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双芒记
本书标签: 现代  1V1  双强     

第六章:棉田共生

双芒记

天刚蒙蒙亮,张大叔已经带着棉农们下地采摘了。林渡和沈砚辞也跟着钻进棉田,指尖触到带着露水的棉絮时,凉丝丝的舒服。林渡教大家辨别最优采摘时机,“要等棉桃自然开裂,纤维完全舒展,这样的棉花才能纺出最韧的线。”沈砚辞则拿着笔记本,记录着每块棉田的土壤湿度、光照时长,偶尔抬头,总能看见林渡弯腰时,发梢扫过棉朵,像蝴蝶停在雪堆上。

中午歇脚时,张大叔端出刚蒸的玉米饼,就着咸菜吃得香甜。林渡咬着饼忽然笑:“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在车间争执吗?你说我太执着于手工筛选,效率太低;我说你只看数据,不懂棉花的‘脾气’。”

沈砚辞挑眉:“现在不是被你说服了?”他指着远处的棉田,“这些棉花确实有‘脾气’,得顺着它们的性子来。”正说着,他手机响了,是合作的纺织厂发来的消息,说上次送样的长绒棉织出的面料被高端品牌看中,要加订一批。林渡眼睛一亮,嘴里的饼差点掉下来:“真的?那咱们的标准化基地计划,能提前启动了!”

下午,林渡带着棉农们做纤维检测,沈砚辞则在一旁规划基地的灌溉系统。忽然有个小姑娘跑过来,举着一朵半开的棉桃:“林姐姐,这个能算好棉花吗?”林渡蹲下来,耐心地说:“等它完全裂开,像小云朵一样蓬松时,就是最好的啦。”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头,又跑回地里,小心翼翼地把棉桃放进竹篮里。

夕阳把棉田染成金红色时,他们坐在田埂上。沈砚辞从包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是枚用银丝缠绕的棉絮造型胸针,“找银匠打的,算是……纪念咱们的‘双芒计划’启动。”林渡接过时,指尖碰到他的手,两人都没说话,只看着远处的霞光漫过棉田,把彼此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回去的路上,林渡把那枚胸针别在工装外套上,“以后不管是在车间看面料,还是来棉田看棉花,带着它,就像带着这片棉田的光。”沈砚辞握着方向盘,侧头看她,眼里的笑意比晚霞还暖:“不止,是带着咱们俩的光。”

车窗外,棉田在暮色中渐渐模糊,但那片白浪翻滚的样子,却像刻在了心上。林渡忽然想起沈砚辞说的“双芒照棉田”,或许最好的光芒,从来不是独自闪耀,而是像这棉花与阳光,土地与农人,她与他这样,彼此映照,彼此成就,把一份踏实的温暖,织进日子的肌理里。

标准化基地的奠基仪式定在开春后第一个晴天。林渡穿着新买的米色风衣,胸前别着那枚银丝棉絮胸针,站在沈砚辞身边时,风把两人的衣角吹得轻轻相碰。

张大叔牵着那个曾问过“好棉花”的小姑娘,手里捧着一碗刚摘的棉籽:“按老规矩,奠基得埋点种子,盼着往后年年丰收。”

林渡接过棉籽时,指尖被小姑娘塞了颗糖,橘子味的,甜得舌尖发颤。沈砚辞看着她眼里的笑意,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是枚小小的铜质铭牌,上面刻着“双芒基地”四个字,边缘还雕着两束交叉的棉枝。

“埋进去吧。”他把铭牌递过去,“让它跟着棉籽一起扎根。”

铁锹铲起第一捧土时,阳光正好爬过远处的天山雪峰,把金色的光泼在地基上。林渡和沈砚辞一起把棉籽和铭牌埋进土里,指尖在泥土里相触,带着春阳的温度和湿润的地气。

“以后每年这个时候,都来这儿看看。”林渡拍了拍手上的土,“看棉花发芽,看机器运转,看……”

“看小姑娘长成能辨别好棉花的大姑娘。”沈砚辞接话时,目光落在不远处蹦蹦跳跳的身影上,她正举着个小铲子,学着大人的样子往土里埋石子。

基地的第一批棉苗破土时,林渡带着技术员住在了合作社。沈砚辞每个周末都开车过来,有时带些新出的农业书籍,有时只是坐在田埂上,看她蹲在苗床前记录生长数据。

有次下冰雹,他们半夜起来给棉苗盖塑料膜。狂风卷着冰粒砸在身上生疼,林渡却笑个不停:“你看咱们现在,倒像两个真正的棉农了。”

沈砚辞把她往怀里拉了拉,用自己的风衣挡住迎面的风:“当棉农也不错,至少知道,好东西都得经点风雨。”

等棉苗长到半人高时,基地的智能灌溉系统调试好了。林渡站在监控屏前,看着水流顺着管道精准地渗进每一行棉田,眼里的光比屏幕还亮:“你看,技术和土地,真的能好好相处。”

沈砚辞从身后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发顶:“就像我和你。”

秋末收棉时,基地里来了不少记者。镜头下,林渡捧着雪白的长绒棉讲解纤维特性,沈砚辞站在一旁听着,嘴角始终带着浅淡的笑意。有记者问他们“成功的秘诀”,林渡想了想,指着远处的棉田:“是棉花教会我们的——扎根要深,向阳要稳,还要懂得和身边的人,共用一片土壤,共沐一片光。”

那天晚上,他们又坐在田埂上。收割机的轰鸣声渐渐远了,只剩下棉叶上的露水滴落声。沈砚辞忽然从包里拿出个盒子,里面是条项链,吊坠是片立体的棉叶,叶脉处镶嵌着细小的碎钻,像藏着星星。

“给你的。”他把项链戴在她颈间,指尖划过那枚银丝胸针,“胸针是棉絮,项链是棉叶,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棉花了。”

林渡摸着吊坠,忽然笑出声:“你现在倒比我还懂棉花。”

“因为懂棉花,就得先懂种棉花的人。”沈砚辞的声音很低,风吹过棉田,把这句话送得很远。

月光再次铺满棉田时,两人的影子在新翻的土地上依偎着。远处的基地办公楼亮着灯,那是他们亲手种下的光;近处的棉堆泛着白,那是土地回馈的暖。林渡忽然明白,所谓“双芒”,从来不是两束孤光的对峙,而是两股力量的缠绕——像棉纤维拧成线,像经纬织成布,在岁月里越缠越紧,最终织成一片能遮风挡雨的温暖天地。

后来,基地的棉花成了行业里的标杆。有人说,那棉花里藏着光,织出的布总带着股韧劲。只有林渡和沈砚辞知道,那光不是别的,是两个灵魂在土地上并肩走过的痕迹,是双芒同辉时,落在人间的温柔。

上一章 第五章:棉田星夜 双芒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双芒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