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年初一·年夜饭与红包
时间:接第五章,晚上
地点:彩虹中国人家,餐厅
人物:全体家庭成员
厨房里的烟火气越来越浓,阵阵诱人的香气霸道地钻出,盖过了客厅里干果的甜香,宣告着一天中最隆重的时刻即将到来。
“开饭啦——”红外线端着最后一道热气腾腾的炖鸡从厨房走出来,红姑娘跟在她身后,手里是一盘碧绿的炒青菜。
蓝先生第一个冲到餐桌前,伸长脖子一看,小脸顿时垮了下来:“啊?怎么还是中午那些菜?鱼、肉、饺子……不就是把中午的剩菜热了热嘛!”他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失望。
话一出口,餐桌边的气氛微妙地凝滞了一下。
玫外线立刻飞快地瞟了一眼坐在主位上的岳父右黑。只见右黑依旧沉默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放在膝盖上的手,指节似乎微微绷紧了。玫外线心里一紧,赶紧轻轻拍了一下蓝先生的后脑勺,语气带着一种刻意的轻松:
“小孩子懂什么!这叫‘年年有余’!年夜饭就是要把丰盛的饭菜留到下一顿,预示着我们家一年到头都有吃有喝,富足有余!这是一种传统,一种……嗯……美好的寓意,不需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创新!”
他这番话,明显是顺着右黑可能在意的那种“老规矩”说的,试图化解蓝先生无心之言可能带来的尴尬。
“哎呀我的天呐!”
突然,一声带着浓重山东口音的感叹洪亮地响起,瞬间打破了那点微妙的紧张。只见左白爷爷——玫外线的父亲,满脸红光,激动地拍了一下大腿:
“一来到你们家,这年味儿一下子就上来喽!”他环顾着这满桌的菜肴,和围坐在一起的儿孙,眼里满是欣慰和怀念,“可惜呀那昨天没赶到,那票抢的就看谁手速快!提前一个月就开抢,七点开始发放,你晚了一步,等到19:01的时候就什么都莫有喽!哈哈!”
尽管左白爷爷一家去黑龙江旅游并住了多时,但他爽朗的笑声仍然感染了大家,气氛重新活跃起来。
“不过没关系!”左白爷爷大手一挥,“那么我就在你们家多住几天,啊!好好感受感受这北京城的年味儿!”
他这话一出,玫外线脸上刚刚堆起的笑容瞬间僵了一下,心里飞快地计算着家里的房间:主卧是他们夫妻俩,孩子们各一间,客房给了岳父岳母……他立刻接口,语气带着点“识趣”的无奈:“爸,妈,你们安心住!我……我睡沙发就行,沙发宽敞!”
大人们都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连一直沉默的右黑爷爷,嘴角似乎也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好了好了,先吃饭,菜要凉了。”红外线发话,大家纷纷动筷。
这顿年夜饭,就在这略显混乱却又无比真实的温馨中进行了下去。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都是家里熟悉的味道,充满了团聚的满足。
酒足饭饱,茶几被收拾干净。最重要的仪式来了。
四位老人互相看了一眼,笑眯眯地各自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厚厚的红包。
“来,孩子们,排好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压岁钱喽!”右白奶奶温柔地招呼着。
孩子们,连平时最沉稳的青先生和最疏离的绿先生,此刻都规规矩矩地站成一排,脸上带着期待和一丝羞涩。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他们依次走到四位老人面前,说着吉祥话,接过红包。
轮到一直没什么表情的右黑爷爷了。令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只是严肃地递过去,而是看着走到他面前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停顿一下,那双平时不怒自威的眼睛里,此刻竟流露出一种罕见的、近乎慈祥的光芒。
他给青先生时,低声说了句:“长大了,是家里的大小伙子了。”
给红姑娘时,语气柔和:“姑娘越来越懂事了。”
就连给蓝先生时,也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头,把红包塞进他手里,并没有再多责备他之前的失言。
当最小的玫姑娘也拿到红包后,右黑爷爷看着眼前齐刷刷的孙辈,深深地吸了口气,仿佛将某种沉重的情绪压了下去,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清晰可见的、带着释然和慰藉的笑容。
这一刻,仿佛旧年的所有疲惫和风霜,都被这满堂的儿孙和手中的红包驱散了。年的意义,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具体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