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夜是在深夜子时出现的。
工坊内早已下工,只有几盏长明灯在甬道壁上投下摇曳的光晕。林朔还在案前核对明日要试制的轻型骑弩草图,炭笔在皮纸上沙沙作响。他需要一种既能保持“破甲弩”部分威力,又足够轻便、适合骑兵在马背上快速装填发射的新设计。这涉及更精密的省力机构和材料减重,难度不小。
轻微的脚步声自身后响起时,林朔悚然一惊,猛地回头。楚夜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站在他身后丈许外,玄色常服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他身后没有跟着赫连锋,也没有任何随从。
“少主?”林朔放下炭笔,起身行礼,心脏因这突如其来的造访而急跳。深夜独自前来,绝非寻常巡视。
楚夜的目光掠过摊满图纸的木案,在那些标注着尺寸和受力分析的草稿上停留一瞬,随即落到林朔脸上。“进展如何?”他问得直接,声音在空旷的工坊里显得格外清晰。
“回少主,‘破甲弩’日产已稳定在三具,质量可控。轻型骑弩的图样初步完成,正在核算关键部件强度。”林朔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指向案上图纸,“难点在于保证威力的同时减轻重量,尤其是弩臂和上弦机构。”
楚夜走近,修长的手指拂过皮纸上勾勒的弩机分解图,指尖在一个偏心轮省力结构上点了点。“这个想法,从何而来?”
林朔心头一紧。这结构借鉴了前世的滑轮组原理,与此世常见的杠杆结构迥异。“属下……平日喜欢琢磨些机括巧件,偶有所得。觉得用此轮轴,或可四两拨千斤。”他答得谨慎。
楚夜未置可否,目光移向旁边一堆废弃的试制品残件,其中几根弩臂因材料或结构问题已断裂。“失败几次了?”
“骑弩版本,大的结构改动试了七次,细节调整不计其数。”林朔如实回答。在楚夜面前,隐瞒毫无意义。
“七次……”楚夜重复了一遍,听不出情绪。他转身,走向工坊深处堆放材料的地方,随手拿起一块边角料,是那种暗红色的“火纹钢”碎料。“用此物试过弩臂核心夹层么?”
林朔一怔,随即眼中闪过思索的光芒:“火纹钢性脆,单独做弩臂易裂,但若只作核心夹层,外包韧木……或许能兼顾强度与韧性?少主明见,属下未曾想到此法!”这确实是一个跳出他原有思路的巧妙切入点。
楚夜将碎料丢回原处,语气平淡:“材料是死的,人是活的。知其性,方能尽其用。”他踱步到一座静默的锻炉前,炉膛内还有未燃尽的炭火余烬,映得他侧脸轮廓分明,“西凌不缺能工巧匠,缺的是敢想、并且能想对方向的人。”
他再次看向林朔,目光深邃:“给你一个月。不是要你造出完美的骑弩,是要看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材料、人手,随你调用。但若方向错了,或是一个月后拿不出像样的东西……”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弩械司,可以换个更‘稳妥’的司正。”
压力如山般压下。一个月,找到“可行的路”,这比直接要求成品更考验人的眼光和判断力。
“属下明白。”林朔沉声应道,感觉后背已有冷汗渗出。
楚夜不再多言,转身欲走。经过林朔身边时,脚步微顿,并未看他,却有一句低语飘入耳中,轻得几乎像是幻觉:“工坊里,眼睛很多。用好该用的人,防着该防的人。”
话音落下,人已消失在工坊门口的黑暗中,如来时一般突兀。
林朔僵在原地,过了好几息,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楚夜最后那句话,像冰锥刺进他心里。他不仅知道工坊的进度,更清楚内部的复杂!这是在提醒,还是在警告?
他走到案前,看着那张未完成的骑弩草图,楚夜指尖点过的那个偏心轮结构格外醒目。这次夜访,看似询问进度,实则是一次更深入的审视和点拨。楚夜展现出的不仅是对技术的敏锐直觉,更有一种洞悉人心的冷酷。
一个月……找到正确的路。
林朔吹熄油灯,工坊陷入黑暗,只有天窗透下的微弱星光。他站在黑暗中,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有些过快的心跳。楚夜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又像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但不知为何,一种被逼到绝境后反而生出的倔强,在他心底慢慢滋长。
他重新点燃油灯,拿起炭笔,在草图的空白处,快速写下一行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数字。那是几种关键材料的性能参数和可能的组合方式。楚夜给了他一个方向,也给了他更大的压力。但他林朔,最擅长的,就是在压力下,从绝境中找出路。
夜还很长。工坊内,炭笔划过皮纸的声音,再次轻轻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