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穿过悲戚的河流——一个农村女孩的二十年跋涉
本书标签: 现代  原创作品  原生家庭   

第六章:远方的声音与近处的阴影

穿过悲戚的河流——一个农村女孩的二十年跋涉

日子像田埂上的车轮,吱吱呀呀地碾过春夏秋冬。转眼,青木已是四年级的学生。

这年春天,班里像投进了两颗石子的池塘,荡开了不一样的涟漪。班里转来了两个学生,都是从外省回来的。一个是同村的哥哥,陆之昂;另一个,叫董铭。

他们和镇上的孩子都不一样,甚至和青木这样的乡下娃也不同。他们说话带着一点好听的、软软的腔调,穿着虽不崭新,却有种说不出的利落。最让青木这群本地孩子望尘莫及的,是他们的英语。当大家还在为二十六个字母和“Hello”的发音较劲时,陆之昂和董铭已经能读出整篇课文,那流利的语感,在青木听来,仿佛自带远方城市的光环。

陆之昂因为是同村,自然对青木多有照顾。青木捧着如同天书的英语课本,怯生生地去问他时,他总是耐心地重复,告诉她哪个音要轻,哪个音要翘起舌头。青木在他这里,算是磕磕绊绊地入了门。

而董铭,则是另一种存在。他比陆之昂更沉默一些,眉眼清秀,身上有种这里的孩子没有的安静。他的英语是班里最好的,老师也常常表扬他。青木对他,有一种遥远的、混杂着佩服和好奇的感觉。那时候还小,所谓的“喜欢”也只是懵懂的好感,远远谈不上其他,他们之间甚至没有说过几句话,更别提传纸条了。她只是会偷偷留意他回答问题的样子,觉得他念英语的声音特别好听。

这点朦胧的好感和对新知识的笨拙探索,是她灰扑扑的童年里,一抹来自远方的、鲜亮的颜色。

然而,现实的阴影,总能轻易覆盖这点微光。

父亲的病情在那年秋天急转直下。咳嗽变得更加剧烈和频繁,有时甚至会咳得喘不上气,脸色憋得骇人。家里的药味浓得化不开,母亲脸上的皱纹也像是在一夜之间深刻了许多。爷爷来过一次,站在院子里,看着病榻上的父亲,只是重重地叹气,反复念叨着“没个顶事的男丁,这日子怎么过”,留下一点微薄的钱,便再不多问。

家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终于,在一个青木放學回家的傍晚,她察觉到了家里的异样。灶台是冷的,母亲红肿着眼睛坐在堂屋,大姐青禾则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隐约传来压抑的、小兽般的呜咽声。

青木不知所措地站着。后来,她从二姐青苗带着愤懑和恐惧的叙述中,拼凑出了事情的轮廓:白天,有人从很远的一个村子来家里“相看”了。是母亲托了远房亲戚牵的线,对方是个比大姐大了十几岁的男人,据说人还算老实,家里条件尚可。母亲,几乎是默许了这门亲事。

“妈说……家里没个依靠,爸这样……她真的撑不住了……”青苗的声音带着哭腔,“他们说,那边愿意出彩礼……家里,家里需要这笔钱……”

青木如遭雷击,浑身冰凉。她看向大姐那扇紧闭的房门,里面是她从小依赖的、温柔沉默的姐姐。大姐青禾才刚上初二,她干活最麻利,最能吃苦,她哼的歌谣最好听。可现在,她就要被送到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嫁给一个几乎算是陌生的男人?

那一刻,课堂上刚刚学会的“A for Apple, B for Boy”显得如此轻飘无力。远方城市的好听英语,与眼前姐姐绝望的哭泣,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划开了一道深不见底的口子。

她隐约明白,有一条无形的、残酷的规则,正将她的家人推向命运的深渊。而她,必须更用力地抓住什么,才能避免坠落的命运。

上一章 第五章:冬日隔壁的灯火 穿过悲戚的河流——一个农村女孩的二十年跋涉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章:姐姐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