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心术与心声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晨光与处方

心术与心声

回到办公室,距离早交班还有两个小时。我却毫无睡意,冲了一杯浓咖啡,靠在椅背上,任由咖啡因刺激着疲惫的神经。电脑屏幕上还停留在张真源的电子病历界面,那串陌生的身份证号和他广为人知的面孔形成一种奇特的割裂感。在医院系统里,他只是一个编号,一个病例;但在现实世界,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明日的头条。

我回想起他梦中那句模糊的呓语。“不要……散……别走……” 这不像是因为车祸惊吓产生的梦魇,更像是一种深埋心底的、持续性的焦虑。偶像团体出身,经历巅峰与解散,转型期的压力,公众的审视……这些因素叠加,足以构成心理问题的温床。我的心理学背景让我无法忽视这些信号。或许,额角的伤口只是表象。

早交班后,我照例去查房。走到张真源的VIP病房门口,果然看到王姐和两个助理模样的人站在外面,低声交谈着,脸色凝重。

“林医生,早。”王姐看到我,立刻迎上来,眼下有着明显的乌青,“我们正在商量演唱会的事情……公司那边的压力很大。”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但立场并未改变:“他的CT结果良好,这是好消息。但脑震荡的静养至关重要。我可以允许他今天下午情况稳定后出院,但出院后必须严格遵守医嘱:绝对静养一周,包括但不限于卧床休息、避免阅读、看电视、使用手机电脑等任何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一周后复查,根据恢复情况再决定后续安排。”

王姐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结:“一周?完全静养?这……林医生,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们这个行业,停工一周,意味着很多合约、排练都要调整,损失……”

“王女士,”我打断她,语气平和却坚定,“我理解您的难处。但我的职责是确保我的病人最大程度的康复。脑震荡若处理不当,可能留下长期后遗症,如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甚至影响情绪控制。您希望他未来几十年都被这些困扰,还是希望他用一周的彻底休息,换一个健康的未来?”

我的话让王姐沉默了。她看着我的眼睛,似乎在权衡利弊。

这时,病房门从里面被拉开。张真源已经醒了,靠坐在床头。他换上了干净的病号服,额头的纱布在白炽灯下有些刺眼。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清明了些许,看到我们,他微微颔首:“王姐,林医生,早。”

他的声音比昨夜有力了一些,但依然带着疲惫。

“感觉怎么样?还有头晕恶心吗?”我走进病房,例行公事地询问,同时观察着他的瞳孔和面色。

“好多了,头还有点昏沉,但不晕了。”他回答得很配合,目光却若有若无地扫过我胸前的工牌,上面清晰地印着“林知意 主治医师 外科/心理科”。

“心理科?”他轻声重复了一句,带着一丝好奇。

“嗯。”我简单应道,没有多做解释,继续检查他的伤口,“伤口没有红肿渗出,恢复得不错。”我拿出医嘱单,一边写一边说:“你的情况可以下午出院。但出院后,有几条注意事项必须遵守。”我将刚才对王姐说的话又对他重复了一遍,语气不容置疑。

他安静地听着,没有像一般明星那样表现出不耐烦或讨价还价,只是在我提到“避免情绪激动”时,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

“也就是说,我接下来一周,最好的活动就是躺着,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他总结道,语气里带着点无奈的调侃。

“理论上是的。”我放下笔,看向他,“这对你来说,可能比连续开三场演唱会还难。”

他微微一怔,随即笑了,是那种很浅、但抵达了眼底的笑,让他整张脸都明亮起来:“林医生很了解我们这行啊。”

“观察所得。”我避开了他话语中细微的试探,将写好的医嘱递给他,“这是出院指导和处方。口服药主要是营养神经和缓解轻微头痛的,务必按时服用。另外,”我顿了顿,从白大褂的口袋里拿出一张普通的白色名片,上面只有我的名字和医院总机转心理科的号码,“如果……在这一周里,你觉得情绪上有什么不适,比如特别焦虑、无法放松、或者睡眠困难,可以打这个电话。当然,希望你用不到。”

这张名片,是我基于他梦呓和职业特性做出的、超出外科医生职责范围的决定。既是职业敏感,也是一种……我自己也说不清的关切。

张真源看着那张朴素的名片,没有立刻接过。他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几秒,那目光里有审视,有惊讶,或许还有一丝被看穿般的微妙情绪。病房里安静了片刻,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噪音。

最终,他伸出手,用没有受伤的那只手接过了名片,指尖不经意地擦过我的掌心,带来一丝微凉的触感。他将名片仔细地收进病号服的口袋,抬起头,眼神恢复了之前的温和与礼貌:“谢谢林医生,费心了。”

他的反应很得体,但我能感觉到那层礼貌下的疏离。明星的职业病,习惯性地保护自己。这很正常。

“好好休息,下午护士会来帮你办理出院手续。”我公事公办地点点头,转身离开了病房。

下午,我正在进行一台阑尾炎切除手术,专注而高效。当最后一个切口缝合完毕,我摘下口罩和手套,护士长走进来,低声说:“林医生,VIP病房那位张先生出院了,他托护士转交给你这个。”

护士长递过来一个简约而精致的白色信封。

我有些意外,接过信封,拆开。里面没有卡片,只有一张黑色的、质地特殊的卡片,上面用烫金的字体印着一行数字和一个签名——“张真源”,签名旁还画了一个小小的、简单的笑脸。没有抬头,没有落款。

这显然是他的私人联系方式。与我所给的、需要通过总机转接的办公室号码不同,这张卡片代表的是直达他个人的通道。

我捏着这张卡片,心情有些复杂。这可以理解为病人对医生的感谢和信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基于他身份的特殊“回礼”,甚至可能隐含着未来若有需要(尤其是心理方面)可以直接联系他的意味。但无论如何,这都超出了普通的医患关系。

我将卡片塞进白大褂口袋,继续投入工作。直到深夜下班,回到我位于医院附近那间冷清得只有医学书籍和模型的公寓时,我才再次拿出那张卡片。

城市的霓虹透过窗户,在卡片上投下变幻的光影。我打开手机,点开音乐软件,第一次,主动在搜索栏输入了“张真源”三个字。

他的歌声流淌出来,是不同于他说话时的清冷声线,充满了情感和力量,或深情,或激昂。我听着他的歌,看着MV里那个在舞台上光芒四射、掌控全场的他,又想起昨夜手术台上那个苍白脆弱、梦中呓语的他,以及今天白天那个礼貌温和却带着疏离感的他。

哪一个,才是更真实的张真源?或者,这些都是他,只是不同侧面。

而我和他,一个是试图用手术刀和心理量表剖析人性、修复创伤的医生,一个是活在聚光灯下、需要不断向外展示完美形象的明星。我们的世界本该平行。

但那张写着私人号码的黑色卡片,以及我主动递出的心理科名片,像两条偶然交叉的线,在这个清晨,悄然连接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

我知道,作为他的医生,我的职责在下午他出院那一刻就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但某种预感告诉我,我们的交集,或许才刚刚开始。而下一个联系的契机,会是因为他额头上需要复查的伤口,还是……其他更深层的原因?

我关掉音乐,将那张黑色卡片放进了书桌抽屉的深处,与我的听诊器和一些重要的证件放在一起。然后,我拿起一本最新的外科学期刊,试图将那个身影从脑海中驱散。

夜还很长,而明天,医院里还会有新的病人,新的手术,新的生死故事。我的生活,终究要回归它固有的、理性而冷静的轨道。

作者大家多多评论

作者谢谢大家

作者可能写的不太好

作者请见谅

上一章 急诊室外的星光 心术与心声最新章节 下一章 深夜的来电与失控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