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竹影药香里的流年
本书标签: 幻想 

第二章:竹筐里的暖

竹影药香里的流年

沈清辞的药铺开在村东头老槐树下,门板上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写着“清辞药铺”四个瘦金体。这日她正给药柜换标签,忽听门口传来竹篾碰撞的轻响,抬头便见萧玦抱着摞竹器站在门槛外,竹筐、竹篮、竹筛摆了一地,个个编得精巧,筐沿都缠着圈细竹丝,像镶了圈银边。

“李婶说……您这儿或许用得上。”他把个巴掌大的竹盒递过来,盒盖用竹丝编了朵蒲公英,风一吹似要飘起来,“装银针正好。”

沈清辞接过竹盒,指尖触到盒底的竹丝,竟微微发烫——想来是他一路揣在怀里焐的。她打开看,里面垫着层软布,大小正适合放银针,便取了串铜钱给他:“作价五文,多的不用找了。”

萧玦却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烤得金黄的山药饼:“俺娘给的方子,说加了茯苓,治咳嗽的。”他把饼往柜台上一放,转身就搬起竹器往李婶家走,竹筐碰撞的脆响里,藏着他没说出口的话——今早路过阿爷窗下,听见他咳得厉害。

沈清辞捏着山药饼,饼皮还温乎着。她想起阿爷今早咳得直捶床板,眼眶忽然有点热。药铺里的薄荷香混着饼的甜香,竟比往常多了些暖意。

傍晚收铺时,沈清辞刚锁上门,就见萧玦蹲在老槐树下编竹灯。竹篾在他手里转得飞快,转眼就成了个六角形的灯架,架上还缠着细如发丝的竹丝,隐约能看出是只展翅的鹤。“村里说今晚有灯会,”他抬头时,额角的汗滴在灯架上,晕开个小小的湿痕,“给您编个灯,夜里走夜路亮堂。”

她没拒绝,只是帮他扶着灯架:“竹丝太细,容易断。”指尖碰到他手背,烫得像揣了团火。萧玦的手猛地一颤,竹丝果然断了根,他慌忙去接,却把灯架碰倒在地上,鹤翅折了半只。

“俺笨手笨脚的。”他红着脸捡灯架,声音比蚊子还小。

沈清辞捡起断了的竹丝,忽然想起今早药柜里的甘草,被阳光晒得软乎乎的。她从药篓里摸出截桑白皮:“用这个缠竹丝,韧性好。”桑白皮是治咳嗽的药引,她本想留给阿爷煎药,此刻却觉得,缠在竹灯上也不错。

萧玦果然用桑白皮缠好了鹤翅,再看那灯架,白鹤仿佛衔着片云,翅尖垂着的桑白皮像挂着串月光。等他点亮灯芯,竹灯透过桑白皮映出淡淡的黄晕,把老槐树的影子拉得老长,像谁在地上铺了层金纱。

“阿爷说想喝你家的山药粥。”沈清辞提着竹灯往村西走,声音被风吹得轻轻的,“明早来家里熬?”

萧玦拎着灯架跟在后面,竹篾碰撞的声音忽然变得欢快:“俺、俺明早卯时就到!”

夜里的风带着山雾,竹灯的光晕里,沈清辞忽然发现灯架的鹤嘴里,竟用细竹丝编了颗小小的药丸,滚圆滚圆的,像极了她给阿爷配的止咳丸。她没说破,只是把灯提得更高些,让那团暖光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漫过青石板路上的浅浅水洼。

第二日卯时,沈清辞刚推开院门,就见萧玦蹲在灶台前,手里正搅着砂锅里的粥。山药的甜香混着茯苓的药香漫了满院,他额上沾着点面粉,像落了层早霜。“俺娘说……粥要顺时针搅,才稠得匀。”他抬头时,锅里的粥正冒着泡,映得他眼尾发红。

阿爷坐在廊下晒太阳,手里转着萧玦给编的竹球,球里藏着粒山楂籽,转起来沙沙响。“这后生,手巧心细,”阿爷眯着眼笑,“比后山的竹鼠还会钻人心窝子。”

沈清辞往粥里撒了把枸杞,忽然觉得,这春日的晨光里,药香和竹香缠在一起,竟比去年酿的梅子酒还要醉人。竹筐里的暖,原是藏在细篾缝里,一点点渗出来的。

上一章 第一章:青禾村的初遇 竹影药香里的流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雨夜里的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