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即将失去周瑾的恐慌感,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宋瑜的心,越收越紧。她不能坐以待毙。她那聪明又带着点极端的小脑袋瓜,在经历了几天焦躁不安的琢磨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在她看来“绝妙”的主意。
她知道周瑾现在沉迷小说,尤其偏爱那种……男性之间的爱情故事。她也记得之前偶然听周瑾和旁边那个女生提过一个专门写这类小说的网络平台。
一个计划,在她心中悄然成型。
她先是花了不少时间,偷偷研究那个平台的流行趋势和文风,然后,她盯上了自己朋友里一个性格温和、并且据说也在那个平台有账号的男生——李奕。她利用一次小组合作的机会,假装不经意地看到了李奕登录平台的账号名。
接下来,就是精心的伪装。她注册了一个新的社交账号,头像用了网络上找来的、颇具文艺气息的男性背影照片,昵称也取得含蓄而中性。然后,她深吸一口气,向周瑾在那个平台公开的作者专栏,发送了一条私信。
措辞是她反复斟酌过的,带着恰到好处的欣赏和属于“同好”的矜持:
“您好,很喜欢《xx》那篇,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细腻。扩列吗”
发送成功后,宋瑜的心脏怦怦直跳,既有做坏事的心虚,也有一种隐秘的期待。
第二天在学校,宋瑜仔细观察着周瑾。周瑾看起来和平时没什么不同,依旧安静地看书、写作业。但课间的时候,宋瑜敏锐地注意到,周瑾拿出那个她用来记录小说灵感的旧本子时,嘴角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上扬的弧度。
宋瑜心里一动,有门儿!
果然,晚上回到家,她登录那个小号,看到了周瑾的回复:
“好。”
虽然只有简单的一个字,却让宋瑜兴奋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她强忍住激动,开始扮演起这个虚构的“知音”。她不再谈论偶像,而是绞尽脑汁,用这个小号去了解她的生活,玩游戏,甚至“分享”一些她自己编造的、关于“男性朋友”之间模棱两可的趣事。她把自己对周瑾的观察和了解,巧妙地融入到这个虚拟身份的话语里,总能“恰好”说到周瑾感兴趣的点上。
线上,这个名为“意”的账号,逐渐成了周瑾愿意与之交流的对象。她们(或者说“他们”)从小说聊到生活,周瑾的话虽然依旧不算多,但比起现实中面对宋瑜时的平淡,已经算得上是“健谈”。
而线下,宋瑜也开始调整策略。她不再强行和周瑾讨论她根本不感兴趣的小说,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一种她自己都没完全意识到的、带着试探和暧昧意味的靠近。
她会假装不经意地碰到周瑾的手背,然后在周瑾看过来时,迅速缩回,脸上飞起两抹恰到好处的红晕,眼神躲闪,像只受惊的小鹿。
她会在周瑾低头捡东西时,突然凑得很近,近到能闻到周瑾身上淡淡的、像是阳光和洗衣粉混合的味道,然后用气声说:“你头发上好像有东西……” 看着周瑾因为她突然的靠近而几不可查地顿住的动作,宋瑜心里会升起一种恶作剧得逞般的、混合着甜蜜和紧张的快感。
她甚至开始“利用”自己的那些小毛病。比如,在光线昏暗的走廊,她会“更加”夜盲,下意识地、紧紧抓住周瑾的衣袖一角,声音带着依赖的颤抖:“周瑾……我有点怕,看不清……” 感受到周瑾手臂肌肉瞬间的僵硬,以及随后默许的、放缓的步伐,宋瑜会在黑暗中,偷偷扬起嘴角。
这些小动作,像羽毛一样,轻轻骚动着周瑾看似平静的世界。
周瑾确实感觉到了不同。宋瑜似乎变得……更黏人了,而且那种黏人里,带着一种让她心跳失序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她看着宋瑜因为一点小小的触碰就脸红的样子,看着对方那双湿漉漉的、总是带着点依赖和试探望着自己的眼睛,心里那座坚固的堡垒,正在被一种柔软而陌生的力量,一点点地侵蚀。
而那个网络上的“意”,则像另一个维度的催化剂。“他”的善解人意,“他”对故事的共鸣,“他”偶尔流露出宋瑜的优点,都让周瑾在不知不觉中,对某种模糊的情感,产生了更多的遐想和……期待。
宋瑜小心翼翼地操纵着线上与线下的两条线,看着周瑾这座孤岛,似乎正被她用这种“龌龊”却又精心设计的方式,重新拉回自己的轨道。她既享受着这种隐秘掌控的快感,又时常在深夜被一丝愧疚攫住。
但一想到周瑾可能会彻底远离她,那点愧疚就被更强烈的占有欲和恐慌压了下去。
她不能失去周瑾。无论用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