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庄家狭小的房间里。
庄筱婷坐在书桌前,有些局促不安。哥哥庄图南就坐在她旁边,手里拿着她的数学课本和作业本。
“筱婷,你看这道几何题,”庄图南用铅笔在辅助线上轻轻一点,“这里做一条垂线,是不是瞬间就清晰了?记住,几何的关键在于辅助线的构造,这需要想象力和总结规律,而不是死记硬背。”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用的不是老师那种照本宣科的方式,而是带着一种引导和启发。庄筱婷原本有些懵懂的思路,仿佛被一道光照亮,瞬间豁然开朗。
“哥,你怎么懂的这么多?”庄筱婷忍不住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以前的哥哥虽然也学习不错,但绝没有现在这种仿佛能洞察一切难题的从容。
庄图南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合上课本:“课本上的知识是基础,但想要看得更远,还需要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筱婷,你想过将来要做什么吗?”
庄筱婷愣了一下,小声说:“考个好高中,然后……maybe考大学?”她的语气带着不确定,尽管今年高考恢复了,可在这小巷里,考大学仍然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尤其是对女孩子而言。
“不是maybe,是必须。”庄图南斩钉截铁地说,“大学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在那里,你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认识来自五湖四海优秀的同学和老师,你的视野会变得完全不同。”
“北京、上海、广州……那些大城市,有着我们想象不到的繁华和机会。难道你不想亲自去看看,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更广阔的世界吗?”
他的描述,为庄筱婷勾勒出一幅绚烂而新奇的图景,是她困于这小巷十几年从未想象过的。一种名为“向往”的情绪,在她心底悄然滋生。
“我……我可以吗?”她怯生生地问。
“当然可以!”庄图南肯定地说,“只要你相信自己,并且付出足够的努力。哥会帮你。”他拿出今天早上赚的一部分钱,塞给庄筱婷,“拿去,买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青年文摘》、《读者》什么的,多看看,没坏处。”
庄筱婷握着那几张珍贵的毛票,感受着上面残留的哥哥的体温,鼻子有些发酸。在这个家里,她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坚定而温暖的守护。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少年清亮的声音:“筱婷!筱婷在家吗?出来玩啊!”
是林栋哲。住在隔壁,压缩机厂工程师林武峰的儿子,母亲是宋莹,和他妈黄玲都是棉纺厂的职工。林栋哲和庄筱婷同班,性格活泼跳脱。
庄筱婷下意识地看向哥哥。
庄图南眼神微动。林栋哲,原剧里算是少数对庄家抱有善意、心思相对单纯的人、在最后更是和庄筱婷喜结连理,和他家成为了亲家,而且他父亲林工可是技术型人才,值得结交。
“让他进来吧。”庄图南说道。
庄筱婷有些意外,但还是去开了门。
林栋哲像颗小炮弹似的冲了进来,看到庄图南,立刻收敛了些,规规矩矩地叫了声:“图南哥。”不知为何,他最近有点怕这个突然变得有些深沉的邻居哥哥。
“栋哲来了,正好。”庄图南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我和筱婷正在学习,你要不要一起?人多思路广。”
“学习?”林栋哲的脸瞬间垮了下来,他最头疼的就是这个。
“不白学。”庄图南晃了晃手里一本手写的笔记,“我总结了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保证比你一个人埋头苦读效果好。难道你不想期中考试摆脱倒数的名次,让你爸妈高兴高兴?”
林栋哲将信将疑,但看到庄筱婷鼓励的眼神,还是磨磨蹭蹭地坐了下来。于是,原本庄筱婷一个人的辅导,变成了两个人的小型学习会。庄图南因材施教,对林栋哲更多的是激发兴趣和引导思路,气氛倒也融洽。
看着认真听讲的妹妹和逐渐投入的林栋哲,庄图南心中萌发起一个“学习小组”的雏形,变得愈发清晰,或许这将是他未来构建核心团队的基础。
下午,庄图南以去书店买学习资料为由再次出门。他揣着剩下的本钱和上午赚的大部分利润,再次前往批发市场,这次他进了更多的货,种类也稍微丰富了些。
从批发市场出来,他没有直接去少年宫,而是拐进了附近一家较大的新华书店。他需要寻找一些更深度的学习资料,也为下一步的“商业计划”寻找灵感。
书店里很安静,只有寥寥几个顾客在书架间徘徊。庄图南目标明确,径直走向教辅区域。
就在他仔细翻阅一本数学竞赛题集时,眼角余光瞥见不远处一个熟悉的女孩。
女孩穿着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衣,梳着两条麻花辫,身形纤细,正站在摆放英语工具书的书架前,手里拿着一本《中考英语语法全解》,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的封面,似乎在为什么事情发愁。
庄图南的目光顿住了。
吴珊珊。
融合的记忆立刻调出了关于她的信息。大院住了三家人,他家、宋莹林武峰一家、还有吴珊珊一家。
吴珊珊,初三学生,亲生母亲早逝,父亲吴建国是棉纺厂工人,也很擅长木工,性格懦弱,继母张阿妹带着一个女儿张敏再嫁到吴家,张阿妹刻薄刁钻,平日里对她动辄打骂。在原主的记忆里,这是一个和他妹妹一样,在家庭压抑中挣扎的女孩。
但吸引庄图南目光的,不是她的窘迫,而是她眼神里那股即便身处困境,依旧没有熄灭的对知识的渴求。
他放下手中的书,走了过去。
“这本书的编者很不错,对语法点的梳理很系统。”庄图南开口,声音平和。
吴珊珊吓了一跳,像受惊的小鹿般抬起头,看到是一个面容清俊、气质沉稳的少年,她认出了庄图南,那个在大院里时常碰见的庄家大哥。她脸微微一红,下意识地把书往身后藏了藏——这本书的价格,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庄图南仿佛没有看到她的窘迫,而是用流利的英语说道:“However, the key to mastering grammar is not just memorizing rules, but understanding the logic behind them and practicing in context。”(然而,掌握语法的关键不仅是记忆规则,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并在语境中练习。)
吴珊珊惊呆了。她所在的学校英语教学水平一般,她从未听过如此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更何况是出自和她年纪相仿的庄图南口中。
庄图南又切换回中文,精准地点出了刚才那本语法书里的几个常见难点和易混淆句型,并给出了更简洁易懂的记忆方法。
吴珊珊眼中的窘迫渐渐被惊叹和佩服取代。
“图南哥,你的英语真好。”她由衷地说。
“多听、多读、多练而已。”庄图南谦逊地笑了笑,然后很自然地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布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这是我平时整理的一些英语学习笔记和词汇表,或许对你有帮助。不介意的话,可以看看。”
那笔记本的封面很普通,但打开后,里面是条理清晰、字迹工整的笔记,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重点,还有不少生动的例句,比市面上能买到的任何教辅都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吴珊珊犹豫了一下,求知欲最终战胜了羞涩,她接过笔记本,只翻了几页,就被深深吸引。
“这……这太珍贵了……”
“知识只有分享才有价值。”庄图南看着她发亮的眼睛,知道“投资”已经成功了一半,“就当是……邻居之间的交流。”
在这个信息闭塞、学习资料匮乏的年代,这样一份倾注了心血的笔记,其价值远超金钱。
吴珊珊握着笔记本,感觉手里沉甸甸的,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她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熟悉的、带有某种安全感的少年,轻声道:“谢谢你,图南哥。”
“不客气。”
阳光下,少年少女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