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春,“非典”疫情突如其来。
4月,北京成为重灾区。学校停课,工厂停工,人心惶惶。
医药企业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防疫药品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原材料供应中断,生产受到影响。
“苏总,口罩、消毒液全部断货。”
“原料药进不来,生产线要停了。”
危机面前,苏念棠展现出企业家的担当。
她立即成立应急指挥小组,亲自担任总指挥。
首先保证生产。“所有生产线开足马力,优先生产防疫药品。”
同时稳定价格。“绝不涨价,不发国难财。”
还要保障员工安全。“做好防护,确保零感染。”
那段时间,她吃住在工厂,日夜督战。陆北辰放心不下,也搬到工厂陪她。
“你还记得吗?”一天深夜,陆北辰对她说,“1988年甲肝爆发,你也是这么拼命。”
苏念棠疲惫地笑了:“这是制药人的责任。”
在全力保供的同时,她还通过红十字会捐赠了大批药品和物资。
“国家有难,企业要尽一份力。”
更让她感动的是员工们的表现。很多人主动请缨,加班加点,毫无怨言。
“苏总,我们跟企业共渡难关!”
众志成城下,念棠药业不仅保证了市场供应,还实现了零感染。
疫情过后,北京市政府授予念棠药业“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称号。
荣誉背后,是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