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明宫遗梦:我是朱元璋
本书标签: 穿越 

第四章 军粮危机

明宫遗梦:我是朱元璋

朱元璋刚把帐篷门帘放下,指尖还沾着土坡上的草屑,就听见外头传来粗重的靴声——像钝刀砍在木板上,一下比一下急。他抄起炕头的刀,刀身“嗡”地撞在布幔上,震落几点烛火。门帘被猛地掀开,张彪带着二十个士兵挤进来,长枪尖上的铁芒映得他左眉骨的疤泛着青白:“朱元璋,少帅有令,查通元细作!”

朱元璋把刀插回鞘里,慢腾腾摸出郭子兴赐的鎏金牌——那是濠州军的“通行符”,正面刻着“郭”字,背面嵌着片碎玉。他把令牌往张彪鼻尖前一递,声音冷得像营外的霜:“营规第三十二条,查校级军官需持帅令。少帅的令箭,比义父的金牌还管用?”张彪的喉结动了动,眼角瞥见朱元璋袖口的血迹——那是埋尸体时蹭的,还没干透。

就在张彪要发作时,帐篷外突然炸起徐达的嗓门:“朱百户!俺来学那‘三才阵’嘞!”话音未落,徐达就撞进来,破草帽歪戴在头上,左手攥着根削得溜尖的木枪,枪尖还沾着草屑。他扫了眼满屋子的士兵,浓眉皱成两道墨痕:“张百户,你们堵这儿干啥?俺跟朱百户约好的,误了时辰可别怪俺抢你排头!”

张彪的脸青得像腌透的咸菜,狠踹了脚门槛:“撤!”士兵们鱼贯而出,靴底碾得地面的泥渣乱飞。徐达捡起掉在地上的破草帽,拍了拍上面的土:“俺刚才在伙房听老张说,张彪要找你麻烦——俺就抄近路跑来了。”他的手指蹭过草帽上的破洞,左手的缺口像个被岁月咬过的印子。朱元璋把草帽往他手里塞:“晚上来我这儿,留了枣泥窝窝头——马姑娘亲手揉的。”徐达的眼睛亮得像星子,挠着头笑:“中!俺准能闻着味儿来。”

等徐达的脚步声远了,朱元璋瘫坐在土炕上,摸出怀里的半块手表。表盘上的裂痕里还嵌着现代的灰尘,他用指甲抠了抠,灰尘没掉,倒把指尖戳得生疼。窗外的风卷着黄沙拍在帐篷上,像有人在敲一面破鼓。桌上的账本被吹得哗哗翻页,最后停在“三月入库”那页——墨迹歪歪扭扭的,像蚯蚓爬在糙纸上。

门帘又被轻轻掀开,马秀英的靛蓝襦裙先探进来, followed by她右耳后那颗朱砂痣——在烛光下泛着柔润的红。她怀里抱着个粗布包,布料上还沾着灶灰:“我熬了姜茶,加了两颗红枣。”她把布包解开,陶碗里的姜香一下子涌出来,冲散了帐篷里的土腥味。朱元璋接过喝了一口,辣得舌尖发麻,却暖得胸口发疼:“多谢马姑娘。”

马秀英坐在对面的木凳上,手指摩挲着账本的边缘——那本子是用旧宣纸订的,页边卷着毛:“早上我去粮仓盘货,发现上个月的米数对不上。本该进三百石,账本上只写了二百五十石,损耗倒填了三十石。”她翻开账本,指尖点着几行字,指甲盖儿泛着淡粉:“你看这墨迹——前几页是松烟墨,这几页是油烟墨,是最近才添的。”

朱元璋凑过去,鼻尖差点碰到她的发顶——她用皂角洗的头,有股清苦的香。他想起现代的复式记账法,从怀里摸出根炭笔,在纸上画了个T字,左边写“入库”,右边写“出库”,把账本上的数目一一填进去。马秀英的眼睛睁得圆圆的:“这是什么法子?比单式账清楚十倍!”朱元璋指着T字的缺口:“你看,入库三百,出库二百八十,剩下的二十石哪儿去了?损耗不可能这么多——是有人把米倒腾出去了。”

马秀英的手指绞着帕子上的缠枝莲:“是张彪的人。前天我看见他手下王三往营外搬粮袋,说是给少帅送‘孝敬’。”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像落在纸页上的灰尘:“要是军粮断了,营里的士兵得哗变——上次元军围城,就是因为断粮,三个队的人跑了一半。”

朱元璋摸着下巴上的胡茬,左眉骨的疤跳了跳:“明天我去见义父,说要调五十石米去定远——定远的义军跟元军拼了三天,粮道断了。你让小桃去伙房传消息,就说义父要亲自查粮库的账。”他看向马秀英,嘴角扯出点笑:“贪粮的人准得慌,晚上肯定会去转移剩下的米。到时候,咱们抓个现行。”

马秀英的眼睛亮起来,像浸了水的墨:“我这就去让小桃准备——晚上给你带两个枣泥窝窝头,多加两把糖。”她站起来整理襦裙,朱砂痣在烛光下闪着微光,像颗坠在耳边的星子。朱元璋看着她的背影,突然喊了一声:“马姑娘——”

马秀英停住脚步,回头:“怎么了?”

“小心点。”朱元璋说,“别让郭天叙的人盯上。”

马秀英笑了,露出小虎牙:“放心,我带了把剪刀——藏在裙裾里,能扎穿三层布。”她掀开门帘走出去,风卷着她的笑声进来,裹着灶灰的暖香,绕着朱元璋的手腕打圈。

晚上的风更冷了,朱元璋和徐达缩在粮仓后面的草料堆里,草屑钻进领口,痒得人直咧嘴。徐达攥着木枪,枪尖插在地上,像根钉进黑夜的筷子。他的破草帽盖在脸上,只露出沾着草屑的额头:“俺刚才看见王三鬼鬼祟祟往粮仓走,背的布包比平常大两倍。”朱元璋摸着怀里的半块手表,表盘上的数字早已模糊,却还能摸到裂痕里的现代灰尘:“再等等——等他动手。”

约莫过了两刻钟,粮仓的门“吱呀”一声开了。王三的身影晃出来,背上的布包压得他腰弯成虾米,嘴里还念叨着:“少帅说的,把剩下的二十石都运去庄子——”话没说完,徐达的木枪已经戳在他后腰上,枪尖的寒气透过布衫渗进去:“王三,你背的啥?”

王三的脸瞬间白成纸,布包“啪嗒”掉在地上,米粒子滚得满地都是——雪白雪白的,比营里士兵吃的糠窝窝金贵十倍。朱元璋从草料堆后走出来,身后跟着马秀英和四个郭子兴的亲兵:“王三,这米是给少帅的‘孝敬’?还是给元军的‘投名状’?”

王三“扑通”跪下来,膝盖砸得地面的泥溅起来:“是少帅让俺干的!他说等军粮断了,就说是你贪污的——朱百户,俺是被逼的!”朱元璋弯腰捡起一把米,指缝里漏下去的米粒在月光下闪着光:“把他带去找义父。”亲兵架着王三走了,他的哭喊声像被掐住脖子的鸡,飘得很远很远。

等人群散了,马秀英蹲下来捡地上的米,指尖沾着米糠:“这些米能救二十个士兵的命。”她的睫毛上沾着草屑,朱砂痣在月光下泛着柔润的红。朱元璋帮她捡起一粒米,放在她手心里:“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了——等我们离开濠州,去定远,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

徐达挠着头,把破草帽戴正:“定远?俺听人说那儿的土地肥得流油,种啥长啥。”他的左手攥着木枪,缺口处沾着米糠,像个被岁月吻过的记号。朱元璋摸着怀里的半块手表,想起现代的实验室——那里有恒温箱,有显微镜,有沈雨桐的笑声。但现在,他更在意眼前的人:马秀英的朱砂痣,徐达的破草帽,地上的米粒子。

风卷着黄沙吹过来,掀动马秀英的襦裙。朱元璋忽然笑了,声音很低,却像块烧红的铁:“对——我们去定远,建自己的营,种自己的粮,再也不用受郭天叙的气。”马秀英仰起头,月亮刚好爬上她的肩头,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和朱元璋的影子叠在一起。

远处传来巡夜的梆子声,三下,很沉。徐达扛起木枪,破草帽歪在头上:“俺去巡营了——要是有啥动静,俺喊一嗓子,整个东营都能听见。”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粗布衫在风里晃,像株倔强的茅草。

朱元璋摸着马秀英的手背,她的手很凉,却很软。他从怀里掏出半块手表,放在她手心里:“这是我家乡的东西——等我们到了定远,我给你讲它的故事。”马秀英摩挲着表盘上的裂痕,眼睛里映着月亮:“好——我等着。”

帐篷里的烛光还亮着,照在地上的米粒子上,像撒了把碎银。朱元璋望着天上的月亮,还是现代的那轮,却照在古代的土地上。他握紧马秀英的手,指尖传来她的温度——那是真实的,鲜活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温度。

本章完

上一章 第三章 徐达其人 明宫遗梦:我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 智斗富庶乡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