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跳到71小时32分时,X刚的指甲在腕环边缘掐出了红痕。那个自称"林默"的机械义眼男人,正用指尖敲着叙事墙——刚才还在流动的城市夜景,突然凝固成无数悬浮的代码块,像被冻住的雨。
"元域的技术逻辑是'叙事驱动数据',"林默的义眼红光闪烁,在代码块间划出轨迹,"比如这栋'记忆大厦',它的结构不是钢筋水泥,而是三千万个用户的童年回忆数据。你们想做'让技术倾听叙事'的产品,本质上是要逆转这个逻辑——让数据学会'理解'叙事,而不只是'承载'它。"
田嫕突然指着一块闪烁的代码:"这是……量子纠缠态的稳定算法?和我们3.0接口里的纠错模块很像,但它的容错率是我们的10²⁴倍。"
林默挑眉:"元域的基础是'超弦网络',所有数据都以弦振动的形式存在。你们的神经接口想在这里生效,得先解决'意识信号在弦振动中的衰减问题'——简单说,你们的信号会像扔进黑洞的纸团,连渣都剩不下。"
X刚没说话,只是盯着自己虎口的莫比乌斯环印记。刚才摔在甬道上时,他好像摸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现在才发现,是口袋里那枚被液氮冻过的3.0接口芯片,边缘结着层白霜,却没像实验室里那样烧毁。
"它还活着。"田嫕的指尖触到芯片时,霜层突然化开,露出里面流转的蓝光——和刚才把他们拽进元域的光芒一模一样。
林默的义眼猛地收缩:"这是……'原始叙事粒子'?元域的创世代码之一,怎么会在你们手里?"
"我们的芯片死循环时,它自己吸进去的。"X刚捏着芯片,突然想起最后一次校准失败时的数据流——那些乱码里,确实藏着一串无法识别的高频振动,"你说元域的技术是'叙事驱动数据',那如果……我们让数据本身成为叙事的'耳朵'呢?"
他把芯片按在叙事墙上。原本凝固的代码块突然沸腾起来,像被投入滚水的墨滴,迅速晕染成一张立体图纸——那是他们未完成的3.0接口升级版,只是图纸边缘多了些从未设计过的结构:像无数细小的触角,正缠绕着元域的弦振动轨迹。
"它在自我进化。"田嫕的声音发颤,"它在学习元域的技术逻辑。"
林默的机械手指突然按住图纸:"这会触发'域防系统'。元域不允许任何'自主进化'的外来技术——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反叛AI叙事者'事件,最后整个西区的数据流都被格式化了。"
话音刚落,甬道的透明墙壁突然泛起红光。无数菱形飞行器从"天空"俯冲下来,在他们头顶组成一道光网,投射出冰冷的电子音:"检测到未授权技术进化体,坐标X-739,T-841,立即销毁载体。"
X刚拽起田嫕就往林默身后躲,同时把芯片塞进她手心:"捏紧!它刚才吸收了元域的代码,现在是唯一的'翻译器'——我们的技术要让机器听懂人的故事,第一步得先让它听懂这个世界的'语言'。"
林默突然按下手腕上的按钮,叙事墙猛地向两侧滑开,露出后面的实验室——里面摆满了悬浮的仪器,最中央是一个透明舱体,舱壁上流动着和芯片同源的蓝光。
"这是'叙事共鸣舱',"林默推他们进去,"能暂时屏蔽域防系统的探测。但你们只有4小时——要么让芯片完成和元域的'对话',要么等着被当成病毒清除。"
舱门合上的瞬间,X刚看见田嫕手心的芯片突然展开,变成一张覆盖整个舱体的网络,网络节点上跳动着他们熟悉的代码,也混杂着元域的弦振动数据。
"你看这里,"田嫕指着一个闪烁的节点,"我们的神经信号传导协议,和元域的弦振动频率,在某个波段完全重合——就像两个不同语言的人,突然发现能听懂对方的心跳。"
X刚的指尖触到舱壁,蓝光顺着他的手指爬上来,在他瞳孔里组成一行字:"请输入'倾听'的定义。"
他想起2024年那个雪夜,田嫕抱着烧坏的主板哭:"技术再厉害,不懂人的害怕有什么用?"
"定义:理解并响应叙事中的情感波动。"X刚轻声说。
芯片网络突然剧烈震动,无数数据洪流涌进来,有元域用户的喜悦、愤怒、遗憾,也有机器冰冷的运算记录。在洪流中央,他们的3.0接口代码像一条灵活的鱼,不断穿梭、融合,渐渐长成一个新的结构——像一只张开的耳朵,正对着整个元域的"心跳"。
倒计时:67小时19分。
舱外传来林默的喊声:"域防系统突破第一层防护了!你们的'耳朵',能听见它的进攻节奏吗?"
X刚看向田嫕,她的镜片反射着蓝光,眼里却亮得像有星星:"何止听见,我们还能让它跳错拍子。"
他们的第一个产品,正在量子褶皱里,长出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