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穿越种田:带娃暴富气哭极品婆婆
本书标签: 古代  我在古代发家致富  穿越架空 

立威之后,潜心发展

穿越种田:带娃暴富气哭极品婆婆

晨光刺破云层,将苏家村从夜的沉寂中唤醒。村尾那场惊心动魄的公审,余波仍在村子上空回荡。王老太被抬回家后便一病不起,苏老大则如同霜打的茄子,在村民鄙夷的目光中,灰溜溜地将五百文赔偿钱送到了苏青瑶家门口,连门都没敢进,放下钱就跑了。

那五百文钱,苏青瑶收下了,这是她应得的赔偿,也是她立威的见证。她用这笔钱,请了村里的木匠,将破损的门窗彻底修葺加固,换上了结实的新门栓,还在院墙周围插上了一些削尖的竹片,虽不能完全防住有心人,但至少能起到警示和拖延的作用。

经此一役,苏青瑶在村里的地位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再无人敢将她视为那个可以随意欺凌的懦弱寡妇。人们看她的眼神里,多了敬畏,多了认可,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钦佩。一个能逼得恶婆婆当众晕厥、让混不吝的大伯哥低头赔钱的妇人,谁敢小觑?

连带着,念安和念溪在村里的处境也好了许多。之前孤立念安的孩子,被自家大人严厉告诫,不敢再放肆,甚至有些人家还主动让自家孩子与念安交好。念溪脸上也多了孩童应有的无忧无虑的笑容。

外部环境暂时安定下来,苏青瑶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自身的发展上。她深知,一时的胜利依靠的是勇气和计谋,长久的安宁则需要坚实的根基——那就是财富和能力。

空间种植全面升级。 她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十亩黑土地被精心规划,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四亩用于轮作各种时令蔬菜,确保供应酒楼和药铺的稳定需求;三亩专门种植需求量大的主食作物,如高产玉米和土豆,除了售卖,她也开始有意识地储存,以备不时之需;剩下三亩,则被她开辟为药圃,小心翼翼地将之前发芽的人参、当归苗移栽过来,同时新增了【黄芪】、【枸杞】等常见药材。所有作物都用灵泉水灌溉,长势惊人。尤其是那片药圃,郁郁葱葱,药香隐隐,假以时日,价值不可估量。

咸菜作坊初具雏形。 随着需求增加,单靠她一人腌制已力不从心。她将之前收购野菜的那两户最老实本分的人家(在谣言风波中虽动摇但未落井下石)发展为固定供应商,由他们负责野菜的初步清洗和晾晒。她自己则专注于核心的调料配制和最后腌制环节,关键的灵泉水和特殊“香草”粉末由她亲自添加,牢牢掌握着核心技术。她在院子里搭了个简易的草棚,专门用于咸菜的发酵和储存,一个小小的家庭作坊已见雏形。

自身实力悄然提升。 苏青瑶没有忘记那晚的惊险。她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这具身体。每日清晨,趁着孩子们还未醒,她便在院中练习那套“简化太极”,动作舒缓却能让全身气血通畅。她还用灵泉水长期调理身体,原本瘦弱的身躯渐渐丰润起来,气色红润,肌肤也细腻了不少,举手投足间,竟隐隐透出一种不同于寻常村妇的沉静气度。柴刀就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她甚至私下里练习过几次劈砍,只为在危急时刻能多一分自保之力。

日子就在这种忙碌而充实中悄然滑过。苏青瑶每隔几日便往返于村镇之间,空间出产的优质蔬菜和风味独特的咸菜让她在镇上的生意越发稳固,收入也稳定增长。她不再仅仅满足于摆摊,开始与张婶、李掌柜探讨更稳定的供货契约。

这一日,她从镇上回来,除了惯例的米面粮油,还带回了几本蒙学书籍和一套不错的文房四宝。她将书籍和文具郑重地交给念安。

“念安,好好读书。娘不求你将来必定金榜题名,但求你能明事理,知是非,将来无论做什么,都能挺直腰杆做人。”苏青瑶看着儿子清澈的眼睛,语重心长。

念安用力点头,小手珍惜地抚摸着崭新的书页,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苏青瑶又拿出一块柔软的细棉布和几色丝线,对好奇凑过来的念溪柔声道:“念溪,娘教你绣花好不好?女孩子家,学点手艺,总是好的。”

她开始有计划地培养两个孩子,不仅让他们吃饱穿暖,更要赋予他们立足未来的能力和品格。

夕阳的余晖将小院染成温暖的金色。灶间飘出饭菜的香气,念安在窗前摇头晃脑地念着《三字经》,念溪则笨拙地拿着针线,在母亲指导下绣着一片歪歪扭扭的叶子。苏青瑶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宁静与力量。

立威之后,是潜心的发展与积累。她像一棵经历过风雨的树,将根系更深地扎入土壤,汲取养分,默默生长,等待着枝繁叶茂、荫庇一方的那一天。她知道,王老太的怨恨或许并未消散,未来的路也可能还有坎坷,但她已无所畏惧。

上一章 公审恶邻,人心向背 穿越种田:带娃暴富气哭极品婆婆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产业雏形,名动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