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工业园回来,沈毅感觉自己的心跳还没完全恢复正常。他下意识地想摸根烟,才想起自己早戒了——以前压力大是靠解剖细节减压,现在……好像要靠炒饭了?
相比之下,彪哥淡定得像只是去菜市场逛了一圈。他甚至还在回程的路上,用他那部老式手机,不知给谁发了条信息,内容简短得像电报:“事,办妥。等。”
沈毅没敢问是发给谁的。他现在觉得,彪哥背后可能有一个神秘的“后勤兵”网络。
两人回到城中村,老马正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巷口转悠,一看到他们,立刻扑了上来:“怎么样怎么样?找到了吗?我的蓬灰有消息了吗?”
彪哥没说话,直接把手机拍到的面包车和仓库照片递到老马眼前。
老马一看,眼睛瞪得像铜铃:“就这车!就这地方!我的蓬灰肯定在里面!”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但随即又垮下脸,“可……可我们怎么拿回来啊?报警吗?”
“报了。”彪哥收回手机,语气平淡地扔下两个字,然后径直走向沈毅的炒饭摊,在自己的“专座”上坐下,仿佛刚才只是去散了個步。
老马和沈毅面面相觑。
“报……报了?”老马结结巴巴,“什么时候报的?怎么报的?”
沈毅也是一脸懵,他也没看见彪哥打电话啊。
只见彪哥坐下后,才拿出手机,熟练地拨通了一个号码,开了免提。
“喂,110吗?”彪哥的声音依旧低沉,但语气却带上了一种……奇特的、属于热心市民的(伪装的)诚恳?“我举报,东城区老工业园三号区,有个废弃仓库,有人非法囤积、运输化工原料,可能涉及环境污染……对,有照片证据,车辆无牌,人员形迹可疑……地址是……”
他条理清晰,重点明确,甚至还能准确描述出黄毛和矮胖的体貌特征,但巧妙地隐去了他们昨晚和今天潜入探查的细节,只说自己是“偶然路过发现的热心摄影师”。
沈毅在一旁听得叹为观止。这心理素质,这应变能力,这谎话(哦不,是策略性陈述)张口就来的本事……大哥您真的不考虑一下考个警校吗?!
电话那头接警员显然非常重视,详细记录了信息,并表示会立刻派民警核实。
挂了电话,彪哥看向老马:“等消息。”
老马激动得热泪盈眶,一把抓住彪哥的手:“大哥!您真是我的再生父母!我……我这就给您拉面!用我珍藏的最后一点老蓬灰!请您品鉴!”
彪哥矜持地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份谢礼。
于是,炒饭摊前出现了诡异的一幕:彪哥坐在小塑料凳上,老马在旁边临时支起案板,使出浑身解数,和面、溜条、拉面……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虔诚。沈毅则负责烧水,准备碗筷,俨然成了打下手的。
很快,一碗热气腾腾、汤清萝卜白、香菜翠绿、辣椒油红亮的牛肉拉面端到了彪哥面前。那面条,细如发丝,根根分明,透着光,果然与之前用替代品拉出来的不可同日而语。
彪哥拿起筷子,挑了一箸,吹了吹气,送入口中。他细细咀嚼着,脸上的线条似乎都柔和了一些。
“嗯。”他发出一个满意的单音节,“是那个味儿。筋道,爽滑。”
老马笑得见牙不见眼,比赚了多少钱还开心。
沈毅也松了口气,感觉这一天的惊心动魄,总算被这碗地道的拉面抚平了些许。他给自己也盛了一小碗,吸溜一口,面条在齿间弹跳,汤头鲜美,确实美味。
“看来,问题快解决了。”沈毅感慨道。
彪哥喝了一口面汤,眼神却再次变得深邃,他看向沈毅,缓缓说道:
“未必。”
“那两个人说的‘特殊料’,‘提纯’,‘发财’……不像是小打小闹。”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警察去了,可能会挖出更大的东西。我们……”
他没说完,但沈毅懂了。
他们这两个“热心市民”,可能无意中,捅了一个马蜂窝。平静的摆摊生活,或许真的要一去不复返了。
就在这时,沈毅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号码。
他疑惑地接起:“喂?”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是沈毅先生吗?我们是东城区公安分局的。关于您刚才报警反映的情况,我们想请您和您的那位朋友,过来协助了解一下更详细的信息,您看方便吗?”
沈毅拿着手机,看向对面正慢条斯理吃着拉面、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彪哥,喉咙有些发干。
“方……方便。”他听见自己干巴巴地回答。
这“压惊”的面,好像……压不住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