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朱志鑫的要求,第一次正式的调香沟通,安排在了他名下的一处私人公寓。理由是“环境更安静,适合专注”。苏新皓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硬着头皮前往。
公寓位于顶层,视野极佳,装修是极简的现代风格,冷色调为主,昂贵却缺乏生活气息,像一间精致的样板房,空气里弥漫着经久不散的、淡雅的雪松熏香,显然是朱志鑫信息素留下的痕迹。苏新皓踏入其中,感觉自己像一件被临时安置进来的旧家具,格格不入。
朱志鑫已经在了,他换了一身浅灰色的家居服,少了些商务场合的锐利,多了几分居家的松弛,但那份骨子里的矜贵与距离感并未减少。他示意苏新皓在宽敞的客厅沙发坐下,面前的水晶茶几上,已经摆放好了几本厚重的相册,以及一个古朴的沉香木盒。
“不用紧张,林先生。”朱志鑫似乎看出了他的拘谨,亲自为他倒了一杯温水,“今天只是随便聊聊,找找感觉。”
他的态度很随意,仿佛真的只是一次普通的客户沟通。但苏新皓不敢有丝毫松懈。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一支用了很久却保养得很好的钢笔,准备记录。
沟通的过程比苏新皓预想的要顺畅。朱志鑫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而是翻开了相册。照片里是一位气质温婉、眼神却带着一丝倔强的老人,年轻时的她穿着旗袍,站在舞台中央,光芒四射。
“我祖母,苏婉女士。”朱志鑫的声音平缓,带着一种罕见的温情,“她曾是沪上最有名的昆曲名伶之一,唱的《牡丹亭》尤其是一绝。”
他指着照片:“她最喜欢杜丽娘,说她是‘情之所钟,虽九死其犹未悔’。但她自己的人生……”朱志鑫顿了顿,指尖轻轻划过照片上祖母含笑的眼睛,“却为了家族,嫁给了我祖父,一个对她的事业毫无兴趣的商人。从此深宅大院,再没登过台。”
苏新皓静静地听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记下的不仅是关键词,更是一种感觉。他能想象那种才华被禁锢、梦想被折翼的痛苦,这与他自己的经历何其相似,只是境遇不同。
“她晚年时常一个人坐在花园的暖房里,摩挲着那些旧戏服和头面,一坐就是一下午。”朱志鑫打开那个沉香木盒,里面是几件色泽暗淡却依旧精美的点翠头饰和一方泛黄的真丝手帕,手帕上绣着几朵精致的兰花,似乎还残留着极淡的、混合了脂粉和旧时光的味道。
“她常说,她最怀念的,不是舞台上的掌声,而是后台那种味道——松香、刨花水、陈旧绸缎、还有她最爱用的,一种带着苦味的草药头油味。她说那味道让她觉得踏实,像是戏里戏外,她都是她自己。”
朱志鑫看向苏新皓:“我要的,不是一款‘好闻’的香水。而是一种能让人闻到,就能想起她,想起那种被时光打磨过的、坚韧又怅惘的气息。你能明白吗?”
苏新皓抬起头,第一次毫无避讳地迎上朱志鑫的目光。那一刻,他忘了彼此的身份差距,忘了自己的伪装,完全沉浸在了那个关于遗憾与坚守的故事里。
“我明白。”他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种自己都未察觉的坚定,“不是怀念,是……共鸣。是即使身处困顿,灵魂深处依然保留着对美好的那一点不灭的念想。”
朱志鑫深邃的眼眸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微微动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脆弱安静的年轻人,能如此精准地捕捉到他话语背后最深层的情绪。
“很好。”他点了点头,语气里多了一丝真正的认可,“那么,接下来就交给林先生了。需要任何原料或资料,随时联系我的助理。”
第一次沟通结束,苏新皓带着满脑子的灵感和沉甸甸的情绪离开了公寓。他坐在回程的公交车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第一次觉得,这个委托或许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他自己尘封的过往,也让他窥见了那个看似完美的Alpha,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柔软一角。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朱志鑫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那个清瘦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街角。他拿起苏新皓刚才用过的水杯,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着,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极淡的、不同于室内熏香的气息。
不是Omega信息素那种甜腻的诱惑,而是一种……清冽的、带着微苦药草和某种坚韧木质感的味道,有点像风雪中挺立的松柏,又有点像陈年的酒液开坛时那一瞬的凛冽。
很特别。
朱志鑫微微蹙眉,将杯子放下。他提醒自己,这只是一场交易。一个有趣的、嗅觉敏锐的Beta调香师,仅此而已。
(第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