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絮止君归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小说  女频     

第十三章 绿兮衣兮

絮止君归

回到京城时,已是深秋。

侯府的门依旧朱红,门前的石狮子依旧威严,只是落了层薄尘,像蒙了层化不开的愁绪。封之絮站在门外,望着那熟悉的匾额,竟有些恍惚——不过一年多的光景,再回来,却恍如隔世。

管家见她回来,先是一惊,随即老泪纵横:“夫人,您可回来了!侯爷他……”

“不必提他。”封之絮打断他,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死水,“把西跨院收拾出来,我住那里。”

西跨院是她未嫁时在公主府住的院子格局,当年周宜君特意让人照着原样复刻,说让她在侯府也能住得舒心。如今想来,那些精心的布置,倒像是一场讽刺。

她住进西跨院,将自己关了起来。每日除了看书,便是对着窗前那丛早已枯萎的兰草发呆。母亲和外祖父来看过她几次,见她形容憔悴,欲言又止,终究只是叹息着留下些补品,嘱咐下人好生照料。

京中的流言从未断过。有人说镇北侯在北境拥兵自重,与蛮族私通;有人说侯夫人被侯爷弃了,才独自回了京城;更有人说,当初镇北侯能大败蛮族,本就是与对方演的一场戏,如今不过是露出了真面目。

封之絮从不理会。那些流言像刀子,捅在心上,久了,也就麻木了。她只是常常在夜里惊醒,梦见北境的风雪,梦见断崖下他倒在她怀里的模样,梦见他说“有你在真好”时的温柔,然后猛地坐起,对着空荡荡的房间,泪流满面。

一日,她整理旧物,翻出一件他的绿袍。那是他刚晋封镇北侯时,她亲手为他缝制的,用的是江南上好的云锦,针脚细密,袖口还绣着几株兰草。她记得他穿上时笑着说:“还是之絮的手艺好,比宫里的绣娘强多了。”

她将绿袍展开,放在膝上,指尖抚过那些熟悉的针脚,仿佛还能摸到他穿着时的温度。《诗经》里说“绿兮衣兮,绿衣黄里”,说的是睹物思人,念及旧情。原来真的会这样,一件旧衣,便能勾起满心的酸楚。

“夫人,宫里来人了,说皇后娘娘请您过去一趟。”挽月走进来,低声道。

封之絮将绿袍叠好,放回箱底,压上厚厚的衣物,像是要将那些翻涌的情绪也一并压住。“知道了,备车吧。”

凤仪宫的景象,与她离开时并无二致。只是皇后的鬓边,又添了些白发。见她进来,皇后屏退了左右,拉着她的手,轻声道:“苦了你了。”

封之絮低下头,没说话。

“北境的事,老大人都告诉我了。”皇后叹了口气,“周宜君他……怕是真的迷了心窍。他与蛮族私通的证据,已经送到了陛下案前。”

封之絮的手猛地一颤:“陛下……会如何处置他?”

“陛下念他往日功勋,还在犹豫。”皇后看着她,“但朝中大臣弹劾的奏折,已经堆成了山。之絮,你是他的妻子,若你能去劝劝他,让他回头……”

“劝不回了。”封之絮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疲惫,“他心里,北境比什么都重要,包括我,包括他自己。”

皇后沉默了。良久,才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他托人送来的,说是给你的。”

封之絮接过信,指尖冰凉。信封上是他熟悉的字迹,苍劲有力,却透着一丝潦草。她捏着信封,迟迟没有拆开。她怕,怕里面的内容,会彻底碾碎她最后一点念想。

回到侯府,已是深夜。她坐在灯下,看着那封信,看了很久,终于还是拆开了。

信上只有寥寥数语:

“之絮,见字如面。北境苦寒,非你久留之地,回京城,是为你好。绿袍若旧了,便扔了吧,不必再念。我此生,许是回不去了。勿念。”

没有解释,没有道歉,只有一句冰冷的“勿念”。

封之絮将信纸捏在手心,直到它被揉得不成样子。泪水滴在信纸上,晕开了墨迹,也晕开了她眼底最后一点光亮。

她走到箱边,取出那件绿袍,搭在烛火上。火苗舔舐着锦缎,迅速蔓延开来,映着她苍白的脸。兰草的绣纹在火中卷曲、发黑,最终化为灰烬。

就像他们的过往,再美好,也终究成了灰烬。

绿兮衣兮,如今衣已成灰,情,也该断了。

她看着火焰渐渐熄灭,站起身,走到窗前。天边的月亮很圆,却冷得像冰。她想起很久很久以前,他在赏花宴上说,要带她去看北境的星空。

原来,有些承诺,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兑现。

而她,也该放下了。

上一章 第十二章 不思其反 絮止君归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心之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