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我欠了国家4万2
本书标签: 现代  梦境与现实  还款 

回响

我欠了国家4万2

第十一章 算筹微光与时空回响

“古今数学融合课”上线的第一个周末,林砚的直播间涌进了上千名学生。镜头前,沈舟手持通运算筹,指尖轻拨,屏幕上的古代算图便化作动态解题步骤,将“衰分术”转化为现代比例问题时,弹幕里满是“原来这么简单”的惊叹。

课程过半,林砚正讲解沈砚留下的“粮款分配题”,口袋里的玉佩突然微微发烫。她下意识摸向玉佩,镜头扫过的瞬间,玉佩泛出的淡青色微光恰好落在屏幕上——直播间里突然安静了一秒,紧接着弹出一条特殊的弹幕,ID是“砚”,只发了一行字:“今日粮款已清,可安心授课。”

林砚的心跳漏了一拍。这个ID,这个语气,像极了古代账房里的沈砚。她强压下情绪,继续讲课,余光却瞥见沈舟拿着算筹的手顿了顿,算筹上的“双砚”二字正与玉佩的微光呼应。

直播结束后,沈舟才开口:“刚才算筹突然震动,残卷里掉出一张纸条。”纸条是泛黄的宣纸,上面是沈砚的字迹,写着“城西旧仓库,藏有‘九章算术’孤本,可补课程缺漏”,落款日期竟是三百年前。

两人当即赶往城西旧仓库。仓库积满灰尘,角落里堆着旧木箱,沈舟用算筹轻敲木箱,箱锁“咔嗒”弹开,里面果然藏着线装的《九章算术》孤本,扉页上贴着张便签,画着简单的地图,标注着“此本对应现世图书馆3号书架”。

他们按地图找到图书馆,3号书架上果然有本一模一样的现代影印版,扉页空白处,有人用淡青色墨水写着“苏晓的数列题,可用‘盈不足术’解”。林砚想起苏晓最近卡在数列求和上,立刻拍下便签,给苏晓发去解题思路——十分钟后,苏晓发来消息:“林老师!用古方法算比公式快多了,我终于懂了!”

玉佩的温度越来越清晰,像是在指引着什么。林砚和沈舟顺着“线索链”继续找,从旧仓库到图书馆,从古籍书店到东街老槐树,每找到一件与沈砚相关的物件,就会触发新的线索,而这些线索,恰好能完善课程内容,甚至帮学生解决难题。

某天整理残卷时,林砚发现一张沈砚的记账单,上面记录着他帮孤儿院算粮款的细节,旁边批注:“助人解题,亦是助己解困。”这句话突然点醒了她——当初她为还贷焦虑,却在帮沈砚洗清冤屈的过程中,找到了教学的意义;如今开设融合课,也是在帮学生解题的同时,延续着沈砚的算学传承。

当晚,林砚做了个清晰的梦。梦里还是那间古代账房,沈砚正对着账册微笑,看到她进来,递来一本新的算经:“你的课,我在这边‘看到’了,做得很好。”他顿了顿,指了指账册上的新页,“以后若遇难题,可让沈舟用算筹敲三下玉佩,我会送来线索。”

梦醒时,晨光正好。林砚摸了摸枕边的玉佩,上面还留着梦里的温度。她起身走到书桌前,看到沈舟发来的消息:“今早算筹指引,找到沈砚记录的‘错题集’,刚好能做课程的补充资料。”

林砚笑着回复“马上来”,指尖划过手机屏幕,突然明白:所谓“通运”,从不是单向的救赎,而是跨越时空的互相成就。沈砚帮她还清了贷款,她帮沈砚传承了算学,而沈舟的出现,让这份传承有了更长久的未来。

她拿起玉佩和算筹,朝着古籍书店的方向走去。阳光洒在身上,温暖得像古代账房里的灯光,也像直播间里学生们点亮的每一盏小灯——这些微光汇聚在一起,就是属于他们“双砚传承”的最好回响。

上一章 通运新程 我欠了国家4万2最新章节 下一章 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