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风波平息后,李御史被打入天牢,严刑审讯之下,终于松了口。这日午后,大理寺卿亲自登门,将一份供词递到花似锦手中,神色凝重
大理寺卿镇国公,李御史招了,他此次弹劾您,是受了安远王的指使。
花似锦安远王?
花似锦接过供词,眉头紧锁。安远王是皇帝的弟弟,手握一方兵权,素来与太子不和,此前二皇子谋反,他虽未明着参与,却也暗中纵容部下观望,没想到竟会在此时跳出来针对自己。
谢润馨端来茶水,闻言心中一动
谢润馨安远王与废丞相素有往来,当年我父亲冤案,会不会也与他有关?
这话提醒了花似锦,他重新翻看李御史的供词,目光落在“废丞相之子曾赠予安远王一份密档”这句话上,眸色一沉
花似锦大理寺卿,烦请转告陛下,臣恳请彻查安远王与废丞相的勾结之事,或许能挖出更多秘密。
大理寺卿点头应允,匆匆离去。花似锦将供词拍在桌上,语气冰冷
花似锦看来,当年谢伯父的冤案,绝非丞相一人所为,安远王定是背后推手之一!
谢润馨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袖,眼中满是急切与隐忍
谢润馨这么多年了,终于有线索了……
父亲的冤屈是她心头的刺,如今终于有机会彻底拔除,她怎能不激动。
花似锦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
花似锦你放心,这次我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还谢伯父一个彻底的清白。
接下来几日,花似锦一边处理军务,一边暗中派人调查安远王与废丞相的过往交集。暗卫不负所望,很快便传来消息:安远王当年为了积累财富,与废丞相合谋,诬陷谢润馨的父亲私吞军饷、通敌叛国,实则是为了侵占谢家掌控的江南盐场。那份所谓的“密档”,正是当年他们合谋的证据,也是构陷谢父的关键。
更令人震惊的是,暗卫在追查过程中,意外抓获了一名当年参与伪造证据的旧吏。此人如今已是垂垂老矣,被关押在京郊的一处隐秘宅院,显然是被安远王灭口前的最后棋子。
花似锦亲自提审了这名旧吏。昏暗的牢房中,旧吏面对花似锦的质问,起初还百般抵赖,直到花似锦拿出李御史的供词和安远王与废丞相往来的书信,他才终于崩溃,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当年的真相。
“是安远王和丞相逼我的……”旧吏声泪俱下,“谢大人是忠臣啊!他发现了安远王私贩私盐、克扣军饷的罪证,想要上奏陛下,却被他们先一步诬陷……那些通敌的书信、私吞军饷的账目,全是我们伪造的!”
谢润馨躲在屏风后,听着旧吏的供述,泪水无声滑落。多年的委屈、隐忍在这一刻彻底爆发,父亲的清白终于得以证实,可那些逝去的岁月、枉死的亲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花似锦看着屏风后微微颤抖的身影,心中满是疼惜,却也更加坚定了惩治罪人的决心。他命人将旧吏的供词记录在案,签字画押,随后立刻进宫,将所有证据呈给皇帝。
御书房内,皇帝看着那份沉甸甸的证据,脸色铁青,手中的朱笔重重地拍在案上
皇帝好一个安远王!朕竟养了这么一个狼心狗肺的弟弟!
他当即下令,将安远王召回京城,打入天牢,彻查其罪行。
消息传回国公府,谢润馨捧着父亲的灵位,泪如雨下
谢润馨爹,女儿终于为您洗刷冤屈了……您可以安息了……
花似锦站在她身后,轻轻为她披上披风,无声地陪伴着她。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亮了她脸上的泪痕,也照亮了两人紧握的双手。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安远王被擒后,其党羽在京中掀起轩然大波,暗中散布谣言,称花似锦公报私仇、构陷亲王,甚至联络了部分边将,意图逼宫施压。
这日,花似锦正在军营部署防备,副将匆匆来报
副将将军,安远王的世子带人围攻大理寺,想要劫狱!
花似锦脸色骤变,立刻下令
花似锦备马!随我去大理寺!
一场新的危机,再次袭来。安远王世子的劫狱行动,不仅是为了救回安远王,更是想销毁所有证据,彻底掩盖当年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