洺州城,不战而下。
当李世民的大军,缓缓开进这座,已经沦为死城的城池时,迎接他们的,是城墙上,那面,早已降下的,汉东王大旗。
和无数,跪倒在街边,泪流满面的,河北百姓。
他们没有欢呼,没有雀跃。
只是,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感激和敬畏。
李世民,没有接受百姓的跪拜。
他翻身下马,亲自,扶起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老人家,快快请起。我李世民,回来晚了,让你们,受苦了。”
他的声音,带着些许,真诚的愧疚。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无不动容。
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秦王,不仅是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更是一位,心怀百姓的,仁主。
河北,平定了。
但李世民,并没有立刻班师回朝。
他上表李渊,请求留在河北,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李渊,欣然应允。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不仅为他,平定了一场叛乱,更为他,收服了一片,人心。
……
然而,就在李世民,在河北,声望达到顶峰的时候。
遥远的,长安城内,一场,针对他的,新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东宫,显德殿。
李建成,坐在椅子上,面沉似水。
他的面前,站着两个人。
一个是,他的心腹谋士,魏征。
而另一个,则是一个,身材瘦小,眼神阴鸷的,中年文士。
“大哥,就是他。”李元吉指着那中年文士,说道,“他叫王珪,曾是李密的部下,后来投靠了我们。此人,最擅长的,就是制造流言,蛊惑人心。”
王珪,躬身一拜:“草民,参见太子殿下。”
“王珪,本宫听说,你有办法,能对付李世民?”李建成,开门见山地问道。
“回殿下。”王珪的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容,“秦王虽然战功赫赫,但他最大的弱点,就是他的‘功高震主’。”
“如今,他在河北,大施仁政,收买人心,河北百姓,只知有秦王,不知有陛下。这,已经是,取死之道了。”
“我们,不需要,在战场上打败他。”
“我们只需要,在长安城里,让陛下,相信,秦王,有那个‘取死之心’。”
“哦?你有什么具体的方法?”李建成,来了兴趣。
“很简单。”王珪说道,“我们可以,散布一些,流言。”
“什么样的流言?”
“比如……‘秦王在河北,私自铸造钱币,收买豪杰,图谋不轨’。”
“再比如……‘河北百姓,上书朝廷,请求立秦王为‘河北王’,而秦王,并未拒绝’。”
“甚至……我们可以,伪造一些,秦王与突厥,暗中往来的‘证据’。”
“这些流言,不需要,全部都让陛下相信。”
王珪的眼中,闪烁着,毒蛇般的光芒。
“我们只需要,让这些流言,像一根根,小小的刺,一根一根地,扎进陛下的心里。”
“扎得多了,扎得深了,陛下,就会对秦王,产生怀疑。”
“而一旦,怀疑的种子,种下了,它就会,生根,发芽,最后,长成一棵,足以将秦王,彻底吞噬的,参天大树!”
“到那时,就算秦王,真的没有反心,陛下,也会逼他,不得不反!”
“好!好一个‘逼他不得不反’!”李建成,激动地站了起来,“王珪,你果然是奇才!”
“魏征,你觉得呢?”他看向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魏征。
魏征,缓缓地抬起头,他的眼神,复杂而深邃。
他看着王珪,又看了看李建成,最终,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殿下,此计,虽是奇谋,但……也是,险招。”
“一旦,被秦王察觉,或者,被陛下,识破,我们东宫,将再无,翻身之日。”
“富贵险中求!”李元吉在一旁,叫嚣道,“大哥,现在不是瞻前顾后的时候!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李建成,看着王珪那自信满满的样子,又想起了李世民在河北,那如日中天的声望,心中的嫉妒和恐惧,再次,占了上风。
“好!”他一拍桌子,“就按你说的办!”
“王珪,本宫给你钱,给你人,你给本宫,在长安城里,掀起一场,足以颠覆一切的,流言风暴!”
“臣,遵旨!”
王珪,躬身领命,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他要用他的笔,和这张嘴,去杀死一个,战功赫赫的王爷。
这,比在战场上,杀死千军万马,更能让他,感到,兴奋和满足。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长安城内,再次,打响。
这一次,战场,不在沙场,而在人心。
而武器,不是刀枪,而是,流言。
而目标,直指那个,远在河北,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牢牢罩住的,大唐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