孩子?谢了啊,这混小子总算肯正经看点书了。”
“叔叔好。”江起微微鞠躬,注意到陆师傅的指甲缝里嵌着油污,指关节上有层厚厚的茧,和陆池的手很像,只是更粗糙些。
“上车吧,再不走就赶不上检录了。”陆师傅掐灭烟头,打开皮卡的车门。
车厢里弥漫着淡淡的机油味,后座堆满了各种工具和零件,扳手、螺丝刀、备用轮胎挤在一起,像个移动的小型汽修厂。陆池把零件往旁边挪了挪,拍了拍腾出的空位:“学神,委屈你了。”
江起坐下时,膝盖不小心撞到个金属盒子,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是变速箱齿轮,我新换的。”陆池打开盒子给他看,里面整齐地码着几个银色齿轮,齿牙锋利得像小刀,“轻量化设计,能减少百分之十五的动力损耗。”
“材料是40Cr合金钢?”江起的指尖轻轻碰了下齿轮,表面冰凉坚硬。
陆池惊讶地挑了挑眉:“你怎么知道?这是我爸托人从厂里弄的废料,一般人根本认不出来。”
“物理课学过材料力学。”江起看着齿轮上精密的纹路,“这种钢材的屈服强度能达到800MPa,适合承受交变载荷。”
陆师傅在前排听到他们的对话,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眼里带着点赞许:“小江懂的还不少,比我们家小池强,他只知道使劲拧螺丝。”
“爸!”陆池不满地嘟囔,却偷偷在下面碰了碰江起的手背,像在分享某种秘密的喜悦。
皮卡车驶离市区后,道路渐渐变得颠簸。车窗外的高楼被低矮的厂房取代,枯黄的野草在路边疯长,风里混着煤渣和铁锈的味道。陆池兴奋地指着窗外:“前面就是废弃工厂了,每年都在这儿比。”
江起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矗立着几座破败的厂房,红砖墙上布满弹孔似的破洞,巨大的烟囱歪斜着指向天空,像个垂暮的巨人。厂房周围已经停满了各种改装车,引擎的轰鸣声此起彼伏,震得车窗嗡嗡作响。
“到了!”陆池推开车门跳下去,动作灵活得像只猴子。他绕到车斗后面,开始检查摩托车的轮胎压力,手指敲打着轮胎侧面,听着发出的闷响判断气压,动作熟练得让人心安。
江起站在旁边看着,突然觉得这画面比任何物理实验都更有张力——陆池半蹲在地上,阳光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棱角分明的阴影,沾满油污的手指在轮胎上灵活移动,与平日里那个吊儿郎当的少年判若两人。
“学神,帮我递下扳手。”陆池头也没抬,指着工具箱里的某个零件。
江起准确地拿起那把19mm的梅花扳手递过去,指尖再次碰到他的手背。这次两人都没有躲闪,只是相视一笑,像完成了某种无声的交接仪式。
“池哥,这边!”不远处有人喊,几个穿着赛车服的年轻人朝他们挥手,“该检录了!”
“来了!”陆池站起身,把头盔往头上一扣,橙红色的头盔和车身颜色呼应,像团燃烧的火焰。他跨上摩托车,引擎发动的瞬间发出声咆哮,震得江起的心脏都跟着颤了颤。
“等我赢了给你看奖杯!”陆池的声音透过头盔传来,带着点闷响,却充满自信。
江起看着他骑着摩托车冲向检录区,车身在阳光下划出流畅的弧线,突然想起物理课本上的流线型设计图——原来最完美的空气动力学模型,就藏在这样鲜活的速度里。
陆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孩子从小就迷车,三岁时拿着扳手敲我的工具箱,五岁就能认出二十种螺丝型号。”他望着陆池的背影,眼里有骄傲也有担忧,“我总骂他不务正业,其实心里知道,他是真喜欢这玩意儿。”
“他很有天赋。”江起由衷地说,“对机械的理解,比很多成年人都透彻。”
“还是你懂他。”陆师傅笑了,递给他瓶矿泉水,“等下比赛你别怕,看着热闹,其实安全措施做得足。”
厂房中间的空地上被圈出了赛道,用废旧轮胎堆成护栏,上面系着彩色的布条,在风里猎猎作响。参赛的摩托车陆续驶上赛道,引擎的轰鸣声汇成一片,像无数头野兽在嘶吼。陆池的橙红色摩托车在队列里格外显眼,像道跳跃的火焰。
裁判挥舞着绿旗的瞬间,所有摩托车同时冲了出去,轮胎摩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尖叫,卷起漫天尘土。江起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眼睛紧紧盯着那道橙红色的身影,看着他灵活地在弯道超车,车身倾斜到几乎贴地,膝盖离地面只有几厘米的距离。
“好小子!”陆师傅激动地攥紧拳头,“这个弯道切得漂亮!”
江起看着陆池过弯时的动作,突然想起自己教他的圆周运动公式——车身倾斜的角度、转弯半径、行驶速度,三者完美地符合力学平衡,像道用速度写就的物理题,解题步骤就是少年精准的操控。
赛程过半时,意外突然发生。一辆黑色摩托车在直道加速时失控,车身猛地摇摆起来,直直地朝陆池撞过去。看台上发出一阵惊呼,江起的心脏瞬间像被攥紧了,呼吸都停滞了。
就在碰撞的瞬间,陆池猛地一打方向盘,摩托车像道闪电般向外侧滑出,轮胎在地面擦出长长的火花。他的车身几乎横了过来,与黑色摩托车擦肩而过,距离近得能看清对方车手惊讶的脸。
“漂亮的规避!”陆师傅长出一口气,额头上全是冷汗。
江起的后背也被冷汗浸湿了。他看着陆池迅速调整车身,重新加速追赶,引擎发出更强劲的咆哮,像头不服输的猛兽。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陆池对速度的痴迷——那种在极限边缘掌控一切的感觉,或许和他解开最难的物理题时的快感,本质上是一样的。
最后一圈冲刺时,陆池与领先的蓝色摩托车并驾齐驱。两辆车像离弦的箭般冲向终点线,引擎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看台上的观众都站了起来,大声喊着车手的名字。
“小池!加油!”陆师傅的嗓子都喊哑了。
江起也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他看着陆池的车身渐渐超过蓝色摩托车,看着他冲过终点线的瞬间高高扬起车头,做了个漂亮的翘头动作,橙红色的身影在阳光下划出完美的弧线。
“赢了!”陆池摘下头盔,朝看台上挥手,脸上沾着尘土,笑容却比阳光还要耀眼。
颁奖仪式简单而热烈。陆池站在领奖台上,举起奖杯的瞬间,目光穿过人群准确地找到了江起,笑得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江起朝他用力挥手,突然觉得眼睛有些发热——这个总是吊儿郎当的少年,此刻在聚光灯下闪闪发光,像颗终于找到轨道的星辰。
回去的路上,陆池把奖杯抱在怀里,像抱着稀世珍宝。“学神,你看到我最后那个超车没?”他兴奋地比划着,“我算准了他会在那个弯道减速,提前加速...”
“是利用了动能定理。”江起接过他的话,“提前加速储存动能,在弯道实现超越,动能变化量等于合外力做功。”
陆池愣了一下,随即大笑起来:“学神,你能不能别总说公式?不过...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皮卡车行驶在暮色里,车窗外的风景渐渐模糊。陆池把奖杯递给江起:“给你拿会儿,沾沾学神的仙气,下次物理考个满分。”
江起接过奖杯,金属的冰凉透过掌心传来,底座上刻着的“改装组冠军”字样清晰可见。他突然想起自己的竞赛奖杯,都被整齐地摆在书架上,蒙着薄薄的灰尘,远没有这个奖杯来得鲜活。
“对了,给你的。”江起从帆布包里拿出那个新买的笔记本,递过去,“看你之前的笔记本快用完了。”
陆池翻开笔记本,看到封面上两个咬合的齿轮时,突然安静下来。他摩挲着封面上的“理”和“工”两个字,指尖微微颤抖,像是在确认某种珍贵的礼物。
“谢谢。”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在引擎的余音里显得格外清晰,“我会好好用的。”
回到学校时,夜色已经笼罩了操场。陆池把摩托车从皮卡车上卸下来,发动引擎时,特意让江起坐在后座。“带你兜一圈?”他回头笑,眼里的光比车灯还要亮。
江起犹豫了一下,还是跨了上去,双手下意识地抓住后座的扶手。“抓紧了!”陆池喊了一声,摩托车猛地窜了出去,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带着夜的凉意。
他们在空旷的操场上绕圈,车灯在地面划出明亮的轨迹,像道流动的光。江起能闻到陆池身上的汗水味混着机油香,能感觉到他后背的温度透过薄薄的T恤传来。在一个急转弯时,他的手不小心环住了陆池的腰,两人的身体瞬间贴在一起,像两个紧密咬合的齿轮。
摩托车慢慢停下时,两人都有些气喘吁吁。江起松开手时,指尖还残留着陆池腰侧的温度,烫得惊人。“学神,”陆池的声音带着点喘息,“你刚才...是不是怕了?”
“没有。”江起的声音有些发紧,耳尖在夜色里泛着红,“只是觉得...速度很快。”
“那下次带你去更快的地方。”陆池的笑声在夜里格外清晰,“不过...你刚才抱得还挺紧。”
江起没说话,只是看着他眼里跳动的笑意,突然觉得那些曾经困扰他的公式和规则,都在这一刻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眼前这个少年,是引擎的轰鸣,是齿轮的咬合,是两颗正在靠近的心跳。
“明天的物理周测,”江起突然开口,声音很轻,“加油。”
陆池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肯定的!争取上80!”
月光洒满操场,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江起看着陆池小心翼翼地把那个新笔记本放进书包,突然觉得心里某个空缺的位置,终于被填满了,像齿轮组找到了最关键的那个零件,开始流畅地运转。
回到家,江起把陆池的奖杯摆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放着自己的竞赛证书。两种不同的荣耀并排站在一起,竟有种奇妙的和谐。他翻开计划表,在“物理周测”项旁画了个小小的奖杯,旁边写着“80+”,字迹里带着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期待。
爷爷走进来送牛奶时,看着那个陌生的奖杯,笑着说:“看来我的小齿轮,不仅找到了伙伴,还一起转动出了新的风景。”
江起抬头,看着窗外的月亮,突然想起陆池在赛道上飞驰的身影,想起他眼里的光,想起两人相触时的温度。他知道,这场看似错位的相遇,其实是命运最精密的设计,就像两个不同模数的齿轮,通过某种奇妙的默契,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咬合方式,在彼此的轨迹里,转出了最动人的节奏。
明天的考场,陆池一定会交出满意的答卷;而他的竞赛之路,或许也会因为这个热爱机械的少年,变得更加鲜活而完整。仓库里的发电机还在低鸣,齿轮转动的声音里,藏着两个少年共同的约定,终将在未来的某天,发出最响亮的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