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意欢和额娘用过了晚膳。瓜尔佳氏又仔细叮嘱了一遍选秀要注意的规矩。
“记住,去宫里后要小心言行,切不可轻易露出锋芒。要有礼有节,安分守己。”瓜尔佳氏言辞温柔。
意欢撒娇道:“额娘,您这些话,这几天听的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瓜尔佳氏笑骂道:“这会就开始嫌弃额娘啰嗦了?额娘不说了,乖乖去休息一会吧,一会丑时就要起身梳洗,卯时众秀女就要到顺贞门外等候。幸亏咱们府上离皇宫不远,你还能小憩片刻。”
丑时二刻,意欢顶着困意起身洗漱。她选了一件米白色的绣山水旗装,色调清雅,远远看去犹如一幅水墨画。长袖微微收拢,袖口处绣着流云图案,灵动飘逸。衣摆下方,一只仙鹤腾空而起,翅膀如风般舒展。
她梳着两把头,头上只簪着几朵浅绿绒花。
梳洗完毕,意欢就在额娘的目送下坐上马车,出发前往皇宫。
卯时刚过,意欢便抵达顺贞门。只见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秀女,纷繁的人群喧哗嘈杂,意欢感到有些不自在,便选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站立。她扫视四周,看到许多年轻女子穿着华丽、妆容精致,心中不禁有些怅然,心想着:乱花渐欲迷人眼。
忽然,来了一辆马车,马车上下来一位穿着玫红旗装的女子,这女子明眸皓齿,在人群中很是耀眼。只见几位格格立刻围了上去,热络地寒暄着。
意欢并未理会,低头默立,目光略微移开。
又过了一刻钟,就有嬷嬷出来按照名册招呼秀女们按次序排好,又高声说道:“秀女们请按次序排好,一会就有公公来领诸位去体元殿参见皇上,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
只见秀女们六人一组排好,跟着公公进入了皇宫。意欢也随着众人来到体元殿外。
终于,轮到意欢这一组。六位秀女进入殿内,站定于宽敞的殿堂中。意欢抬眼扫过高位上的三位尊贵人物——中间坐着神色严肃的皇帝,左侧是威仪的太后,右侧则是端庄的皇后娘娘。
琅嬅似乎注意到了意欢,轻轻地点了一下头。意欢连忙低下眼眸。
很快,伴随着一声高亢的声音:“正黄旗兵部左侍郎纳兰永寿之女,叶赫那拉氏,年十六。”
意欢心神一震,随即往前一步,单膝跪下,稳重地朗声道:“臣女叶赫那拉氏,参见皇上,太后,皇后娘娘。”她的声音清晰,既不轻浮也不沉闷,恰到好处。
太后看着意欢,目光轻轻扫过她的衣着与姿态,忍不住开口:“清水出芙蓉,装扮不似寻常格格只知装饰些花鸟之类的。”
琅嬅微微一笑,接话道:“皇额娘,这位格格的装扮虽简朴,却不失端庄和优雅。头上只用几朵绒花点缀,极有节俭之风。”
太后点点头:“嗯,确实不错。皇帝,您怎么看?”
弘历开口道:“抬起头来。”
意欢微微抬头,只是仍然低垂着眼眸。她的面容依旧如水,神色淡然,眉眼间无多余表情,显得十分谦和。
琅嬅注意到,弘历看到意欢的容颜时,眼中不禁闪过一丝亮色,似有不易察觉的微笑,便拿起帕子掩住嘴角的笑意。
皇帝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叶赫那拉氏,出身高贵,仪态端庄,留牌子。
一旁的太监高声唱道:“叶赫那拉氏,留牌子,赐香囊。”
意欢低下头,心中无喜无忧,静静地退下。
待到意欢回到府中,瓜尔佳氏忙出来迎接,从额娘的口中得知,府里早已接到意欢留牌子的消息。
意欢心中却是满满的不舍,知道不日便要进入宫中,心情有些沉重。没想到,几日后,宫中又传来新的旨意:此次选秀的秀女们特旨开恩,准许在家中过完年后,于正月十六入宫。
意欢听到这一消息,满心喜悦,随后才得知,这是皇后娘娘因知秀女入宫后难再见家人,心生不忍,特意上奏皇帝,向其请求得来的恩准。
“给皇额娘请安。” 弘历单膝跪下,恭敬地向太后请安。
太后微微一笑,温和地说道:“快起来,坐下吧。今日哀家宫里有新做的江南菜式,特邀皇帝来尝一尝。”
只见八仙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佳的江南美食,龙井虾仁、竹笋炖鸡、清炖蹄筋、银鱼蛋丝、蜜汁火方、鸳鸯蟹黄包、桂花糖藕、琥珀莲子……每一道都让人垂涎欲滴,令人不禁食欲大开。
母子二人默默用膳。
一刻钟后,太后停下筷子,漱口盥手,才开口道:“皇帝以为如何?”
弘历见太后停下,笑道:“很不错,有些菜做的比御膳房还好些,皇额娘这可是新来了个江南厨子?”
太后听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自顾自地说道:“皇帝吃的开怀,就是这些菜的福气了。哀家在这紫禁城里住了几十年了,吃腻了御厨的手艺,总想着能尝尝些新鲜的口味。”
弘历听后,心里微微一动,总觉得太后话里有话:“皇额娘若是喜欢,朕就让人在全国各地招揽些有名气的厨子入宫为皇额娘做膳食。”
太后轻轻笑了笑,摇了摇头:“皇帝的孝心哀家心领了。
只是这一来铺张浪费,哀家可不愿担这骂名;再者,外头招进来的人,终究不知根知底,使用起来总有些不放心。”
弘历正欲开口,太后却接着说道:“不过,哀家倒是能给你引荐一个人,今日的菜肴多半出自她的手。”说罢,太后招手示意福珈让人进来。
门口走进一位身着粉色汉人服饰的女子,步履轻盈,气质优雅。她轻轻下跪,恭声道:
“民女给太后娘娘、皇上请安。”
弘历少在宫中见到汉人打扮的女子,倒也眼前一亮。
太后笑道:“平身,抬起头来让皇帝看看。”
粉衣女子抬起头来,水灵灵的眼睛与弘历对视的瞬间,又羞涩地低下了头。
她的脸圆圆的,面颊红润,一双明亮的眼睛里仿佛藏着一汪温柔的湖泊,每当她微微低头或轻轻抬眼时,眼神中总是带着几分羞涩和纯真;笑时还会露出一对小酒窝,很是俏皮。
弘历被她这一举动逗得勾起嘴角:“叫什么名字。”
“陆沐萍,家父是太常寺少卿。”女子声音清柔,带着江南女子的温婉。
太后见弘历有了兴趣,笑着补充道:“陆氏是汉女,是不能参加选秀的。哀家喜欢这个孩子,圆脸圆眼,是有福之相。
又做的一手好菜,不如就让她在皇帝身边做个御前宫女,侍候皇帝吧。”
弘历沉吟片刻:“既是皇额娘举荐,只做一名宫女可惜了。你父亲又是四品京官,就封为常在吧。”
陆沐萍愣了一下,太后给了她一个眼色,立刻明白过来,急忙跪下谢恩。
长春宫内,琅嬅得了消息,心想太后在这个时间安插新人,怕不是想在秀女入宫之前陆氏能得了恩宠。就吩咐道:“着人去把永和宫侧殿打扫出来,玫嫔爱热闹,让陆常在住过去正好。”
永和宫的玫嫔听闻皇上新封的常在竟是太后亲自举荐之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若有所思地站在窗前,低声自语:“皇后又将人安排在永和宫,不知道是不是皇上已经有所察觉。”
她摇了摇头,继续思索着:宫中就这么几处居所,其他地方本就要留给新秀女,或许这只是巧合。这永和宫就我自己住着,平时一个人也无聊的紧,只希望陆氏是个热络的人。
“俗云,你去准备些点心,等陆常在搬进来了,我们过去瞧瞧。”白蕊姬吩咐侍女,心想着一定要和陆常在打好关系,宫中太过寂寥,若能有个有趣的人作伴,也许会让这无聊的宫廷生活增添一些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