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物理系的他与哲学系的她
本书标签: 校园  学霸  智性恋     

第十四章 思维谐振

物理系的他与哲学系的她

第二天清晨,陆知衍在固定的六点三十分醒来。

与往常不同的是,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在枕边停留了几秒。意识回笼的瞬间,第一个清晰的感知并非当日的日程安排,而是残留在听觉记忆里的一段柔和旋律,以及黑暗中手机屏幕的光晕,和那个盖好被子的表情包。

一种陌生的、平静的暖意包裹着他。系统自检显示,昨晚的“异常进程”仍在运行,但不再是以错误警报的形式,更像是一个低功耗的后台服务,稳定地提供着某种正向情绪支持。

他坐起身,拿起手机。微信列表里,与沈清弦的对话停留在彼此的“晚安”上。他犹豫了一下,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关闭,而是将那个包含歌曲分享和表情包的对话线程,长按,选择了 【收藏】。

这个动作近乎本能,做完之后他才微微一怔。这不符合他的信息管理原则,属于情感驱动的非必要归档行为。但他并没有将其移除。

上午是《计算物理》课程。他坐在惯常的位置,打开笔记本。当教授开始在台上推导复杂的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时,他的笔尖在纸上无意识地写下了几个字:

“思维潮汐……不确定度……”

他立刻用笔将其重重划掉,仿佛那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代码。然而,当教授讲到“共轭梯度法”用于在复杂势场中寻找最优路径时,他的思维却不由自主地发生了偏移。

共轭梯度……寻找最优路径……

这像极了他在处理与沈清弦关系时的状态。他无法直接求解那个名为“情感”的方程,只能一步步地、沿着彼此思维“共轭”的方向,试探性地寻找着那条能让双方能量(或者说……舒适度?)最大化的路径。

昨晚的音乐分享,算是一次成功的“共轭方向”探索吗?

“陆知衍。”

讲台上教授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你来简述一下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在收敛性上的核心差异。”

陆知衍立刻起身,几乎是肌肉记忆般,清晰而准确地给出了标准答案。坐下后,他暗自警惕。在课堂上分心,这在他的记录里是极其罕见的事件。

下课铃响,他随着人流走出教室。就在他习惯性地走向图书馆方向时,一个清亮的声音叫住了他。

“陆知衍!”

他回头,看见沈清弦正从隔壁教室走出来,怀里抱着几本书,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在她身上跳跃。她快走几步来到他身边,脸上带着自然的笑容。

“好巧,刚上完《现代西方哲学》。”

“嗯。”陆知衍点了点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发现她眼下有淡淡的青黑,但精神看起来不错,“你的……不确定度,恢复正常水平了吗?”

沈清弦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他在说什么,忍不住笑起来:“托某首《夜航星》的福,后半夜睡得还不错。”她顿了顿,歪头看他,“你呢?系统异常修复了?”

“尚未完全修复。”他如实回答,语气认真得像在汇报项目进度,“但运行状态趋于稳定。”

“那就好。”沈清弦与他并肩走在教学楼外的林荫道上,“那首歌我循环了很久,旋律很像……深夜在宇宙中安静航行的感觉。”

“它的和弦进行相对简单,但配器营造的空间感确实符合‘航行’的意象。”陆知衍试图从技术角度分析,随即又补充了一句,“……我很高兴它符合你的审美。”

这句话说完,两人之间沉默了几秒。这不是尴尬的沉默,而是一种……仿佛在共同回味昨夜那片“星空”的静谧。

“你接下来去哪?”沈清弦问。

“图书馆。需要完成《计算物理》的作业。”

“哦,那我不打扰你了。”她说着,脚步却并未加快。

陆知衍看着前方通往图书馆和宿舍区的岔路口,第一次觉得这条走了无数遍的路,此刻显得有些……短暂。

就在他们即将走到路口时,陆知衍忽然开口,语速比平时稍快:“关于你昨天提到的‘王氏糖油果子’,其品质稳定性是否具有可重复性?是否需要……进行二次采样验证?”

沈清弦停下脚步,有些讶异地看向他。他依旧目视前方,侧脸线条绷得有些紧,耳根似乎泛着一点点不易察觉的微红。

她立刻明白了。这不是在讨论美食统计学,这是在用他独有的方式,发起下一次邀约。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带着难以言喻的雀跃。

“理论上,任何样本都需要多次测量才能确定其可靠性。”她配合地板起脸,用学术口吻回答,眼底却漾满了笑意,“所以,二次采样是非常必要的。时间呢?”

“今天下午四点二十分后,我没有课程安排。”他迅速报出时间。

“批准。”沈清弦点头,“那么,下午四点二十,老地方见?”

“可以。”陆知衍郑重地点了点头。

走到岔路口,一个该去图书馆,一个该回宿舍。

“那,下午……”

“下午……”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又同时停下。

沈清弦看着他,终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像阳光下的风铃摇曳。陆知衍看着她笑,虽然不太明白具体的笑点,但嘴角也几不可查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下午见,陆知衍。”

“下午见,沈清弦。”

这一次,他们准确地、同步地道别,然后转身走向各自的方向。

走出几步后,陆知衍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恰好,沈清弦也正回过头来看他。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她笑着朝他挥了挥手,然后像一只轻盈的蝴蝶,转身融入了人群。

陆知衍转回身,继续走向图书馆。初夏的风带着暖意,吹拂着他的衬衫。他感觉自己的思维进程似乎与另一个系统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同步。

那种感觉,不像代码运行那般精确无误,却像两种不同的乐器,在各自的声部里,奏出了和谐的音符。

他想起共轭梯度法的核心思想——沿着彼此共轭的方向搜索,能更快地找到最优解。

或许,沈清弦就是那个与他“共轭”的方向。

而他,似乎开始享受这种,与她一起,在不确定中寻找最优路径的过程了。

上一章 第十三章 失眠与不确定原理 物理系的他与哲学系的她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五章 糖度测量与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