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北风卷着沙砾,掠过雁门关的城墙。守将沈毅望着关外枯黄的草原,心中总有种不祥的预感。北狄主力虽被击溃,但残余部落仍在边境游荡,近来更是与西羌小部往来密切,隐隐有联合之势。
这份不安终究化作了现实。三日后黎明,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了边境的宁静,北狄与西羌联军突袭雁门关。敌军人数远超守军,且个个凶悍善战,沈毅虽率军拼死抵抗,却终因寡不敌众,城门被破,雁门关失守。
“报——摄政王!雁门关失守,沈将军率军退守平型关,敌军正趁势南下,边境百姓流离失所,恳请朝廷火速驰援!”八百里加急的军报送到京城时,早朝刚刚开始,传报士兵满身血污,声音嘶哑。
太和殿内瞬间一片死寂,随后爆发出嗡嗡的议论声。世家官员们脸色骤变,有人立刻站出来反对:“摄政王,如今新政初稳,国库尚未充盈,若再兴兵,恐加重百姓负担,引发内乱!不如遣使议和,许以财物,让联军撤兵。”
“荒谬!”萧景渊怒视着说话的官员,“雁门关乃边境重镇,一旦失守,敌军便可长驱直入,危及中原。此时议和,只会让敌军更加嚣张,后患无穷!”他转向御座上的新帝,语气坚定,“陛下,臣恳请亲自率军驰援边境,收复失地,保卫家国!”
新帝虽年幼,却深知边境安危的重要性,立刻点头:“准奏!加封摄政王为兵马大元帅,统领京营与封地护乡队,即刻出征!所需粮草、军械,朝廷全力供应!”
“臣领旨!”萧景渊躬身领旨,转身下令,“秦风、赵虎,即刻整顿军队,三日后出发!苏墨,留守京城,协助陛下处理朝政,密切关注世家动向,防止他们趁机作乱!”
“遵命!”三人齐声应道。
消息传到农桑署,林晚正在查看新收的粮食账目。得知雁门关失守,萧景渊即将率军出征,她立刻放下手中事务,赶往摄政王府。
“殿下,边境战事紧急,粮草供应至关重要。”林晚神色凝重,“如今正值秋收,粮源充足,但边境路途遥远,地形复杂,如何将粮草及时送到前线,是最大的难题。”
萧景渊也正为此事忧心。边境道路崎岖,敌军又可能沿途劫掠,常规的运粮方式不仅缓慢,还极易出现损耗。
“我有一计。”林晚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我们可以采用‘分段接力运粮法’。将从京城到平型关的路程分为三段,每段设立一个粮草转运站,由专人负责接送。第一段由京城卫戍军护送,第二段由地方官府协助,第三段由前线斥候接应。同时,用我们改良的独轮车运粮,轻便省力,还能在狭窄的道路上通行;再派骑兵沿途巡查,防范敌军劫掠。”
萧景渊眼前一亮:“此计甚妙!分段接力既能提高运粮效率,又能分散风险。林姑娘,粮草转运之事,就拜托你了。”
“殿下放心,我定会确保粮草供应畅通,绝不误了前线战事。”林晚郑重承诺。
接下来的三日,京城陷入了紧张的备战氛围。秦风、赵虎日夜操练军队,检查军械;林晚则调动农桑署、户部与地方官府的人手,紧急筹备粮草,搭建转运站,挑选护送人员。
周老板也主动请缨,捐献了大批独轮车和绳索,还派出商队的护卫参与粮草护送。“护国夫人,边境安宁,商路才能畅通。如今国家有难,我理应尽一份力。”
三日后,萧景渊率领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京城,奔赴边境。林晚亲自到城外送行,将一封书信递给萧景渊:“殿下,这是转运站的分布图和联络暗号,粮草将按计划分批运送,你放心前行。务必保重自身安全,我在京城等你凯旋。”
萧景渊接过书信,紧紧握在手中,眼中满是感激:“林姑娘,辛苦你了。后方就交给你了,我定不负所望,早日收复失地。”
大军启程后,林晚立刻投入到粮草转运的工作中。她坐镇农桑署,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每日核对粮草账目,查看转运进度。第一批粮草由京城卫戍军护送,顺利抵达第一个转运站;第二批粮草紧随其后,在地方官府的协助下,也安全送达。
然而,麻烦还是出现了。当第三批粮草即将抵达前线转运站时,突然传来消息,敌军派出小股骑兵,在途中劫掠粮草,护送的士兵虽奋力抵抗,却仍有部分粮草被劫,多人受伤。
“夫人,敌军知晓了我们的运粮路线,恐怕还会再次劫掠。”农桑署的属官焦急地说道。
林晚眉头紧锁,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对策。“敌军骑兵机动性强,我们不能被动防御。”她沉吟道,“我有两个办法:一是改变运粮路线,选择隐蔽的山路前行;二是派精锐骑兵埋伏在敌军可能劫掠的路段,出其不意地打击他们。”
她当即写信给萧景渊,告知情况并提出对策。萧景渊收到书信后,立刻派赵虎率领一千精锐骑兵,前往指定地点埋伏。
与此同时,林晚调整了运粮路线,让后续粮草改走山路,并增加了护送人员的数量,配备了更多的弓箭和盾牌。
几日之后,当敌军骑兵再次前往原路线劫掠时,遭到了赵虎率领的精锐骑兵的伏击。赵虎身先士卒,率军奋勇杀敌,敌军骑兵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而逃,死伤惨重。
消息传到农桑署,林晚松了一口气。此后,粮草转运再也没有遇到阻碍,一批批粮食、军械和药品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为萧景渊的军队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萧景渊在前线收到充足的粮草和军械后,士气大振。他与退守平型关的沈毅会合,仔细分析敌军的兵力部署和作战特点。北狄与西羌联军虽人数众多,但内部并不团结,北狄部落想夺回失地,西羌则只想劫掠财物,指挥上也缺乏统一调度。
“敌军虽众,却各怀鬼胎,这正是我们的可乘之机。”萧景渊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我们可以先集中兵力,打击西羌部落,再转头对付北狄残余势力。”
秦风点头道:“殿下所言极是。西羌部落战斗力较弱,且军纪涣散,先击溃他们,能极大地削弱联军的实力,还能震慑北狄。”
萧景渊当即制定作战计划,兵分两路:一路由沈毅率领,坚守平型关,牵制北狄主力;另一路由他亲自率领,与秦风、赵虎一起,突袭西羌部落的营地。
深夜,萧景渊率领大军,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逼近西羌营地。西羌士兵毫无防备,正在营中饮酒作乐,营地内灯火通明,一片喧闹。
“杀!”萧景渊一声令下,大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入营地。西羌士兵猝不及防,纷纷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秦军与赵虎率军奋勇杀敌,西羌部落死伤惨重,营地被烧毁,粮草和牲畜也被缴获。
击溃西羌部落后,萧景渊立刻率军回师,与沈毅会合,全力对付北狄残余势力。北狄见西羌溃败,士气大跌,又听闻萧景渊的军队粮草充足、战斗力强悍,心中充满了畏惧。
两军在雁门关外展开决战。萧景渊身先士卒,率领大军奋勇冲锋,士兵们士气高昂,个个奋勇杀敌。北狄军队节节败退,最终被击溃,雁门关被成功收复。
边境战事的初步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京城百姓的士气。林晚收到捷报后,心中大喜,立刻下令加大粮草转运力度,为萧景渊彻底肃清边境残余势力提供支持。
然而,她深知,这只是初步的胜利。北狄残余部落仍在边境游荡,西羌也可能卷土重来,边境的局势尚未完全稳定。而京城的世家势力,也可能趁虚而入,制造麻烦。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后勤保障,为萧景渊稳定后方,直到他彻底平定边境,凯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