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甄嬛传脑洞合集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甄嬛传同人 

雨夜送伞惹风波

甄嬛传脑洞合集

入夏的雨,总来得又急又猛。前一刻还是响晴的天,转眼间就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砸在琉璃瓦上,噼啪作响,像是要把这紫禁城的寂静敲碎。

甄嬛刚从太后宫里请安出来,还没走到碎玉轩,雨就倾盆而下。她带着浣碧和两个小太监,慌不择路地躲进了就近的凌云峰偏殿。殿里积着些灰尘,只有一张破旧的木桌和几把椅子,墙角还结着蛛网,显然是许久没人打理了。

“这雨下得也太急了,”浣碧一边擦着甄嬛衣角的水珠,一边抱怨,“小主的披风都湿透了,仔细着凉。”

甄嬛拢了拢身上的素色披风,雨水顺着披风的下摆滴落,在地上积了一小滩水。她望着殿外白茫茫的雨幕,眉头微蹙:“看来一时半会儿是停不了了。让小太监去碎玉轩取把伞来,咱们等雨小些再走。”

一个小太监领命,刚要冲进雨里,却被浣碧拉住了:“雨太大了,你这去了也是白搭,淋成落汤鸡不说,还未必能顺利回去。再等等吧。”

正说着,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雨靴踩过水洼的声音。甄嬛几人警觉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青衫的身影冒着大雨跑了过来,到了殿门口才停下,抖了抖身上的雨水——竟是果郡王。

他显然也没料到这里有人,看到甄嬛时愣了一下,随即快步走进来,将手中的油纸伞收在门边,雨水顺着伞骨哗哗往下淌。

“王爷?您怎么会在这里?”甄嬛有些惊讶。自上次赏花宴的风波后,两人刻意避着嫌,这还是近一个月来第一次碰面。

果郡王拂去衣袖上的水珠,声音带着几分被雨淋湿的微哑:“刚从养心殿出来,给皇上送些江南新贡的茶。没想到遇上这场大雨,便想找个地方避避。”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甄嬛微湿的鬓发上,“莞常在也被困在这里了?”

“是,”甄嬛点点头,“刚从太后宫里回来,没带伞。”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外面的雨声和风吹过窗棂的声音。浣碧和小太监识趣地站到了殿角,尽量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果郡王看着窗外的雨,忽然开口:“前几日听闻你病了,如今好些了吗?”

甄嬛微怔,没想到他会知道自己生病的事。前些日子她受了些风寒,卧病在床,除了眉庄和陵容,没告诉旁人。“劳王爷挂心,已经好多了。”

“那就好,”果郡王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锦囊,递了过来,“这是我让人从江南带来的薄荷丸,治头痛脑热很有效,你留着吧。”

甄嬛看着那个绣着兰草的锦囊,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却还是推辞道:“王爷的好意臣妾心领了,只是……男女授受不亲,这礼物臣妾不能收。”

果郡王也不勉强,将锦囊收回袖中,语气坦然:“是我唐突了。只是看你上次在倚梅园受了惊吓,想必心里不宁,这薄荷丸能安神,想着或许用得上。”

提到倚梅园的事,甄嬛脸上掠过一丝黯然:“多谢王爷体谅。只是那等构陷,往后怕是还会有。”

“你放心,”果郡王的声音沉了沉,“我已经查到那日传信的小太监是祺贵人宫里的,还有那玉佩的来历,也一并查清了。若她再敢胡来,我定会禀明皇上。”

甄嬛摇摇头:“不必了。王爷忘了上次皇上的态度了吗?这种事,越闹越大,只会引火烧身。我只求安稳度日,不想再惹是非。”

果郡王看着她眼底的疲惫,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这个才入宫没多久的女子,本该是鲜妍明媚的年纪,却已被这深宫磨出了几分沧桑。他想起那日杏花微雨里,她谈及易安词时眼中的光彩,与此刻的沉静判若两人。

“雨好像小些了,”果郡王看向窗外,雨势确实减弱了些,变成了细密的雨丝,“我送你回去吧。”

“不必了王爷,”甄嬛连忙道,“男女有别,共处一殿已是不妥,若再同行,更是说不清楚。”

“我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着,保持距离便是,”果郡王拿起门边的油纸伞,“总不能让你淋着雨回去。你刚病愈,再淋雨就不好了。”

他语气坚决,甄嬛一时不知如何拒绝。浣碧在一旁低声道:“小主,王爷说得是,这雨虽小了些,可路滑,您身子要紧。”

甄嬛犹豫片刻,终是点了点头:“那便多谢王爷了。”

果郡王撑开伞,率先走进雨里。青衫的身影在雨丝中显得有些单薄,他刻意放慢了脚步,与甄嬛保持着几尺的距离。油纸伞很大,伞沿垂落的雨珠像一道帘子,将他与身后的人轻轻隔开,却又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保护。

甄嬛跟在后面,看着他宽厚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这一路走出去,难免会被人看见,难免会再起流言。可此刻雨丝沾衣,凉意侵体,她竟生不出半分责怪的心思。或许是这雨声太缠绵,或许是这偏殿的相遇太偶然,让她暂时卸下了那份紧绷的防备。

两人一前一后,沉默地走着。雨丝落在伞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谁在低声絮语。路过沁芳亭时,甄嬛看见亭柱上还刻着当年康熙帝题的诗,字迹苍劲有力,在雨水中更显清晰。她忽然想起果郡王曾说过,苏轼的诗能让人旷达,便在心里默念起“一蓑烟雨任平生”,脚步也轻快了些。

却不知,这看似平静的一幕,早已落入了旁人眼中。

养心殿的屋檐下,苏培盛正踮着脚往御花园的方向望。皇上刚歇了午觉,让他在门口守着,不许旁人打扰。可他心里却惦记着方才小太监来报的事——果郡王与莞常在一同从凌云峰偏殿出来,正往碎玉轩的方向去,果郡王还为莞常在撑着伞。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皇上对莞常在本就有几分不同,对果郡王虽纵容,却也忌讳他与后宫走得太近。苏培盛跟着皇上多年,最懂他的心思,知道这种事瞒是瞒不住的,不如趁早回禀,省得日后落个“知情不报”的罪名。

正犹豫着,见皇上披着件常服从殿内走了出来,面色尚好,似乎心情不错。苏培盛连忙上前,躬身道:“皇上醒了?要不要传些点心?”

皇上摆摆手,走到廊下,望着外面的雨景:“这雨下得倒是凉快。方才睡午觉时,好像听见外面有动静?”

苏培盛心里一紧,知道该说了。他小心翼翼地回道:“回皇上,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方才小太监来报,说在凌云峰那边,瞧见果郡王和莞常在了。”

皇上握着栏杆的手顿了顿,侧过头看他:“他们在那儿做什么?”

“说是遇上大雨,在偏殿避雨来着,”苏培盛尽量说得轻描淡写,“现在雨小了,果郡王正送莞常在回碎玉轩,还……还为她撑着伞。”

皇上沉默了片刻,脸上没什么表情,让人猜不透心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允礼倒是挺会怜香惜玉。”

这话听不出喜怒,苏培盛不敢接话,只低着头。

皇上又看向雨幕,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雨丝,落在了那两个一前一后的身影上。他想起选秀那日,甄嬛说“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时的模样;想起赏花宴上,她面对祺贵人的刁难时,那份从容不迫;又想起允礼,那个总是闲散度日、不问政事的弟弟,唯独对诗词书画上心,与甄嬛倒像是一路人。

“他们走得很近?”皇上忽然问。

“也不算近,”苏培盛连忙道,“果郡王在前面走,莞常在在后面跟着,离着好几步呢。就是那伞……看着像是果郡王特意为莞常在撑的。”

皇上“嗯”了一声,没再说话,只是望着外面的雨,眼神渐渐沉了下去。他不是不信甄嬛,也不是不信允礼,只是这深宫之中,最忌讳的就是“说不清”。男女之间,哪怕只是共撑一把伞,落在有心人眼里,也能编出一段风月故事。

而他,是这天下的君主,容不得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哪怕是无心之失。

“苏培盛,”皇上的声音冷了几分,“去告诉莞常在,往后在宫中行走,需谨守本分,避嫌二字,要时刻记在心里。”

“是。”苏培盛应声。

“再去告诉果郡王,”皇上顿了顿,语气更沉,“让他安分些,少在后宫走动。若再让朕听见些风言风语,休怪朕不顾兄弟情分。”

苏培盛心里一凛,知道皇上这是动了真怒。他连忙躬身应下,转身就要去传旨。

“等等,”皇上叫住他,“不必特意去了。他们心里,该有数。”

苏培盛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有些话,不必说透,点到为止,更能让人警醒。

皇上重新望向雨幕,雨丝依旧细密,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整个紫禁城。他知道,那把油纸伞下的沉默同行,绝不会只是一场简单的送归。这深宫的风波,从来都是由这些看似微小的瞬间掀起的。

而此刻的碎玉轩门口,果郡王将伞递给浣碧,淡淡道:“到了。”

甄嬛福了一礼:“多谢王爷。”

果郡王点点头,没多说什么,转身走进雨里。青衫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雨丝中,只留下那把还带着湿气的油纸伞,立在廊下,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

甄嬛看着那把伞,心里忽然沉甸甸的。她知道,这场雨夜的同行,无论距离多远,无论多么清白,都注定会成为新的流言。而皇上那边,怕是也已经知道了。

浣碧将伞收起来,轻声道:“小主,进去吧,外面凉。”

甄嬛点点头,转身走进殿内。刚坐下,就见流朱匆匆进来,脸色发白:“小主,方才我在门口听见两个小太监说……说皇上知道王爷送您回来的事了,还说……说要治王爷的罪呢!”

甄嬛的心猛地一沉。她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这场看似寻常的雨夜送伞,终究还是惹来了风波。而这风波背后,藏着的,是皇上的猜忌,是后宫的暗流,是她与果郡王之间,那条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

窗外的雨又大了起来,敲打着窗棂,也敲打着甄嬛的心。她知道,从今往后,她与果郡王之间,连这偶尔的相遇,都成了奢望。深宫路远,风雨飘摇,她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上一章 初构陷阱 甄嬛传脑洞合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皇帝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