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御花园,早已没了杏花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满架的蔷薇与开得泼泼洒洒的芍药。粉的、红的、白的花团挤挤挨挨,顺着朱红的宫墙蔓延开,连空气里都飘着甜腻的香。
皇后下了懿旨,说是这几日天气晴好,邀各宫嫔妃在御花园的澄瑞亭办赏花宴。旨意一下,各宫都动了起来——华妃忙着挑拣新制的衣裳,势要压过众人;眉庄仔细打点着宫女,嘱咐她们少说话多做事;而祺贵人,却在自己的翊坤宫偏殿里,与几个交好的小主窃窃私语。
“你们说,这赏花宴,是不是个好机会?”祺贵人拨弄着腕上的金镯子,声音里带着几分得意。她穿着一身桃粉色的宫装,领口绣着缠枝牡丹,衬得那张圆圆的脸越发娇俏,只是眼底的算计藏不住。
旁边的欣常在附和道:“祺妹妹的意思是……借着赏花宴,把莞常在和果郡王的事,再闹大些?”
“可不是嘛,”祺贵人往椅背上一靠,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前些日子那些流言,虽说是传开了,可没凭没据的,皇上和皇后也只当是后宫闲扯。咱们得找个由头,让他们‘真真切切’地被人撞见,到时候,看那甄氏还怎么翻身!”
曹贵人坐在一旁,手里捻着串佛珠,慢悠悠道:“祺妹妹可想好了?果郡王毕竟是皇上的弟弟,莞常在虽刚入宫,可皇上那日选秀时,看她的眼神可不一般。若是弄巧成拙,怕是要引火烧身。”
祺贵人嗤笑一声:“曹姐姐就是太谨慎了。咱们又不真做什么,不过是‘恰好’让几个人看见他们在一处说话,再‘恰好’掉些东西在地上,让人拾着。到时候人证物证都有了,哪怕皇上心里不信,也得掂量掂量。再说了,这事闹大了,最不高兴的是谁?是华妃娘娘啊!她最恨别人分了皇上的心思,咱们不过是顺水推舟,帮她出口气罢了。”
她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华妃这些日子看甄嬛不顺眼,明里暗里使了不少绊子,只是都没伤到根本。若是能借赏花宴的机会,让甄嬛彻底失了圣心,华妃定然会记她们一份好。
曹贵人点点头,没再反对。她向来依附华妃,只要是对华妃有利的事,她自然不会阻拦。
几人又商议了半晌,定下了计策:赏花宴当日,借故引甄嬛去偏僻的倚梅园,再设法让果郡王也“恰巧”路过。届时,祺贵人带着几个嫔妃“偶遇”,再让贴身宫女“拾到”果郡王常用的玉佩——那玉佩是祺贵人托人从果郡王府的小厮手里买来的仿品,看着与真的一般无二。
“这玉佩可得藏好了,”欣常在叮嘱道,“别没等用呢,先让人发现了。”
“放心吧,”祺贵人将玉佩揣进贴身的荷包里,拍了拍,“我让我的陪嫁丫鬟翠儿拿着,她机灵得很,定不会出岔子。”
计议已定,几人散去,只待赏花宴那日动手。
而碎玉轩里,甄嬛对这即将到来的陷阱一无所知。她正对着一盆新送来的绿萼梅发呆,那梅花是皇上赏的,说是瞧着碎玉轩太素净,添点颜色。
“小主,皇上心里还是有您的,”流朱喜滋滋地擦拭着花盆,“不然怎么会特意赏梅花来?这绿萼梅可是稀有的品种,听说御花园里也只有两株呢。”
甄嬛轻轻抚摸着梅枝上的新叶,心里却没什么波澜。皇上的恩宠,就像这春日的天气,时晴时雨,靠不住的。她只盼着赏花宴能平平安安过去,别再惹出什么是非。
“流朱,明日去赏花宴,你和浣碧都警醒些,”甄嬛嘱咐道,“少说话,少看不该看的,咱们早些回来。”
“小主放心吧,”浣碧接口道,“我都打听好了,祺贵人她们最近走得很近,总在一块儿嘀咕,指不定又在算计什么。咱们离她们远点就是。”
甄嬛点点头,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她总觉得,这次赏花宴,不会那么简单。
次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御花园的澄瑞亭周围摆满了各色鲜花,紫檀木的圆桌上放着精致的点心与茶水,太监宫女们穿梭其间,一派热闹景象。
皇后坐在主位上,笑容温和地与嫔妃们说着话。华妃坐在她下首,一身绯红的宫装,鬓边插着一支赤金凤凰步摇,眼神扫过众人,带着几分傲气。甄嬛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安静地喝着茶,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宴席过半,皇后提议大家四处走走,赏赏景致。嫔妃们三三两两地散开,祺贵人眼睛一转,拉着欣常在,故意往甄嬛这边凑。
“莞妹妹,你看那前面的芍药开得多好,咱们过去瞧瞧?”祺贵人笑得一脸热情。
甄嬛不想与她纠缠,刚要推辞,却听皇后远远道:“莞常在,你刚入宫,怕是还没见过御花园的倚梅园吧?那里的春景也不错,去走走也好。”
皇后都开口了,甄嬛不好再推,只得应了:“是,臣妾遵旨。”
祺贵人心中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既然皇后娘娘都这么说了,那妹妹便与我们同去吧?正好做个伴。”
甄嬛无奈,只得跟着她们往倚梅园的方向走去。浣碧和流朱紧随其后,警惕地看着四周。
另一边,果郡王本不想来参加赏花宴,可皇上特意下了旨,让他过来陪几位宗室亲王喝酒,推脱不得。他穿着一身石青色的常服,坐在亭外的回廊下,看着远处嬉笑的嫔妃们,只觉得无趣。
忽然,一个小太监凑到他身边,低声道:“王爷,舒太妃宫里的嬷嬷派人来说,太妃身子不适,让您赶紧过去看看。”
果郡王一愣,额娘昨日还好好的,怎么突然不适了?他心里一急,也顾不上多想,起身就往圆明园的方向走。刚走到御花园的岔路口,却被一个宫女拦住了。
“王爷留步,”那宫女正是祺贵人身边的翠儿,她装作慌张的样子,“奴婢是碎玉轩的,我家小主在倚梅园里崴了脚,身边没带旁人,让奴婢来寻个太医,可奴婢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王爷能不能……”
果郡王皱了皱眉,倚梅园偏僻,甄嬛一个人在那里崴了脚,确实不妥。他想起额娘的嘱咐,本想拒绝,可转念一想,若是真出了什么事,怕是更麻烦。
“带路。”他沉声道。
翠儿心中狂喜,面上却依旧是焦急的神色,引着果郡王往倚梅园走去。
此时的倚梅园里,甄嬛正站在一株梅树下,看着地上的落英发呆。祺贵人说去那边看看有没有新开的花,让她在这里等着,可这一等,就等了快一刻钟,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小主,不对劲啊,”流朱压低声音,“这地方太偏了,祺贵人她们怕是故意把咱们引到这儿来的。”
甄嬛也意识到了,刚要转身离开,却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她回头一看,竟是果郡王!
两人都是一愣。
“王爷?您怎么会在这里?”甄嬛惊讶道。
果郡王也觉得奇怪:“听闻你崴了脚,特来看看。你没事?”
“臣妾没事啊,”甄嬛更糊涂了,“是谁说臣妾崴了脚?”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见一阵脚步声和说话声传来。
“莞妹妹,你在哪儿呢?我们找了你半天……”是祺贵人的声音。
紧接着,祺贵人、欣常在、曹贵人带着几个宫女,“恰好”出现在不远处。当她们看到甄嬛与果郡王站在一起时,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哎呀,莞妹妹,果郡王?你们怎么会在这里?”祺贵人故作诧异。
甄嬛心里一沉,知道自己掉进陷阱了。她刚要解释,却见翠儿“哎呀”一声,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捧到祺贵人面前:“小主,您看这是什么?”
众人看去,只见那是一块羊脂白玉佩,上面刻着一个“允”字——正是果郡王常用的那种玉佩!
“这不是果郡王的玉佩吗?”欣常在“惊呼”道,“怎么会掉在这里?”
祺贵人看向果郡王和甄嬛,眼神里带着探究:“王爷的玉佩,怎么会在莞妹妹身边?莫非……”
果郡王脸色一沉,他认出那玉佩是仿品,心里瞬间明白了——这是个圈套!他刚要说话,却见甄嬛上前一步,从容道:“祺贵人说笑了。臣妾与王爷不过是刚在这里偶遇,王爷的玉佩为何会掉在这里,臣妾也不知道。许是哪个宫人拾到了,不小心掉落的吧。”
“偶遇?”祺贵人显然不信,“这倚梅园如此偏僻,你们二位怎么会这么巧,同时‘偶遇’在这里?”
“臣妾是奉皇后娘娘的旨意,来此赏景,”甄嬛不卑不亢,“至于王爷为何会来,想必王爷自有道理。”
果郡王冷声道:“本王是听闻有人说莞常在崴了脚,特意来看看。如今看来,是有人故意传信,引本王来此。至于这玉佩……”他看向翠儿,“是谁让你在这里‘捡到’这东西的?”
翠儿被他看得一哆嗦,躲到祺贵人身后。祺贵人强作镇定:“王爷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说我们故意设计陷害莞妹妹?王爷可不能血口喷人!”
双方正僵持着,忽然听见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这是在吵什么?”
众人回头,只见皇上在皇后、华妃等人的陪同下,正站在不远处。原来皇后见她们许久未回,便带着人寻了过来。
祺贵人眼睛一亮,连忙上前,将那玉佩呈给皇上:“皇上,您看!这是果郡王的玉佩,掉在了莞常在身边。臣妾们恰巧撞见王爷与莞常在在此处……”
皇上拿起玉佩,看了一眼果郡王,又看了一眼甄嬛,眉头微微皱起。
果郡王上前一步:“皇上,这玉佩是仿品,并非臣弟所有。定是有人故意设下圈套,陷害臣弟与莞常在。”
“仿品?”祺贵人忙道,“皇上,这玉佩看着与王爷的一模一样,怎么会是仿品?”
甄嬛也上前道:“皇上,臣妾与王爷确是偶遇。臣妾是奉皇后娘娘之命来此赏景,王爷说是听闻臣妾崴了脚才来的。至于这玉佩,臣妾从未见过。”
皇上看着甄嬛,她的眼神清澈坦荡,没有丝毫慌乱。又看向果郡王,他虽是男子,此刻却也神色坦然。再看看祺贵人等人,脸上的“惊讶”未免太过刻意。
皇上心里已有了数。他将玉佩扔回给祺贵人,淡淡道:“不过是一块玉佩,掉在哪里都有可能。果郡王是朕的弟弟,莞常在是朕的妃嫔,他们皆是谨守规矩之人,岂会做出这等苟且之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祺贵人:“祺贵人,你刚入宫,不懂规矩,朕不怪你。但往后,不可再捕风捉影,搬弄是非。”
祺贵人没想到皇上竟会是这个反应,吓得脸色发白,连忙跪下:“臣妾知错,臣妾再也不敢了。”
皇后适时开口:“皇上说的是。不过是场误会,大家散了吧,别扫了赏花的兴致。”
一场风波,就这样被皇上轻描淡写地压了下去。
回碎玉轩的路上,流朱愤愤不平:“那祺贵人也太可恶了!竟然想出这种法子陷害小主!还好皇上英明,没信她们的鬼话。”
甄嬛却没那么乐观。皇上虽然没追究,可心里未必没有芥蒂。今日之事,就像一根刺,轻轻扎在了皇上心里,也扎在了她与果郡王之间。
而果郡王回到府中,越想越气。他让人去查那个传信的小太监和翠儿,很快就查到了祺贵人头上。他将查到的结果捏在手里,眼神冰冷。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那些想害他的人,绝不会就此罢休。
舒太妃听闻此事后,吓得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就派人来传话,让他三个月内不许踏出王府半步,连见客都要仔细盘问。果郡王虽觉得额娘太过紧张,却还是应了。他隐隐感觉到,这场针对他的陷阱,背后似乎还藏着更深的东西,而额娘,一定知道些什么。
御花园的赏花宴结束了,蔷薇依旧盛开,芍药依旧娇艳。可每个人的心里,都掀起了不同的波澜。祺贵人虽没成功,却也试探出了皇上的态度;华妃冷眼旁观,等着看甄嬛和果郡王的笑话;皇后坐在长春宫里,听着剪秋的回报,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而甄嬛,站在碎玉轩的窗前,看着那盆绿萼梅,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从今往后,她与果郡王之间,连那点诗词之交的情分,都要小心翼翼地藏起来了。这深宫的网,已经开始收紧,而她,必须更加谨慎,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中,安然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