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青瓦巷的晚风
本书标签: 现代 

雨声里的旧事

青瓦巷的晚风

入夏后的雨,总带着股突如其来的缠绵。

林微言这天在闻墨斋待得久了些,正帮着沈砚之把晒在院里的旧书往廊下搬,天边忽然滚过一声闷雷,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

“赶紧进来。”沈砚之拉着她的手腕往屋檐下躲,两人刚站定,瓢泼大雨就倾盆而下,砸在青石板上溅起半尺高的水花,整个巷子都笼罩在白茫茫的雨雾里。

林微言的手腕被他握着,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还有修书时磨出的薄茧。她心跳得厉害,偷偷抬眼看他,他却已经松开手,转身去关院门,白衬衫的后背上洇开了一小块深色的水痕。

“这雨下得真急。”林微言搓了搓发烫的手腕,没话找话地说。

沈砚之嗯了一声,从屋里搬出两张竹凳,又泡了壶热茶。茶香混着雨气飘过来,倒比平时多了几分暖意。两人并肩坐在屋檐下,听着雨声噼里啪啦地打在院墙上,倒有种难得的安宁。

“你以前……也常这样看雨吗?”林微言捧着热茶,看着雨帘里模糊的树影。

“嗯。”沈砚之望着院子里被雨水打湿的兰草,“小时候住在老宅,下雨的时候,祖父就会坐在窗边修书,我趴在旁边看,听着雨声和他穿线的声音,能待一下午。”

“你祖父一定很温柔吧?”林微言想象着那个画面,“会给你讲书里的故事吗?”

沈砚之的眼神柔和了些:“会。他讲得最多的,是年轻时在苏州画园林的事。说那里的雨和青瓦巷不一样,落在太湖石上是‘叮咚’响,落在荷叶上是‘沙沙’响,每种声音都能画出来。”

他说着,拿起桌边的铅笔,在一张废纸上画了起来。几笔就勾勒出一片荷叶,叶边垂着水珠,旁边用细线条画了雨丝,真的让人看出了不同的声响似的。

林微言看得入了迷:“那你怎么没学画画呢?你明明这么有天赋。”

沈砚之的笔顿了顿,纸页上留下一个浅浅的墨点。他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说:“后来……家里出了点事,就没再画了。”

林微言没再追问。她看得出来,这是他不愿提及的往事,像被雨水泡软的旧书,轻轻一碰就会散架。她换了个话题,说起自己学画的经历。

“我小时候特别调皮,总爱在墙上乱涂乱画。我妈说要送我去学钢琴,我哭着闹着不肯,非抱着画夹蹲在院子里画蚂蚁。”她笑着说,眼睛弯成了月牙,“后来老师说我对色彩敏感,就让我学了美术。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画出名堂,就是喜欢,拿起画笔就觉得踏实。”

沈砚之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的边缘。雨还在下,屋檐上的水流成了线,像一道透明的帘子,把院子和外面的世界隔开。

“上次给你的那本《青瓦巷草木记》,看得怎么样?”他忽然问。

“看了好几遍!”林微言眼睛一亮,“特别是那株紫菀,我找了好几天都没找到,你说它长在巷尾石阶缝里?”

“嗯,要等一场透雨之后才开。”沈砚之说,“以前祖父总说,紫菀最是倔强,石缝里的土那么少,也能扎根开花。”

林微言忽然想起自己画里的那些角落——被遗忘在墙角的野草,砖缝里钻出的青苔,还有闻墨斋院里那几盆不怎么起眼的兰草。原来他早就注意到,她画的从来都不只是光鲜的风景。

雨势渐渐小了,天边透出点微光。沈砚之起身去看那些被抢救回来的旧书,指尖拂过一页微微发潮的纸页,忽然轻声说:“我祖父的画,后来都散了。”

林微言愣了愣。

“文革的时候,家里被抄了,他的画被当成‘四旧’烧了大半,剩下的也不知道流落到哪里去了。”他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他到死都惦记着,说那些画里有他看过的雨,走过的桥,还有……没来得及画完的人。”

林微言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她看着沈砚之专注修书的侧脸,忽然明白他为什么守着这满院旧书了。他不是在修书,是在修补被时光打碎的记忆。

“沈砚之,”她轻声说,“以后……我帮你画吧。”

沈砚之抬起头,眼里带着疑惑。

“把你祖父没画完的,把你记得的,都画下来。”林微言迎着他的目光,认真地说,“青瓦巷的雨,苏州的荷叶,还有……所有你想留住的东西。”

沈砚之看着她,久久没有说话。雨停了,风从巷口吹进来,带着泥土的清新气息,掀动了他额前的碎发。他的眼底,像是落进了雨后天晴的光,亮得让人移不开眼。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轻轻“嗯”了一声,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

夕阳透过云层,给青瓦巷的屋顶镀上了一层金边。林微言看着沈砚之重新低下头,指尖的棉线穿过泛黄的纸页,一针一线,像在缝合一个漫长的梦。她知道,有些东西,从这个雨天开始,悄悄不一样了。

上一章 话中话外的影子 青瓦巷的晚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笔墨间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