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暖港
本书标签: 现代  传承  治愈     

秋笺落桂香

暖港

林乔把苏晓留下的竹编食盒擦得锃亮,食盒内壁还留着淡淡的桂花蜜香,与窗台上小雨送来的干桂花气息缠在一起。顾行正给昨日拍的蒸糕照片贴标签,忽然听见门后“哗啦”一声轻响,是安安踩着板凳够高处的槐树枝篮子,不小心碰掉了挂在旁的“故事信箱”钥匙串。

“小心些。”顾行伸手扶住晃悠的板凳,目光落在散落的钥匙间——枚铜制小钥匙上刻着细碎的桂花纹,是之前整理老巷旧物时收的,一直没找到配对的锁。安安蹲下身捡钥匙,指尖忽然触到食盒底的暗格:“林乔姐姐,这里有东西!”

暗格里藏着个巴掌大的漆木盒,盒面裂着细纹,却依旧能看出当年描金的桂树图案。林乔用那枚桂花钥匙试着开锁,“咔嗒”一声轻响,盒盖弹开,里面整整齐齐叠着三页泛黄的信笺,落款都是“苏晚”,收信人一栏空着,只在页边画着小小的蒸笼简笔画。

“是1982年写的。”陈教授凑过来辨认日期,指尖划过纸面,“你看这句‘桂花又开了,阿晓说要学做蜜,却把糖撒了半灶台’,该是写给远方的故人。”林乔忽然想起苏晓说的桂花蜜,连忙翻到最后一页,果然见末尾写着:“待桂香漫巷时,蒸糕分与街坊,便也算把日子过甜了。”

正说着,张奶奶端着刚晒好的桂花干进门,看见漆木盒眼睛一亮:“这是苏晚当年的‘念想盒’!她总说有些话怕忘了,就写下来藏着。”她指着盒底的刻痕,“你瞧,这‘槐桂相邻’的纹样,是她和老伴儿刚搬来老巷时刻的,说槐是夏甜,桂是秋香,四季都有盼头。”

安安抱着食盒跑到巷口,对着刚路过的邮递员挥挥手:“李叔叔,有苏晚奶奶的信吗?”邮递员笑着摇头,却从包里掏出个包裹:“是沈砚寄来的,说是给书屋添的物件。”顾行拆开包裹,里面是本线装的《四时食记》,扉页写着“老巷滋味,代代相传”,夹着张晒干的桂花标本。

“不如把苏晚的信笺抄进《老巷夏俗记》?”林乔提议。顾行找出毛笔,安安踮脚蘸了墨递过去,陈教授在旁念信,张奶奶则用桂花干泡了茶,茶香混着墨香漫开。抄到“蒸糕要等晨雾散,人心要等暖风吹”时,巷口传来苏晓的声音:“奶奶的旧相册找到了!”

苏晓捧着相册进来,里面夹着张黑白照片:年轻的苏晚站在槐树下,手里捧着竹编食盒,鬓边别着朵桂花。照片背面写着:“1979年秋,第一锅桂花槐糕成了,街坊都说甜。”林乔把照片贴在信笺旁,顾行拿起相机,拍下相册与食盒同框的画面,阳光正好透过窗,在纸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傍晚时,林乔在“味忆册”添了新页,把桂花钥匙的样子画在角落,写下:“旧信藏秋意,新茶续暖香”。安安把那片桂花标本夹进册子里,说要“留住秋天的甜”。顾行锁上漆木盒,将它与顶针玻璃罐并排摆在柜台,风拂过风铃,叮当声里,倒像是老巷的四季滋味,都凝在了这方寸之间。

上一章 晨雾漫新笺 暖港最新章节 下一章 桂香织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