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道精准笼罩而下的金色阳光,以及阳光中咯咯欢笑、宛如金童降世的七阿哥永琮,彻底击碎了“妖星冲撞中宫”的谎言。广场之上,惊呼、跪拜、窃窃私语之声不绝于耳,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对沐浴在神迹般光辉中的母子身上,充满了敬畏与狂热。
弘历大步从龙椅上走下,来到琅嬅身边,他先是难以置信地看了看天空那束仿佛有生命的光柱,又低头看向琅嬅怀中笑容灿烂的幼子,最后目光落在琅嬅沉静雍容的脸上。震惊、狂喜、疑虑、后怕……种种情绪在他眼中交织,最终化为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
“天佑大清!天佑吾儿!”弘历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永琮的小脸,孩子笑得更加开心,挥舞着小手抓住了他的手指。这一刻,什么星象示警,什么中宫失德,在这“神迹”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太后的脸色在金光映照下,显得异常灰败。她手中的香烛几乎要握不住,精心策划的“天兆”攻势,不仅被轻易化解,反而成了对手宣扬祥瑞、稳固地位的垫脚石!她死死盯着琅嬅,那眼神冰冷刺骨,仿佛要将她生吞活剥。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看似一直处于守势的皇后,竟有如此逆天的手段,能引动天象?!
琅嬅迎着太后几乎要喷出火的目光,微微屈膝,语气平和依旧:“皇额娘,看来上天亦知臣妾与永琮冤屈,特降下祥瑞,以正视听。祈福之心虽诚,但天意已明,还请皇额娘保重凤体。”
她的话语,谦恭有礼,却像一记无声的耳光,狠狠扇在太后脸上。
太后胸口剧烈起伏,强压下喉头的腥甜,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皇后……真是好福气!”说罢,再也无法维持镇定,拂袖转身,在徐嬷嬷的搀扶下,几乎有些踉跄地离开了广场。
祈福仪式,就在这极具戏剧性的反转中,仓促收场。
“七阿哥引动金光,天降祥瑞”的消息,以比“妖星”更快的速度传遍了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迅速蔓延至前朝民间。富察皇后贤德,七阿哥乃祥瑞之兆的说法甚嚣尘上,彻底压倒了之前不利的流言。弘历对永琮的喜爱更是达到了顶峰,几乎日日都要来看望,对琅嬅也愈发倚重信赖,之前的禁足令自然形同虚设。
琅嬅并未被这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她知道,太后经此一挫,绝不会善罢甘休,反而可能因为计划失败而变得更加危险和不可预测。那串据说“非祥”、“噬主”的凤血珊瑚珠,始终是她心头的一根刺。
她必须趁势追击,进一步削弱太后的势力,并找到那串珊瑚珠的秘密。
她首先将目标对准了慈宁宫的徐嬷嬷。此人是太后最得用的臂助,知道太多秘密,更是连接太后与外界(如大觉寺、可能存在的其他前朝势力)的关键节点。若能撬开她的嘴,或许能获得决定性的证据。
然而,徐嬷嬷深居慈宁宫,是太后的心腹,动她极为困难。直接拿人,没有确凿罪名,无异于与太后彻底撕破脸,目前时机尚未成熟。
琅嬅将目光投向了宫外。她通过傅恒,动用一切力量,深入调查徐嬷嬷的家族背景,尤其是她那“意外”身亡的兄长,前太医院徐副院判的详细情况,希望能找到徐家的其他后人或知情人,作为突破口。
同时,她也没有放松对永琮的保护。长春宫被守得如同铁桶,所有饮食用度皆经过最严格的检查。那枚被铅盒封存的黑色长命锁,她也让系统进行了深度分析,希望能从中找到制作它的工匠或者能量来源的线索。
【分析完成:目标物品“锁魂黑锁”制作工艺涉及前朝宫廷秘法,核心材料“陨阴铁”产于西南苗疆,经手人线索指向已故端太妃及前内务府造办处匠作太监刘三宝。刘三宝于雍正十二年因“过失”被贬黜出宫,后下落不明。】
刘三宝!又一个关键的名字!琅嬅立刻吩咐下去,全力追查这个刘三宝的下落。
就在琅嬅暗中发力之时,太后那边果然有了新的动作。只是这一次,她的手段更加隐晦,也更加令人心惊。
几日后的一个清晨,慈宁宫突然传出消息——太后凤体违和,病倒了!据说是那日祈福仪式后,回宫便感染风寒,一病不起,且病情来势汹汹,太医院几位院判轮番诊治,皆束手无策,只道是“忧思过度,邪风入体,药石罔效”。
消息传到长春宫,琅嬅正在教永琮认字。闻言,她执笔的手微微一顿。
病了?还病得如此蹊跷?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祈福失败、颜面尽失之后病倒?而且连太医都“束手无策”?
这绝不寻常。
“可知具体症状?”琅嬅问前来禀报的素练。
“听慈宁宫传出的消息,说是太后娘娘高热不退,时而昏睡,时而呓语,手腕上那串凤血珊瑚珠……似乎颜色都黯淡了许多,太后娘娘昏沉中仍紧紧抓着,不许人碰。”
高热?呓语?珊瑚珠黯淡?
琅嬅立刻想起了端太妃手札上那八个字——“凤血……非祥……锁魂……噬主”!
难道……这就是反噬的开始?!
太后动用那珊瑚珠的力量行阴私之事(比如之前的星象操控,或许还有其他),如今计划失败,遭到了力量的反噬?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能窥探太后秘密,甚至……拿到那串珊瑚珠的机会!
但同样,这也可能是一个陷阱。太后故意装病,引她前去探视,然后在慈宁宫设下圈套?
去,还是不去?
琅嬅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风险与机遇并存,她必须去!
“备轿,去慈宁宫。”她站起身,“另外,去请皇上,就说太后娘娘病重,臣妾心中不安,恳请皇上一同前往探视。”
她要拉着弘历一起去!有皇帝在场,就算太后有什么阴谋,也不敢轻易发动。
慈宁宫内,药味浓郁,气氛压抑。太后躺在凤榻之上,面色潮红,双目紧闭,呼吸急促,果然是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样。徐嬷嬷跪在榻边,不停地用湿毛巾擦拭太后的额头,眼中满是真实的焦急与恐惧。
弘历和琅嬅赶到时,看到的就是这番景象。弘历显然也吓了一跳,快步走到榻前,连声呼唤:“皇额娘!皇额娘!”
太后毫无反应,只是口中发出模糊的呓语,细听之下,似乎是“……不是我……是她们逼我的……景仁宫……孩子……”
弘历脸色微变,景仁宫?又是景仁宫!
琅嬅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担忧之色,目光则飞快地扫过太后紧紧攥在手中的那串凤血珊瑚珠。在【真实之眼】下,那手钏此刻光华内敛,甚至隐隐透出一丝灰败之气,其中蕴含的能量极其不稳定,时而暴戾,时而沉寂,确实像是失去了控制。
看来,反噬是真的!
她不动声色地靠近一些,【痕迹强化】的能力让她能更清晰地感知到那手钏散发出的能量波动——那是一种混合了龙气、怨念、以及某种古老契约的复杂力量,充满了不祥。
就在这时,太后忽然猛地抽搐了一下,抓着珊瑚珠的手无力地松开,那串珠子眼看就要滑落床榻!
几乎是本能,站在榻边的徐嬷嬷和琅嬅同时伸手去接!
徐嬷嬷是忠心护主,而琅嬅……她想要近距离接触,甚至拿到这串珠子!
两只手在空中交错,几乎同时触碰到了那串犹带着太后体温的凤血珊瑚珠!
在指尖接触到珠串的一刹那,琅嬅脑海中“轰”的一声,一股庞大而混乱、充满了不甘、怨恨与恐惧的记忆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顺着那珠串作为媒介,强行涌入她的脑海!
那是……太后深藏心底、绝不示人的记忆?!
与此同时,徐嬷嬷接触到珠串后,却是脸色剧变,仿佛被毒蛇咬了一口般猛地缩回手,惊恐地看着那串珠子,又看看昏迷的太后,最后看向琅嬅,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诡异的解脱?
琅嬅强忍着脑海中被强行塞入记忆的胀痛和晕眩,紧紧攥住了那串暂时无主的凤血珊瑚珠。
珠子入手冰凉,那股混乱的记忆流更加清晰。
她看到了……年轻的太后,如何在景仁宫娘娘的安胎药中,亲手放下了“朱颜改”……看到了她如何与端太妃密谋……看到了她腕上这串珊瑚珠,如何在一场隐秘的祭祀中,被赋予了“锁魂”、“聚运”的邪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