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3年1月6日,7时03分。济城民用机场的停机坪上,寒风卷着枯草碎屑掠过C-130重型运输机的机身。陈轩铭站在机舱门口,看着地勤人员将最后一箱压缩饼干搬下飞机——按照约定,他们要将70%的物资留给济城当地的预备游击部队,只带走足够支撑到藏区的口粮和急救药品。
“将军,游击部队的李队长来了。”今野广城从人群中走来,身后跟着一位穿着迷彩服、肩上扛着通讯器的中年男人。李队长的脸上带着风霜,左臂缠着渗血的绷带,却依旧挺直了腰板,“地联亚洲战区东亚支部的最后通讯,我们收到了,杜兰特的游战轨道舰已经北上,广府、长湖、武府……全丢了。”
陈轩铭接过李队长递来的战术平板,屏幕上满是雪花点,只有断断续续的文字能看清:“……东亚支部司令令,全军退守藏区、川府、甘州、青北……拱卫亚洲战区总部……坚持至‘昆仑巢’援军……”他的手指在“杜兰特”三个字上停顿——第七轨道骑士,那个在港海用轨道舰撞毁维多利亚港的刽子手,现在正亲自指挥清剿行动。
“这些物资,够你们撑多久?”陈轩铭抬头看向李队长,目光落在对方缠着绷带的左臂上。
“最多十天。”李队长苦笑一声,“但有这些,我们就能多掩护几百个平民转移到山区。将军,你们放心去日光城,济城的游击队员,就算只剩一个人,也会拖着敌人的后腿。”
陈轩铭重重拍了拍李队长的肩膀,没有多余的话。他转身登上运输机,今野广城、马库斯、汉斯紧随其后,还有二十多名从东京、广岛撤离的平民——他们中有人失去了家人,有人身负重伤,却都眼神坚定地跟着队伍,向着最后的希望之地前进。
7时15分,C-130运输机的引擎启动,卷起漫天尘土。李队长和游击队员们站在停机坪上,向着飞机敬礼,直到运输机的身影消失在东方的云层中。
机舱内,佐藤机长正在调整航线。他将导航图铺在控制台上,手指划过川府的空域:“我们从济城出发,先向西南方向飞行,避开广府、长湖的敌占区,从川府北部的山区穿过去,再进入藏区,最终抵达日光城。全程约2800公里,预计飞行时间5小时30分钟。”他顿了顿,补充道,“为了避免被敌方雷达侦测到,我们会保持高度6000米,速度280节,全程关闭主动雷达,只使用被动接收模式。”
陈轩铭走到驾驶舱旁,看着窗外逐渐变化的景色——济城的平原渐渐被丘陵取代,远处的山脉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川府地区的防空力量还在吗?”他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
佐藤摇摇头,调出地联总部的零星通讯:“三天前,川府的防空导弹阵地被杜兰特的游战轨道舰摧毁了,现在只有零星的游击部队在山区活动。我们只能靠自己,尽量避开敌方的巡逻航线。”
运输机在云层中平稳飞行,机舱内的平民大多靠在物资箱上休息,偶尔有人低声交谈,话题离不开家乡和亲人。马库斯和汉斯坐在机舱尾部,擦拭着手中的步枪,眼神警惕地观察着窗外的动静——他们都是经历过多次战斗的老兵,知道越是平静的时刻,越容易出现危险。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运输机逐渐深入川府境内。窗外的景色变成了连绵的高山,峡谷中云雾缭绕,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佐藤看了一眼燃油表,剩余油量还够支撑3小时,一切似乎都在按计划进行。
突然,雷达操作员发出警报:“警告!侦测到三架高速目标!从川府南部的空域向我们靠近,速度1.5马赫,高度7000米!是Uranus-1重力战机!”
佐藤的心脏骤然收紧——Uranus-1虽然没有Uranus-2的重力场系统,但速度和激光武器的威力依旧不容小觑,更可怕的是,它们的外壳虽然脆弱,却极其灵活,普通的防空武器很难击中。“通知所有人员,系好安全带!今野,准备启动机甲的射击窗,用20mm机炮拦截敌人!”
今野广城立刻行动,他钻进停放在机舱中部的Engred-1机甲,启动驾驶舱的密封系统,随后将机甲移动到运输机侧面的射击窗——那是一个临时改装的圆形窗口,直径约1.5米,刚好能让机甲的右臂伸出,使用20mm机炮进行射击。
“将军,机甲已就位,机炮弹药充足!”今野广城的声音从通讯频道里传来,机甲的观测镜对准了窗外,“我能看到它们了,三架Uranus-1,呈三角编队,正在快速逼近!”
陈轩铭走到射击窗旁,透过机甲的观测镜,他清楚地看到了Uranus-1的身影——银灰色的机身,流线型的设计,机翼末端挂载着激光武器舱,机身表面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布鲁克帝国的徽章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佐藤,能不能降低高度,利用山区的地形躲避?”陈轩铭问道。
佐藤摇摇头,表情凝重:“不行,川府北部的山区海拔大多在3000米以上,我们现在的高度是6000米,降低高度会进入峡谷,机动性会受到限制,更容易被敌人锁定。我们只能正面应对!”
就在这时,第一架Uranus-1率先发起攻击。一道红色的激光束从机翼末端射出,擦着运输机的左翼掠过,在机身表面留下一道焦黑的痕迹。机舱内的平民发出惊呼,物资箱在地板上滑动,发出刺耳的碰撞声。
“今野,开火!”陈轩铭嘶吼着,眼睛死死盯着逼近的Uranus-1。
今野广城立刻扣下扳机,20mm机炮的子弹呼啸着射向敌人,形成一道密集的火网。第一架Uranus-1的驾驶员显然没想到运输机上会有防空武器,来不及躲避,机身被数发子弹击中,左翼出现了一个大洞,冒出黑烟。
“击中了!”今野广城兴奋地喊道,继续调整射击角度,瞄准第二架Uranus-1。
然而,剩下的两架Uranus-1很快反应过来,它们分散开来,从运输机的两侧发起攻击。红色的激光束不断射向运输机,机身的装甲板被击中,发出“滋滋”的声响,部分区域甚至开始融化。
“机长,右翼的发动机被击中了!转速正在下降!”副驾驶的声音带着恐慌,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操作,试图稳定飞机的姿态,“我们的高度正在降低,现在是5500米,还在下降!”
佐藤咬紧牙关,拉动操控杆,试图用左翼的发动机维持平衡:“今野,先解决右侧的Uranus-1!它正在攻击我们的发动机!”
今野广城立刻调整目标,机甲的观测镜锁定右侧的Uranus-1。他深吸一口气,计算着敌人的飞行轨迹——Uranus-1的速度很快,每秒能飞行500米,必须提前预判它的运动方向才能击中。
“就是现在!”今野广城扣下扳机,20mm机炮的子弹朝着Uranus-1的前方射去。几秒钟后,那架Uranus-1果然出现在子弹的弹道上,机身被击中,引擎当场爆炸,残骸冒着黑烟坠向地面。
就在今野广城准备攻击最后一架Uranus-1时,突然,一道红色的激光束击中了运输机的射击窗。机甲的右臂被激光击中,20mm机炮瞬间报废,机甲的驾驶舱也受到冲击,今野广城的头部撞到观测镜上,鲜血顺着额头流下来。
“今野!你怎么样?”陈轩铭焦急地喊道。
今野广城抹掉脸上的血,强忍着疼痛说道:“将军,机炮坏了,我没法射击了!而且……运输机的射击窗被击穿,机舱内开始失压!”
陈轩铭立刻冲向机舱中部,果然看到射击窗处出现了一个大洞,寒风呼啸着灌进来,部分物资被吸出机舱。他立刻组织平民和士兵用帆布堵住洞口,尽量减少气压的损失。
就在这时,最后一架Uranus-1再次发起攻击,红色的激光束击中了运输机的左翼发动机。左翼发动机当场熄火,运输机失去平衡,开始快速下坠。
“高度4000米!速度350节!我们要坠毁了!”副驾驶的声音带着绝望。
佐藤的额头渗出冷汗,他死死握着操控杆,试图启动应急程序:“启动备用发动机!开启反推装置!我们必须迫降!”
然而,备用发动机刚启动,就被Uranus-1的激光束击中,彻底报废。运输机像一块沉重的石头,朝着下方的峡谷坠去。
“所有人,做好撞击准备!”佐藤嘶吼着,拉动操控杆,试图让运输机的腹部先接触地面,减少伤亡。
机舱内的平民和士兵们紧紧抓住身边的固定物,闭上眼睛,等待着撞击的瞬间。陈轩铭走到今野广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怕,我们还没到放弃的时候。”
就在运输机即将撞击地面的瞬间,佐藤突然发现峡谷底部有一片相对平坦的草地。他立刻调整运输机的姿态,让机身与地面保持平行,同时关闭所有引擎,利用空气阻力减缓下坠速度。
“砰!”的一声巨响,运输机的腹部接触地面,机身在草地上滑行,扬起漫天尘土。机翼被地面的石头撞断,机身也出现了多处破损,但最终还是在滑行1000米后停了下来。
机舱内一片狼藉,平民和士兵们大多受了轻伤,但没有人死亡。陈轩铭挣扎着站起来,走到驾驶舱旁,看着佐藤:“机长,我们……活下来了。”
佐藤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是啊,我们活下来了。不过……最后一架Uranus-1还在附近盘旋,我们得尽快离开这里。”
陈轩铭立刻组织人员下车,检查每个人的伤势,同时让马库斯和汉斯警戒周围的情况。今野广城则拖着受损的机甲,跟在队伍后面——虽然机甲的武器坏了,但它的装甲还能提供一定的保护。
就在这时,远处的天空中传来引擎的轰鸣声。所有人都紧张起来,抬头看向天空——那架Uranus-1正在盘旋,似乎在确认运输机是否坠毁。过了一会儿,它似乎认为运输机已经彻底报废,没有威胁,便转身飞走了。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陈轩铭看着远处的山脉,对大家说道:“我们现在在川府南部的峡谷里,距离日光城还有约1500公里。运输机已经报废,我们只能徒步过去。大家整理一下物资,带上足够的口粮和药品,我们马上出发。”
平民和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整理背包,检查武器。马库斯和汉斯则在周围侦查,确认没有敌人的踪迹。今野广城走到陈轩铭身边,低声说道:“将军,我的机甲受损严重,可能帮不上太多忙了。”
陈轩铭摇摇头,说道:“你的机甲还能提供保护,而且……你是我们的重要战力,我们需要你。”
今野广城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半小时后,队伍整理完毕,开始向着藏区的方向前进。峡谷中的寒风呼啸,地面崎岖不平,每个人都走得很艰难,但没有人抱怨。他们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还有无数的危险在等待着他们,但只要能抵达日光城,找到亚洲战区总部,就还有希望。
陈轩铭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看着远处的雪山——那是藏区的方向,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之地。他想起了在东京牺牲的F-45B编队,想起了在济城留下的游击队员,想起了所有为抵抗布鲁克帝国而牺牲的人们。
“我们一定会抵达日光城的。”陈轩铭在心里默念,脚步更加坚定。
队伍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峡谷的深处,只有寒风依旧在呼啸,仿佛在为他们呐喊助威。而在他们身后,那架坠毁的C-130运输机,像一座沉默的丰碑,见证着这场艰难的逃亡,也见证着人类永不放弃的抵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