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跪在地上,膝盖压着碎石。他喘了口气,手撑住地面,指尖碰到那截焦黑的竹简。绿芽还在,微微颤着。
他没去碰药罐,也没抬头看天。风从断墙那边吹过来,带着灰烬的味道。张守拙站在他身后,左手三支毛笔横在胸前,指节发青。
文碑前的地缝已经合上,但黑气没散干净。裂缝边缘泛着暗红光,像是烧透的炭火,又慢慢熄下去。那截竹简插过的地方,土里浮出几个扭曲的字——“文奴”。
王守仁伸手把竹简拔起来,轻轻吹了下灰。芽尖沾了点血,是他刚才吐的。
他把竹简贴到唇边,闭上眼。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声音不高,像村口老先生教童子念书。可第一个字出口,空气就震了一下。
金光从他嘴里溢出来,不是喷,是流。顺着唇角往下淌,在地上汇成一条细线,钻进土里。
一头鹿从光里走出来。
四蹄踏地无声,角如青铜铸成,身上刻满小字,全是《诗经》里的句子。它低头闻了闻那截竹简,然后仰头长鸣。
第二头、第三头……十头、五十头。
百头神鹿列阵排开,站在文会废墟之间。它们不踩瓦砾,也不避断梁,走过之处,焦土变青,裂痕愈合,连烧塌的屋架都隐隐显出轮廓。
张守拙看得眼眶发热。
鹿群齐齐转身,面对文碑。
碑顶忽然升起一团黑球,滴着血,悬在半空。那是妖狐的内丹。表面浮着一张人脸——冷眼、鹰鼻、额上有道刀疤。
是那个暗卫首领。
王守仁认得这张脸。那时他在西南驿站躲雨,这人带兵闯进来,说要搜查“逆书”。后来才知道,那晚被带走的三个书生,全被抽了魂魄喂妖。
内丹转动,人脸开口:“你念这些旧词,哄孩子吗?”
声音不像一个人在说话,倒像一群人在同时喊。
“礼乐早死了!你还当真?”
话音落,内丹炸开,黑血化成上百具傀儡书生。他们穿着破烂儒衫,手里拿着断笔残简,眼睛全黑,额头烙着“文”字。
扑向王守仁。
神鹿动了。
没有冲撞,没有撕咬。第一头鹿抬起前蹄,轻轻一点地面。
“礼”字浮现。
第二头鹿跟着踏下,印出“乐”二字。
百鹿齐踏,三字连成——“礼乐立”。
光芒扫过傀儡群。那些人动作一僵,手里的笔掉下来,一个个跪倒在地,嘴开始动。
不是喊,也不是哭。
他们在背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个接一个,声音由弱变强。到最后,百人齐诵,震得文碑嗡嗡作响。
内丹剧烈抖动,人脸扭曲:“闭嘴!都给我闭嘴!”
可那些傀儡越念越响,额头上的烙印开始崩裂,黑血从裂缝里往外冒。
王守仁站在原地,继续念: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每念一句,一头神鹿消散。等到“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出口时,最后一头鹿化作金粉,洒在文碑之上。
整座碑亮了起来。
内丹悬在空中,再也动不了。
王守仁低头看自己手指。指尖裂了口,血正往下滴。他没擦,而是用血在掌心画了个符。
然后拍在地上。
一道红线顺着砖缝蔓延,直通文碑底座。地面浮现出复杂的纹路,像是机关图,又像某种古老契约。
张守拙突然明白了。
他猛地抬手,三支毛笔蘸着地上的血,在空中划出四个大字:
“器以载道!”
这是《考工记》里的句子,墨家传下来的规矩。
笔锋落下时,地面纹路亮起蓝光。铁链虚影从地下穿出,一根缠住内丹,一根钉入碑身,第三根直接刺进人脸眉心。
“啊——!”
惨叫不是从内丹里发出的,而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像是有人在梦里尖叫,被人硬生生掐断。
人脸最后瞪了一眼,嘴巴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
但没说出来。
内丹爆了。
黑烟四散,被文碑吸进去。碑面上原本刻着的“邪”字,瞬间被一层嫩绿覆盖。那绿芽长得飞快,几息之间,开出一朵小白花。
风一吹,花瓣落地。
王守仁终于站直了。
他靠在文碑上,胸口起伏。胃又开始疼,但他没去摸药罐。罐子挂在腰上,空的。
张守拙走过去,捡起一支掉在地上的毛笔。笔尖断了,沾着血和土。
他抬头看王守仁:“先生,接下来怎么办?”
王守仁没回答。
他望着北方。天上七颗星还亮着,连成一线。
远处传来脚步声。
不是一个人。
是一队人,穿着衙役服,手里拿着火把和铁链。领头的是个师爷模样的人,捧着一张黄纸。
那人走到文会门口,举起黄纸,大声念:
“奉旨通缉,逆贼王守仁,勾结妖党,毁坏文脉,蛊惑学子,罪不容赦。凡捉拿归案者,赏银千两,授九品官职。”
念完,他把黄纸往墙上一贴,用力拍了两下。
火把照着那张纸。
纸上画着王守仁的像,胡子拉碴,眼神凶狠。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此人擅使邪术,伪装清高,实为吃人书妖。”
张守拙握紧了手里的断笔。
王守仁笑了笑。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破布,把那截带芽的竹简包好,重新塞进去。
然后他弯腰,捡起半截桃木剑。
剑尖焦黑,断口参差。
他用手指抹了下剑刃,蹭掉一点灰。
抬起头时,正好看见那个师爷转身要走。
“喂。”他喊了一声。
师爷回头。
“你们贴告示,也得找个识字的人写吧?”王守仁说,“‘蛊惑’写成‘锅糊’,‘妖党’写成‘窑铛’,这也能当公差?”
师爷脸一红,低头看自己写的字。
确实错了。
他咳嗽两声,正要辩解。
王守仁已经转过身,对张守拙说:“去把赵寡妇灶上的铜锅拿来。”
“干嘛?”
“砸了它。”
“为啥?”
“明天我们要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