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弦外之知
本书标签: 校园  校园双男主 

堡垒之下

弦外之知

第六章:堡垒之下

周序只缺席了三天就返校了。

他回归得悄无声息,依旧是那个一丝不苟、冷静自持的优等生。脸色恢复了平时的白皙,眼底的青影也已褪去,仿佛那天在沙发上虚弱睡去的人只是陈响的幻觉。他没有提起发烧的事,陈响也默契地没有问。但有些东西确实不一样了——周序偶尔会极其自然地将多出来的一份竞赛模拟题推到陈响桌上,言简意赅:“这套题的角度,你可能会有思路。”

这种被默认纳入对方“数据共享”体系的感觉,让陈响心里有点微妙的受用。

这天放学,物理竞赛小组进行第一次团队集训,为即将到来的市级团体赛做准备。小组除了周序和陈响,还有林霏,以及一个名叫赵强的男生。赵强是个典型的“努力型”选手,功底扎实,但思维不够活络,对周序有种近乎崇拜的信服。

集训地点在学校的小会议室。当陈响和周序前后脚进去时,发现里面除了刘老师、林霏和赵强,还坐着一位气质卓绝的中年女性。

她穿着剪裁合体的米白色套装,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妆容精致,姿态端庄。看到周序进来,她微微颔首,眼神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错辨的审视感,目光随后落到陈响身上,短暂停留,带着礼貌的探究。

“周序来了。”刘老师笑着介绍,“这位是周序的母亲,杨教授。杨教授刚好有空,来关心一下我们的集训情况。”

周序走到他母亲身边的座位坐下,背脊挺得比平时更直,喊了一声“妈”,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陈响瞬间明白了周序身上那种超越年龄的严谨和秩序感从何而来。这位杨教授,就像周序的成人版、完成体,将理性与优雅融合得天衣无缝,却也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无形地笼罩着周序。

“阿姨好。”林霏落落大方地打招呼,显然不是第一次见面。

赵强有些紧张地跟着问好。陈响也含糊地应了一声。

杨教授微笑着回应,语气温和却自带距离:“你们好,打扰了。我只是旁听,不用在意我。”她的存在,却让整个会议室的气压都低了几分。

集训开始,刘老师下发了一套模拟团队协作题,要求四人分工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涉及力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需要良好的统筹和沟通。

周序几乎是立刻进入了指挥官角色。“林霏,你负责第一部分力学分析,这是你的强项。赵强,计算部分交给你,注意单位换算。陈响,”他看向陈响,顿了顿,“你负责最后部分的开放性设计,需要跳出常规思路。”

分工明确,效率至上。林霏和赵强毫无异议,立刻执行。

陈响看着分配给自己的部分,那确实是他擅长且感兴趣的。但周序那种不容置疑的、仿佛在部署作战计划般的口吻,以及旁边杨教授那带着审视意味的、若有若无的目光,让他心里那点叛逆的苗头又冒了出来。

“为什么一定是这个顺序?”陈响开口,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所有人看过来,“开放性设计需要建立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但如果前面的结论本身就有局限性呢?我觉得,可以先有一个大致的、突破性的框架构想,再反过来指导前面的具体分析和计算,效率可能更高。”

这是他那套“撑杆跳”理论的延伸。

周序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没有可靠的数据支撑,框架构想是空中楼阁,容易偏离方向,浪费时间。”他的语气依旧平稳,但带着一种基于经验的绝对自信。

“但至少能保证方向是创新的,而不是在一条老路上走到黑!”陈响反驳。

林霏抬起头,看了看陈响,又看了看周序,打圆场道:“陈响的想法也有道理,或许我们可以先快速头脑风暴一下?”

赵强则有些无措地看着周序,显然以周序马首是瞻。

“竞赛不是艺术创作,稳定性比冒险更重要。”周序的声音冷了一度,像是在陈述一个物理定律。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僵持。空气中仿佛有看不见的弦在绷紧。

这时,一直沉默旁观的杨教授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发出清脆的磕碰声。她看向周序,语气温和依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小序,团队协作,需要倾听。这位同学的想法,虽然非常规,但或许内含我们惯性思维所忽略的钥匙。不妨试试他的方法,控制好时间即可。”

她的话像一道最终的裁决。周序抿紧了嘴唇,下颌线绷紧了一瞬,随即松开。他没有再看母亲,也没有看陈响,只是垂下眼,盯着面前的题目,低声说:“好。按陈响说的流程,尝试十分钟。”

尝试的结果并不理想。陈响的框架过于天马行空,缺乏 immediate 的数据锚点,十分钟过去,团队进度几乎为零。最终,他们还是回到了周序最初的方案,紧赶慢赶,才在时限内勉强完成。

集训结束,气氛有些沉闷。

杨教授站起身,对刘老师客气地道别,然后走到周序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思路很清晰,决策也很果断。保持住。”她又看向其他三人,尤其是目光在陈响身上多停留了一瞬,依旧保持着完美的微笑:“各位同学也辛苦了,期待你们的好消息。”

她离开后,会议室里那股无形的压力才骤然消失。

林霏和赵强收拾东西先走了。周序沉默地整理着自己的笔记,速度比平时慢。

陈响看着他紧绷的侧脸,心里那点因为被否定而产生的不快,渐渐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取代。他看到了周序在母亲绝对权威下的服从与压抑,也看到了他那套赖以生存的“秩序法则”被挑战时的固执与……或许,还有一丝不被理解的孤立?

“喂,”陈响用笔帽戳了戳周序的手臂,“那个……刚才我的方法,是有点想当然了。”

周序整理的动作停住,抬起头,有些意外地看着他。

陈响挠了挠头:“不过,你妈……气场真强。”

周序移开目光,继续整理笔记,声音很低,几乎听不见:“她只是希望一切都在最优轨道上运行。”

包括你。陈响在心里默默接了一句。

他看着周序,此刻的周序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学神,更像一个背负着沉重期望,不得不将自己禁锢在“最优解”牢笼里的少年。那座他曾经想要挑战的“白色堡垒”,原来内部也充满了无形的规训与压力。

而他自己,刚才似乎无意中,成了那压力的一部分,也成了窥见堡垒内部真实风景的……第一个人。

上一章 绝对理性的温室 弦外之知最新章节 下一章 咖啡馆、模糊滤镜与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