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灵珠为何蒙尘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哪吒同人  戬吒cp 

第四章:三字经里稚声朗,案头墨香裹暖阳

灵珠为何蒙尘

陈塘关的晨雾,总带着海的潮气,缠在私塾的槐树枝桠上,像笼了层淡青色的纱。

哪吒背着布包走进启蒙堂时,王小胖已经坐在石凳上啃包子了。包子是肉馅的,油汁顺着他的嘴角往下流,看见哪吒,他忙把剩下的半个塞给对方:“我爹刚蒸的,给你留的!”

哪吒摆了摆手,从布包里掏出块桂花糕:“我吃这个。”他怀里的雪球探出头,嗅了嗅包子的香味,又缩了回去——它只爱啃哪吒带的小米。

张老先生抱着书走进院子时,孩子们已经坐好了。他把书放在讲台上,戒尺轻轻敲了敲桌面:“今日我们学《三字经》,这是启蒙的根本,要字字记牢。”

哪吒立刻坐直了身子。这几日他越发喜欢私塾的课,尤其是老先生讲的故事——昨天说“昔孟母,择邻处”,他回家还缠着殷夫人问“孟母是谁”,殷夫人笑着给他讲了孟母三迁的事,他听得眼睛都亮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张老先生的声音温厚,像泡开的老茶,“这句话是说,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后来的习惯不同,才渐渐有了差别。”

孩子们跟着念,声音参差不齐,像檐下的风铃被风吹得乱响。哪吒念得最认真,小眉头微微皱着,嘴唇一张一合,额心的朱砂痣随着动作轻轻晃。王小胖念着念着就走了神,盯着院子里的蚂蚁搬家,被张老先生用戒尺敲了下手心,才慌慌张张地跟上。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张老先生接着讲,“要是不好好教导,本性就会改变,教育最要紧的是专心。”他看向哪吒,“哪吒,你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哪吒站起来,手心有点出汗,声音却很清楚:“就是说,要是不教孩子,孩子的好本性就会变,教的时候要专心教。”

张老先生笑着点头:“说得好,坐下吧。”

哪吒松了口气,坐回椅子上时,看见王丫丫正对着他笑,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耳朵尖悄悄红了。

接下来的课,张老先生一句句讲,孩子们一句句念。《三字经》的句子短,又押韵,哪吒念了几遍就记住了大半。他在纸上写“子不学,非所宜”,字比前几天工整了不少,像排得整整齐齐的小豆子。

课间休息时,王小胖凑过来,指着哪吒的字:“你写得越来越好看了!比李狗蛋的强多了!”

李狗蛋听见了,噘着嘴反驳:“我写的也不差!”他把自己的纸递过来,上面的字歪歪扭扭,“你看,‘幼不学,老何为’,我都写对了!”

哪吒看着他的字,忍不住笑了:“你这个‘幼’字,右边的‘力’写反了。”

李狗蛋脸一红,赶紧用墨块把那个字涂掉,重新写了一遍。王丫丫也凑过来,把自己的纸铺在桌上:“哪吒,你帮我看看这个‘教’字写得对不对?”

哪吒认真看了看,点了点头:“对的,写得很好看。”

王丫丫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指尖轻轻摸着纸边。

上课铃响时,张老先生手里多了个木盒。他打开盒子,里面是几串用红线串着的木牌,每个木牌上都刻着《三字经》的句子。

“今日谁能把前四句背下来,就能领一个木牌。”张老先生笑着说。

孩子们立刻举起了手。王小胖举得最高,嘴里还喊着:“我会!我会!”

张老先生先叫了王小胖。王小胖站起来,背得磕磕绊绊,“性相近”说成了“性相远”,惹得大家都笑了。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接着是李狗蛋,他背到“教之道”就忘了,站在那里抓耳挠腮,脸憋得通红。

轮到哪吒时,他站得笔直,声音清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一字不差,连调子都带着点脆生生的甜。

张老先生笑着把木牌递给了他:“背得好,这个木牌给你。”

哪吒接过木牌,木牌是桃木做的,带着淡淡的香,上面的字刻得很清晰。他把木牌挂在腰间的红绸带上,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甜。

王丫丫也背出来了,领了个木牌,挂在自己的辫梢上,红绳和木牌晃来晃去,很好看。

下午的课是写字。张老先生让大家把上午学的《三字经》写十遍,写得好的可以提前放学。

哪吒拿起毛笔,蘸了点墨,一笔一划地写起来。他写得很认真,连呼吸都放得轻轻的。雪球趴在他的脚边,蜷成一团,偶尔抬起头,看他一眼,又闭上眼睛睡觉。

王小胖写了没两遍就开始偷懒,在纸上画小人,被张老先生看见了,戒尺敲了敲他的桌子:“王小胖,认真写字!”

王小胖吐了吐舌头,赶紧把小人涂掉,重新写起来。

哪吒写了五遍时,张老先生走过来,看了看他的字,点了点头:“哪吒,你写得很好,可以提前放学了。”

哪吒眼睛一亮,赶紧把纸收进布包,抱起雪球,跟张老先生说了再见,就往外面跑。他想早点回家,把木牌给殷夫人看。

刚走出私塾,就看见王丫丫也出来了。王丫丫手里拿着木牌,看见哪吒,笑着说:“哪吒,你写得真快!”

“你也很快呀。”哪吒说。

两个人一起往回走,路上遇到了卖糖葫芦的小贩。小贩的糖葫芦插在草把上,红得像火,裹着亮晶晶的糖霜。

王丫丫盯着糖葫芦看了看,又低下头,捏了捏自己的衣角——她今天没带钱。

哪吒看出来了,从袖袋里摸出一个铜钱,递给小贩:“买两串糖葫芦。”

小贩笑着递给他两串糖葫芦。哪吒把其中一串递给王丫丫:“给你。”

王丫丫愣了愣,接过糖葫芦,小声说:“谢谢你,哪吒。”

两个人拿着糖葫芦,边走边吃。糖葫芦甜甜的,裹着酸,像陈塘关的海风,又甜又咸。

走到总兵府门口时,王丫丫停下脚步:“我到家了,明天见。”

“明天见。”哪吒挥了挥手,看着王丫丫跑进巷子里,才抱着雪球走进府里。

殷夫人正在院子里喂刺球。刺球趴在地上,啃着殷夫人递过来的菜叶,看见哪吒,立刻缩成了一团,又慢慢展开,蹭了蹭他的脚。

“娘,你看!”哪吒把腰间的木牌摘下来,递给殷夫人,“这是我背《三字经》领的!”

殷夫人接过木牌,摸了摸上面的字,笑着说:“我们哪吒真厉害!”她从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把木牌放进去,“这个盒子专门放你的奖品,以后得了别的,也都放在这里。”

哪吒看着小盒子,心里暖暖的。他把今天在私塾的事告诉了殷夫人,包括王小胖背错了句子,李狗蛋涂掉了写错的字,还有王丫丫的糖葫芦。

殷夫人听着,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你和小伙伴们相处得真好。”

晚饭时,李靖也回来了。他看见哪吒放在桌上的木牌,拿起来看了看,没说话,却把自己碗里的鸡腿夹给了哪吒。

哪吒愣了愣,赶紧拿起鸡腿,咬了一口——鸡腿很香,比桂花糕还香。

晚上,哪吒坐在灯下,把今天写的《三字经》拿出来看。殷夫人坐在他身边,给他缝补衣裳。雪球趴在他的腿上,刺球缩在脚边,院子里的月光很亮,像铺了层银。

“娘,《三字经》里说‘玉不琢,不成器’,是什么意思?”哪吒突然问。

“就是说,玉石要是不打磨,就成不了有用的器物。”殷夫人解释道,“人也是一样,要是不好好学习,就成不了有用的人。”

哪吒点了点头,似懂非懂:“那我要好好打磨自己,成为有用的人。”

殷夫人笑了,亲了亲他的额头:“我们哪吒一定会成为很厉害的人。”

第二天早上,哪吒去私塾时,把自己写的《三字经》带给了张老先生。张老先生看了,很满意,把他的字贴在了教室的墙上,让大家学习。

孩子们围过来看,王小胖指着哪吒的字:“写得真好看!我也要好好写!”

李狗蛋也说:“我以后不画小人了,好好写字!”

哪吒的脸红红的,心里却很高兴。他觉得,好好学习,不仅能得到老先生的表扬,还能让小伙伴们都变好,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接下来的几天,哪吒每天都认真学习《三字经》。他背会了“昔孟母,择邻处”,背会了“窦燕山,有义方”,还背会了“养不教,父之过”。

有一次,张老先生让大家用《三字经》里的句子造句。哪吒造的是“我要像孟母的孩子一样,好好读书”,张老先生表扬了他,说他理解得很透彻。

王小胖造的是“我爹要是像窦燕山一样,就会给我买很多包子”,惹得大家都笑了。

王丫丫造的是“养不教,父之过,我爹每天都教我写字”,很文静,也很认真。

日子一天天过去,哪吒的《三字经》已经背会了大半。他的字写得越来越好看,和小伙伴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张石头也不再欺负人了,有时候还会帮王小胖捡掉在地上的书。

这天下午,私塾组织大家比赛背《三字经》。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是哪吒、王丫丫、王小胖,另一组是李狗蛋、张石头、还有其他几个孩子。

比赛开始了,一组一组地背。哪吒这组背得很顺利,“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一字不差。另一组背到“首孝悌,次见闻”时卡壳了,张石头想了半天,才想起来。

最后,哪吒这组赢了。张老先生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块桂花糕,还表扬他们是“启蒙堂的小才子”。

哪吒拿着桂花糕,分给了王小胖和王丫丫。三个人坐在槐树下,吃着桂花糕,看着天上的云,心里都甜甜的。

“哪吒,你以后想做什么?”王丫丫突然问。

哪吒想了想,说:“我想成为像太乙真人一样厉害的神仙,保护陈塘关的百姓。”

王小胖说:“我想成为像我爹一样的杂货铺老板,卖很多好吃的!”

王丫丫笑了:“我想成为像我娘一样的绣娘,绣很多好看的花。”

三个人说着自己的梦想,阳光透过槐树叶,落在他们的脸上,像撒了层碎金。

放学回家时,哪吒把比赛赢了的事告诉了殷夫人和李靖。殷夫人很高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李靖虽然没说话,但脸上的表情柔和了很多,还让家丁给哪吒买了他最爱吃的蜜饯。

晚上,哪吒躺在床上,抱着雪球,想着今天的比赛,想着自己的梦想。他觉得,《三字经》里的句子,就像海边的贝壳,每一个都闪闪发光,教给他很多道理。

他不知道,这些道理,会像种子一样,种在他的心里,慢慢发芽,慢慢长大,成为他日后成长的基石。

而陈塘关的这片海,这片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将会见证他所有的努力与成长,见证他从一个懵懂的孩童,变成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作者(二哥的藕)嗯ヽ(○^㉨^)ノ♪

上一章 第三章:归程风送榴香远,私塾堂前稚语欢 灵珠为何蒙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朝歌宴上污秽扰,灵珠忍恙护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