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楚格的清晨,湖面笼罩着一层薄纱般的雾气。江誉站在酒店房间的窗前,手中握着那个纽扣形状的被动传感器读取器。读取器一端发出微弱的、不可见的激光,照射在昨晚从码头工作服上小心拆下的那颗“纽扣”上。数据流无声地传输着,进度条在读取器的小屏幕上缓慢爬升。
昨晚潜入“星螺号”的过程堪称刀尖跳舞。凭借“夜枭”伪造的完美身份和预先设定的行为模式,他混在两名真正的保洁员中,低眉顺眼地完成了对游艇上层沙龙、厨房和部分客房的清洁工作。整个过程,他都能感觉到无处不在的隐藏摄像头的凝视,以及一名穿着便装、但眼神锐利、腰间微微鼓起的男子的近距离“陪同”。他没有试图进入可能装有核心设备的底层舱室,那等于自寻死路。他只是在擦拭一个看似作为装饰的航海仪器箱时,“无意中”用缝有纽扣传感器的袖口,从各个角度近距离扫过了箱体表面。整个过程自然流畅,没有引起任何明显的怀疑。
读取完成。江誉将数据导入加密笔记本电脑。解码后的文件包含一段时长约四十分钟的高清视频和环绕声录音。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播放。
视频画面因佩戴者运动而轻微晃动,视角较低,符合保洁工作的姿态。前半段是常规的清洁流程,并无特别。但就在他们准备离开主沙龙,走向甲板时,画面中捕捉到了一段关键对话。
当时,那名便装男子(似乎是保安负责人)的耳机似乎闪了一下蓝光,他按住耳麦,低声而清晰地说:“……‘蜂巢’收到。‘星螺’明白。‘幽灵船’通道已测试完毕,数据流稳定。‘荆棘鸟’女士的下一批‘剧本’将于当地时间今晚20:00通过‘丛林服务器’中转下发至各区域‘工蜂’。确保接收链路畅通。”
对话很短,保安随即恢复了警戒状态。但信息量巨大!
“幽灵船通道”?这似乎证实了“星螺号”作为一条独立、隐蔽通信链路节点的作用。
“荆棘鸟”的“剧本”?这显然指的是她设计的诈骗话术。
而最关键的是——“丛林服务器”!
这是一个全新的代号!而且从上下文看,它是一个用于中转核心指令(荆棘鸟的剧本)给底层执行者(工蜂)的关键中继节点!其位置,显然在“丛林”中!
几乎在江誉消化这个信息的同时,他与“夜枭”的加密通讯信道收到了一条高优先级警报。是“夜枭”发来的。
“急电。监控到异常。在你潜入‘星螺号’前后约一小时时间窗口内,‘蜂巢’核心网络与一个位于东南亚T国北部,靠近缅甸边境的丛林地带的一个隐蔽节点,有短暂但高强度的加密数据交换。该节点我之前从未关注,因其信号微弱且位置偏远。但此次通信的数据包特征,与‘蜂巢’核心指令流高度吻合,且通信结束后,该节点信号迅速衰减至几乎不可测状态,像是在执行某种‘静默’指令。”
“夜枭”附上了坐标和信号分析图。坐标位置,正是T国北部的热带雨林深处!
“丛林服务器”!难道指的就是这个?
江誉立刻将“星螺号”上听到的“丛林服务器”信息与“夜枭”的发现同步。时间点完全吻合!这绝不可能巧合!
“‘丛林服务器’……很可能是一个物理隐藏极深、定期静默、只在关键指令传输时短暂激活的顶级中继站!”江誉快速分析,“它负责将欧洲核心层(荆棘鸟)的指令,分发给东南亚地区的执行单位!这解释了为什么‘毒蝎’死后,东南亚的网络并未完全瘫痪,而是转入了更隐蔽的模式运作!”
这个发现的意义非同小可。它不仅是找到了一个新的节点,更是窥见了“蜂巢”在遭遇打击后,其指令系统如何自适应、如何保持韧性的关键机制!这个“丛林服务器”,可能比“星螺号”更容易被物理接近!毕竟,茫茫丛林,远比戒备森严的楚格湖更容易渗透。
“能定位到服务器的具体物理位置吗?哪怕是大致范围?”江誉问。
“难度极大。”“夜枭”回复,“信号源区域覆盖约十平方公里的原始雨林,没有道路,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对方显然利用了自然环境作为完美掩护。常规的卫星遥感无法穿透茂密树冠。而且,对方必然有物理安保和反侦察措施。”
“必须找到它。”江誉斩钉截铁,“这是连接欧亚行动、理解‘蜂巢’指令流转的关键,也可能是找到‘荆棘鸟’与李志直接通讯证据的突破口。我们需要一种……非传统的探测方法。”
他大脑飞速运转,搜索着可行的技术手段。传统的电磁探测会被屏蔽或误导。地质雷达在茂密植被和复杂地形下效果不佳。突然,一个想法闪过他的脑海。
“地磁异常探测。”江誉说,“如果这个服务器机房有较大的、持续运行的电子设备集群,尤其是如果使用了某些老旧的、屏蔽不完善的硬件(符合李志的习惯),可能会对地球的局部磁场产生极其微小但持续的扰动。这种扰动,可以被高精度的磁力仪探测到。”
“理论可行,但实施困难。”“夜枭”分析,“需要将高灵敏度磁力仪带入雨林深处,进行网格式扫描,数据量巨大,且容易受到自然磁场波动和地下矿藏的干扰。需要长时间的基线测量和复杂的数据滤波。”
“如果……我们不需要自己进去扫描呢?”江誉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T国北部那片区域,是否有……官方的、或科研机构的地质或环境监测网络?比如,用于监测地震、山体滑坡或野生动物活动的传感器网络?这些网络可能会无意中记录到地磁数据?”
“夜枭”沉默了几秒钟,似乎在快速检索数据库。“有。T国矿产资源局和一所大学在那里有一个联合的地磁监测项目,用于研究地层结构。有大约十几个监测点,数据实时上传至公共科研服务器,但访问权限受限。”
“能搞到数据吗?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那个坐标区域的地磁记录?”
“可以尝试。需要绕过权限验证,但不能保证数据有足够的分辨率。”“夜枭”回答。
“尽力而为。同时,我们做两手准备。”江誉下定决心,“我会立刻动身前往东南亚。你继续远程支持,分析地磁数据,并设法搞到那片区域的高清卫星图(包括红外和多光谱)、地形图、甚至……当地非法武装活动的信息。我们要在‘蜂巢’意识到这个节点可能暴露之前,找到它!”
切断通讯,江誉立刻开始收拾行装。楚格这边的线索需要时间沉淀和分析,而“丛林服务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主动出击、可能直捣黄龙的绝佳机会。风险巨大,但回报可能更高。这不再是简单的侦察,而是一次真正的渗透和打击行动。
他预订了最早一趟从苏黎世飞往曼谷的航班,然后需要转乘小型飞机进入T国北部。一切身份和装备,都需要“夜枭”紧急准备。
就在他准备关闭电脑时,“夜枭”的新信息传来,内容让他瞳孔微缩:
“江誉,查询那个地磁监测项目时,有意外发现。该项目的一名T国籍首席技术顾问,在三个月前因‘登山意外’去世。而根据我检索到的、该顾问生前未公开的博客草稿,他在去世前一周,曾记录到其监测网络中某个位于边境附近的站点,出现持续的、无法用地质活动解释的微弱地磁噪声,他称之为‘幽灵脉冲’,并计划亲自前往核查。他的死亡时间,恰好在他计划出发的日期之后。”
又一场“意外”死亡?指向“丛林服务器”的“幽灵脉冲”?
江誉感到一股寒意沿着脊椎爬升。这个“丛林服务器”,不仅隐藏着“蜂巢”的通信秘密,周围似乎也萦绕着死亡的气息。它像一个沉睡在热带雨林深处的、布满荆棘的宝箱,引诱着探寻者,也吞噬着冒失的接近者。
但江誉没有退缩。阿亮的面容在他眼前一闪而过。无论是楚格湖的深水,还是东南亚的密林,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会追下去。
他合上电脑,将必要的装备装入行囊。新的征途,指向东方那片危机四伏的绿色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