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曾与君同途,未与君共终
本书标签: 现代 

曾与君同途,未与君共终

曾与君同途,未与君共终

一年后的深秋,出版社寄来的样书堆叠在苏晚书桌的一角。封面是她精心选定的米白色装帧,烫金书名《故纸堆里的山河》在午后阳光的映衬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她的指尖缓缓抚过扉页,那一行小字“曾与君同途,未与君共终”墨色浓淡相宜,宛如一声轻不可闻的叹息,仿佛承载了无数个深夜的酝酿。

整理书稿的日日夜夜,苏晚几乎沉浸在故纸与回忆之中。沈知言当年手绘的遗址测绘图、两人争论某段铭文释义时写下的便签、甚至修复手札时共同用过的镊子和浆糊罐,都成了她拼凑过往的碎片。手札里那些模糊的古文字,是她逐字对照文献、请教十多位考古专家才破译的;遗址现场的照片背后,还留着沈知言当时标注的细节——“此处土层含陶片,疑似祭祀区”“石柱纹路与西周晚期风格吻合”。苏晚把这些原封不动地编入书中,像保留着一段未曾褪色的同行轨迹,只是所有“我们”都被悄悄改成了“研究者”。唯有扉页那行字,泄露了心底隐秘的遗憾。

书出版那天,苏晚去了一趟当年的遗址。如今那里已建成考古公园,游客们拿着她的书,对着复原的古建筑低声讨论。她站在曾经与沈知言并肩清理陶片的地方,风里带着枯草的气息。忽然间,她想起他当时说过的话。

沈知言“这些故纸和遗址,都是在等有人读懂它们的孤独。”

那时她笑他多愁善感,如今才明白,有些孤独,即使读懂了也无法言说。

同一时刻,城郊疗养院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中。沈知言坐在靠窗的藤椅上,身形比一年前更加清瘦,眼神里透着一种温和的茫然。他手里紧紧攥着一片泛黄的废纸,纸边已被摩挲得发毛,上面还留着半道干涸的浆糊痕迹——那是当年修复手札时,从某页破损处掉落的碎片,他当时随手夹在笔记本里。

沈知言“留着做纪念。”

护士走过时,笑着问他。

护士“沈先生,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他抬起头,茫然地看了看那片纸,又看了看护士,嘴角动了动,却没能说出话来。他只觉得这张纸很熟悉,握着它的时候,心里会泛起一种说不清的暖意,还有一丝莫名的空落,像是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他试着回想,脑海里闪过模糊的影像:昏暗的工作室、台灯下的侧脸、指尖划过纸张的触感,还有断断续续的讨论声。可是那些影像如同被雾笼罩着,怎么也抓不住。

他把纸贴在鼻尖轻嗅,能闻到淡淡的墨香和旧纸的气息,眼眶忽然有些发热。他不知道这是谁留下的,也不知道这片纸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更不记得有个叫苏晚的人,曾和他一起在故纸堆里寻找答案,一起在遗址旁看日出日落。他只知道,这张纸是他如今最珍贵的东西,哪怕想不起缘由,也舍不得松开。

苏晚后来也去过疗养院一次,隔着玻璃窗看到了他。他正低头摩挲着那片废纸,神情平静得像一潭深水。她没有进去,只是站在外面看了很久,直到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知道,有些同行的路,走到这里就足够了;有些遗憾,会像故纸里的文字,被岁月妥善安放,既不褪色,也不张扬。

书的销量很好,有人在书评里写道:“字里行间都是对历史的敬畏,也藏着不为人知的温柔。”苏晚看到时,只是轻轻合上书,扉页的字迹在灯光下愈发清晰。曾与君同途,已是此生幸事;未与君共终,便让回忆留在时光里,各自安好。

上一章 渐行渐远 曾与君同途,未与君共终最新章节 下一章 番外:纸页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