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林澈来自一个南方小城,父亲是金融机构中层职员,母亲是的图书管理员。他的世界是由颜料、书籍和父母细水长流的爱构筑的,简单、安静,甚至有些过于规律。考上这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对他而言是闯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新世界。他依旧穿着洗得柔软的旧毛衣,背着画板,穿梭在人群里,像一滴误入油彩的水,清澈,却也格格不入。
暗恋的起点:
那是一个寻常的午后,林澈为了采风,坐在人来人往的广场角落写生。一个穿着玩偶服发传单的人,大概是中暑,踉跄了一下,笨重的头套歪了,露出下面一张疲惫苍老的脸。周围人流如织,却无人驻足。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走了过去。
是江寻。
他没有立刻递上矿泉水或钱财,而是极其自然地接过了那个沉重的玩偶头套,轻松地套在自己头上,并对那位明显愣住的中年人说:“叔,我去那边树荫下发,凉快。您坐这儿歇半小时。”
他顶着那个可笑的、与他一身高定穿搭极不相称的玩偶头套,站在烈日下,向来往行人发放传单,动作依旧洒脱,甚至带着点玩世不恭的优雅,仿佛他不是在发传单,而是在进行某种行为艺术。
没有人知道头套下是那个风云人物江寻。
但林澈看见了。他看见了江寻走过去时眼里的平静,看见了他在接过头套时那份不着痕迹的尊重。
那一刻,林澈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他笔下原本勾勒的建筑线条乱了,纸上不自觉描摹出的,是那个在烈日下顶着玩偶头套的、模糊却无比耀眼的身影。他迷恋的,从来不是江寻众星捧月的光环,而是那光环之下,不为人知的温柔与棱角。
从那天起,林澈的素描本里,多了一个秘密。他像一个贪婪的收藏家,偷偷收集着江寻的每一个碎片:他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瞬间,他在图书馆窗边凝神阅读的侧影,他和朋友说笑时微微扬起的下巴……他用无数根线条,试图固定住那个午后带给他的惊雷般的震动。
他深知自己与江寻世界的云泥之别,所以只敢让这份感情,存活于无声的素描纸之上。
江寻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家族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他从小见识的是谈判桌上的刀光剑影,酒会里的虚与委蛇。他所拥有的一切,似乎都明码标价,包括周围人的“爱”与“友善”。他习惯用漫不经心的笑容和时尚品味作为盔甲,游刃有余地应对这个世界,也疏离地观察着这个世界。
“看见”林澈:
江寻很早就注意到了林澈。在美院那群或个性张扬、或刻意颓废的学生里,这个总是安安静静、穿着素净毛衣的男孩,干净得像一张全新的画布。
真正让他产生兴趣的,是几次“偶然”的发现。
他在图书馆的角落,看到过林澈落在桌上的速写本——画的不是静物,是窗外枝头跳跃的麻雀,线条灵动,充满生命感。
他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听过林澈发言,声音不大,但关于某个古典画派技法的见解一针见血,眼神专注而清澈。
这个男孩,和他身边那些追逐潮牌、讨论跑车的人都不一样。林澈像是一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小动物,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某种纯粹的东西。
而那个雨天,画册散落,江寻看到画纸上那个不同于平日公众形象的、更加松弛真实的自己时,他瞬间就明白了。
那些“偶遇”,那些偷偷的凝视,不是普通的崇拜。
这是一种笨拙的、小心翼翼的,却也因此而显得无比珍贵的靠近。
林澈的暗恋,在江寻看来,像一泓未经污染的泉水,映照着他早已厌倦的虚伪世界。他并不急于戳破,反而带着一种欣赏和探究的心态,享受着这场安静的、由林澈发起的“追逐”。他想看看,这只敏感的小兔子,究竟能为了他,鼓起多大的勇气。
他们一个在仰望,一个在俯就,却都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世界里缺失的那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