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忽必烈重生之成为仁君
本书标签: 历史 

宸殿烛语:世祖的三道金诏

忽必烈重生之成为仁君

大明殿的烛火已燃至过半,烛芯爆出的火星落在金砖上,转瞬便灭。伯颜、阿术、张弘范三位统兵大臣踏着子时的余韵匆匆入殿,甲胄上还沾着大都夜露的寒气,刚要行跪拜礼,便被忽必烈抬手止住。

“免礼。”帝王的声音透过殿内缭绕的龙涎香传来,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伯颜抬头时,恰好对上忽必烈的目光——这位年方四十三岁的万乘之主,眼角尚无后期的细纹,鬓边也未染霜,往日里看向军报时的锐利锋芒,此刻竟化作了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澄明与柔软,仿佛殿外的朔风都被这目光滤去了戾气。

阿术悄悄与张弘范交换了个眼神,二人心中皆有疑惑。昨日商议崖山战事时,陛下虽未明言“尽歼”,却也默许了“擒贼先擒王”的方略,怎的一夜之间,竟似换了心境?

忽必烈起身走到案前,指腹轻轻摩挲着案上摊开的《攻宋舆图》,指尖划过崖山那处用朱笔圈出的海域,缓缓开口:“朕昨夜梦见五世祖成吉思汗。帐中篝火明灭,祖汗手持鎏金酒盏,对朕说:‘取江南可,取人心亦可。’”

这话一出,三位大将皆敛了神色。成吉思汗的名号在蒙古军中如神袛,陛下既提及祖训,便绝非随口之言。张弘范握紧了腰间的佩刀,他本以为今日召他们入殿,是要敲定明日强攻的细节,却未料竟是这般开场。

明日渡海攻崖山,三道诏谕,你们即刻传示全军,不得有半分延误。”忽必烈转过身,目光扫过三人,语气陡然郑重,“第一道——”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如刻:“凡宋室宗族,不论亲疏,生擒者不得擅杀,敢有伤其一发,斩部将,籍没家赀。”

“陛下!”伯颜猛地抬头,语气带着难掩的愕然。他追随忽必烈多年,从灭大理到围襄阳,哪次灭国之战不是以“震慑”为先?宋室宗亲乃宋军之魂,若擒而不杀,岂不是给了宋军反扑的念想?“军中立威,首在俘馘。若对宋室太过宽纵,恐将士心有不服,更恐宋军恃此顽抗……”

“顽抗?”忽必烈打断他的话,声音不高,却如铁锤撞在铜钟上,震得殿内烛火都晃了晃,“朕要的是江山,不是尸山。”他走到伯颜面前,目光沉沉,“你且想想,襄阳城破时,百姓逃散,粮草尽毁,是为何?因我军将士纵兵劫掠,失了民心。如今攻崖山,若再杀宋室、害百姓,即便得了江南,这万里江山也只会是一座空壳,百姓离心,叛乱不休,朕要这江山何用?”

伯颜被问得哑口无言,垂在身侧的手缓缓松开。他想起襄阳城内那些流离失所的妇孺,想起街头被践踏的稻穗,心中竟生出一丝愧疚。阿术与张弘范也沉默了,陛下的话如惊雷,炸醒了他们心中“胜者为王”的固有念头——原来真正的一统,从来不是靠刀剑堆砌,而是靠人心归附。

忽必烈见三人神色松动,继续道:“第二道诏谕——凡淮扬、江浙百姓,但持农器者不擒,但闭门者不罪,敢有剽掠一鸡一黍者,斩。”

这话更是让张弘范心头一震。他麾下的士兵多是草原出身,向来视“战利品”为征战的奖赏,如今陛下竟连“一鸡一黍”都不准动,这军规之严,远超以往。他刚要开口,却见忽必烈抬手,目光中带着一丝悲悯:“江南百姓苦战乱久矣,或耕于田,或织于家,本无过错。若我军将士为一己私欲,夺其农具、毁其家园,与盗匪何异?朕要他们知道,大元的军队不是来烧杀抢掠的,是来终结战乱、让他们安稳度日的。”

张弘范握紧了拳头,缓缓低下头:“臣,遵旨。”

“第三道。”忽必烈的声音渐渐柔和,却依旧带着千钧之力,“崖山事毕,不得堆尸为京观,不得投幼童于海,敢有一卒逼俘投水者,队正以上同坐。”

“京观”二字一出,阿术的身子猛地一僵。他曾参与过灭金之战,见过堆积如山的敌军尸体,那是草原部落彰显战功的方式,可此刻听陛下说“不得堆尸为京观”,甚至连“投幼童于海”都严令禁止,心中忽然明白了陛下的用意——陛下要的,不仅是宋室的归降,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陛下,”阿术沉声开口,语气中已无半分质疑,“臣敢问,若宋军拒不归降,幼帝被裹挟其中,该当如何?”

忽必烈走到窗边,望着殿外沉沉的夜色,良久才道:“围而不攻,劝而降之。若真到了万不得已之时,宁可放宋军一条生路,也绝不能伤了幼帝,更不能让崖山的海水,再染半分无辜者的血。”他转过身,目光落在三位大臣身上,“你们记住,朕要的是一个太平的大元,不是一个沾满鲜血的帝国。今日这三道诏谕,既是对全军的约束,也是朕对天下百姓的承诺。”

伯颜、阿术、张弘范三人齐齐跪倒在地,甲胄碰撞金砖,发出清脆的声响:“臣等遵旨!定当传示全军,绝不违逆!”

忽必烈看着三人的背影,心中轻轻舒了口气。烛火映在他的脸上,映出了几分释然。前世崖山的惨状还历历在目,十万宋军投海的悲鸣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而今日,他终于用这三道诏谕,为那场悲剧筑起了一道防线。

殿外的更鼓又响了一声,已是丑时。三位大臣起身告退,脚步声渐渐远去,殿内又恢复了宁静。忽必烈走到案前,拿起笔,在三道诏谕的末尾,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忽必烈。墨汁落在纸上,晕开的痕迹,像是为这即将到来的崖山之战,写下了一个全新的开端。

上一章 世祖的午夜惊梦 忽必烈重生之成为仁君最新章节 下一章 崖海白旗:一夕换得万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