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 11 月 7 日的台北,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西门町的唱片行前就排起了长队。队伍里大多是穿着校服的学生,手里攥着皱巴巴的零钱,眼神里满是期待。唱片行的玻璃门上贴着一张巨大的海报,海报上的少年穿着宽松的蓝色卫衣,戴着鸭舌帽,嘴角微微上扬,露出几分青涩 —— 那是周杰伦,一个在此之前只存在于幕后创作名单里的名字。
“老板,《Jay》到了吗?” 排在最前面的男生踮着脚,朝店里大喊。老板笑着掀开柜台后的纸箱,露出一叠印着 “Jay” 字样的 CD,银白色的封面在灯光下泛着光:“别急,刚从出版社运过来,保证正版!” 话音刚落,队伍里就响起一阵欢呼,学生们涌到柜台前,手忙脚乱地递钱、拿专辑,指尖碰到 CD 盒时,都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此时的阿尔发音乐公司,气氛同样热烈。企划部的员工们围着电脑,刷新着各大唱片销量榜单,屏幕上的数字每跳动一次,办公室里就响起一阵掌声。“已经破八千张了!” 实习生小张举着报表,声音都在发抖,“比我们预期的翻了一倍还多!” 杨峻荣站在窗边,手里拿着一张《Jay》的专辑,指尖轻轻摩挲着封面,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他想起三个月前,自己拿着专辑母带去出版社时,对方还一脸怀疑:“一个没听过的新人,首专就要做十万张的预算?太冒险了。” 现在看来,这场 “冒险”,赌对了。
而周杰伦,此刻正躲在录音室里,戴着耳机反复听《Jay》的最终版本。CD 转动的沙沙声里,《可爱女人》的前奏缓缓响起,他的思绪瞬间回到了半年前的录音室 —— 那天凌晨三点,他和编曲师钟兴民为了调整吉他的音色,反复试了二十多种效果器。钟兴民揉着发红的眼睛说:“阿杰,差不多了,这个音色已经很好了。” 可周杰伦却摇了摇头,指着调音台说:“再试试失真效果,我想让它更有冲击力,像心跳的感觉。” 直到天快亮,他们才终于找到满意的音色,那一刻,两人瘫在椅子上,笑着笑着就红了眼。
这张专辑里的十首歌,每一首都藏着他的心血。《星晴》的创作,源于一个晴朗的周末午后。那天他骑着摩托车,沿着淡水河边的小路兜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身上,暖融融的。路过一片稻田时,他看到一对情侣手牵着手散步,女生的头发被风吹起,男生轻轻帮她把头发别到耳后。这个画面突然击中了他,他赶紧停下车,从背包里掏出笔记本,凭着记忆写下了 “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 的歌词。回到公司后,他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旋律,编曲时特意加入了木吉他和口琴,想把那份阳光般的温柔永远留在歌里。
而《黑色幽默》,则是他内心孤独的写照。那段时间,他每天在录音室和宿舍之间两点一线,看着其他歌手在舞台上发光,自己却只能躲在幕后,连名字都不被人知晓。有天晚上,他对着录音室的镜子,突然觉得很迷茫,拿起吉他就弹了起来,旋律里满是委屈和不甘。“难过是因为闷了很久,是因为想了太多,是心理起了作用”,歌词里的每一句,都是他当时的心里话。为了录好这首歌,他反复唱了三十多遍,每次唱到 “不想太多,我想一定是我听错弄错搞错” 时,喉咙都会发紧,眼眶发烫。最后一次录音时,他把所有情绪都倾注在歌声里,录完后,控制室里的所有人都沉默了,过了好久,杨峻荣才说:“阿杰,这首歌,能唱到人心坎里去。”
《龙卷风》的诞生,则充满了戏剧性。那天他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买泡面,突然听到旁边一对情侣在吵架,女生哭着说:“你根本不懂我想要什么!” 男生沉默着,转身就走。看着女生蹲在地上哭的样子,他突然有了灵感。回到录音室,他把泡面放在一边,抓起笔就写,“爱像一阵风,吹完它就走,这样的节奏,谁都无可奈何”,歌词一气呵成。编曲时,他特意用了强劲的鼓点,模拟龙卷风的爆发力,还在间奏里加入了风声采样,想让听众感受到爱情里的身不由己。录 vocals 的时候,他故意用了略带沙哑的嗓音,唱到 “我不要再想,我不要再想,我不要再想你” 时,几乎是吼出来的,像是在替那个女生宣泄情绪。
专辑制作过程中,他不仅担任了所有歌曲的作曲、和声编写和监制,还参与了《黑色幽默》《星晴》等歌曲的编曲和作词。为了一个音符的处理,他能和编曲师争论半天;为了一句和声的搭配,他能反复录制几十次。有次录《娘子》的和声,他觉得女生和声的音调太高,和他的嗓音不搭,让和声歌手改了十几次,直到对方都快哭了,他才找到满意的感觉。杨峻荣看到他这么较真,劝他:“阿杰,不用这么完美,差不多就行了。” 可他却摇摇头:“这些歌就像我的孩子,我要把最好的都给它们。”
专辑发行后的半个月里,销量一路飙升,很快就突破了五万张。各大电台开始循环播放《星晴》《龙卷风》,街头巷尾都能听到他的歌声。有次他去买奶茶,店员看到他,惊讶地说:“你是周杰伦吧?我超喜欢《星晴》的!” 他笑着说谢谢,心里却像喝了蜜一样甜。还有一次,他在公交车上,听到后排的学生在讨论他的歌,一个女生说:“周杰伦的歌好特别,虽然咬字有点不清,但就是觉得好听。” 另一个女生附和道:“对啊,《黑色幽默》我听一次哭一次,太戳人了!” 他坐在前排,偷偷笑了,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更让他惊喜的是,这张专辑还为他赢得了不少奖项。2001 年 1 月,在第 24 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星晴》获得了优秀国语歌曲金奖。站在领奖台上,他手里拿着奖杯,紧张得说不出话。看着台下母亲叶惠美欣慰的眼神,还有杨峻荣、吴宗宪鼓励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气,说:“谢谢大家喜欢我的歌,我会继续努力,写更多好歌给大家听。”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鞠了个躬,转身走下台时,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同年 5 月,在第 12 届台湾金曲奖上,他更是凭借这张专辑获得了最佳流行音乐演唱专辑奖、最佳制作人奖提名、最佳作曲人奖提名。颁奖典礼那天,他特意穿了一身黑色西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当主持人念出 “最佳流行音乐演唱专辑奖 ——《Jay》周杰伦” 时,他激动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和身边的杨峻荣紧紧抱在一起。走上领奖台,他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说:“谢谢评委老师,谢谢杨总监,谢谢吴老板,谢谢我妈妈。这张专辑,是我用汗水和眼泪做出来的,今天能拿到这个奖,我很开心。以后,我会继续坚持自己的音乐风格,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那晚的庆功宴上,吴宗宪举着酒杯,对他说:“阿杰,你知道吗?你这张专辑,改变了华语乐坛的格局。以前大家都觉得流行歌就该是规规矩矩的,可你用 R&B、嘻哈、古典音乐的融合,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杨峻荣也笑着说:“是啊,现在好多唱片公司都在找像你这样的新人,你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周杰伦端着酒杯,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里满是感激。他想起自己刚进公司时,每天躲在小隔间里写歌,连吃饭都不敢多花时间;想起为了争取唱歌的机会,一次次和企划部争论;想起生病时,母亲在病床前鼓励他不要放弃。那些艰难的日子,如今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
夜深了,庆功宴渐渐散去。周杰伦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拿着金曲奖的奖杯,月光洒在他身上,温柔又明亮。他抬头望着天,想起《星晴》里的歌词,突然觉得,自己就像歌里的星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空。他知道,这张专辑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有音乐,有支持他的人,还有一颗永远热爱音乐的心。
他握紧手里的奖杯,脚步坚定地向前走。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道通往未来的光。而华语乐坛的新时代,也在他的歌声里,缓缓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