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季风吹不到的第十二排
本书标签: 校园  BE  校园 

雨落时的旧钢笔

季风吹不到的第十二排

周二的雨,比林砚预想的来得更急些。

早读课的铃声刚响,窗外的樟树就被雨点砸得沙沙响,豆大的雨珠顺着叶片滑下来,在窗玻璃上画出弯弯曲曲的水痕。林砚把书包放进桌肚时,指尖又触到了那两个蓝色矿泉水瓶,冰凉的瓶身隔着薄薄的校服布料,像两颗浸了雨的星星。

她抬头往第十二排看——沈亦舟的座位空着。

粉笔灰混着潮湿的空气飘过来,林砚握着笔的手顿了顿,墨水在练习册上洇出小小的圆点,和昨天那团墨渍遥遥相对。苏晓凑过来,手里攥着一把折叠伞,压低声音说:“刚才在校门口看见沈亦舟了,许薇撑着伞跟他走在一起,两人走得好慢,许薇还帮他擦了伞柄上的水呢……”

林砚没接话,只是偏过头看向窗外。雨越下越大,操场的跑道积起了水洼,倒映着灰蒙蒙的天,像一块被泡皱的旧画布。她想起昨天晚上夹在日记本里的纸条,沈亦舟的字迹清隽,“第三题的辅助线,应该画在AB边上”,每个字都像带着点温度,可一想到许薇撑着伞和他并肩走的样子,心里又像被雨水浇透,凉丝丝的。

直到第一节课快开始,沈亦舟才走进教室。他的校服外套沾了点雨,发梢滴着水珠,手里拿着那支旧钢笔,笔帽依旧没盖,银色的笔尖沾了点水汽,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他走到第十二排,弯腰拉开抽屉,林砚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去——那个蓝色盒子还在,半块橡皮躺在钢笔旁边,瓶身空空的矿泉水瓶,和她抽屉里的那两个,一模一样。

他好像察觉到她的目光,抬头看了过来。林砚赶紧低下头,假装翻练习册,耳朵却烫得厉害,连老师走进教室的脚步声都没听清。

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辅助线,林砚盯着第三题的图形,想起沈亦舟写的纸条,指尖不自觉地在草稿纸上画了条线——刚好和老师后来画的辅助线重合。她心里跳了跳,偷偷往第十二排瞥了一眼,沈亦舟正低头写题,阳光从云缝里漏出来,在他乌黑的发梢镀上一层浅金,和那天早读课的模样,分毫不差。

下课铃响时,雨还没停。林砚收拾练习册,刚想把纸条拿出来再看看,就听见第十二排传来动静——沈亦舟起身去接水,路过她座位时,口袋里的旧钢笔突然滑了出来,“啪”地一声掉在地上,银色的笔尖磕在瓷砖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林砚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

她记得这支钢笔——初一那年,沈亦舟的钢笔掉在地上,笔尖磕出了小缺口,他蹲在地上捡起来,皱着眉说“这支笔写起来最顺”。后来她攒了半个月的零花钱,想去给他买支新的,可走到文具店门口,又看见他拿着这支笔,笔尖虽然有缺口,却依旧写得流畅。

沈亦舟弯腰去捡时,林砚也下意识地伸出手。指尖刚碰到笔杆,就和他的手背轻轻碰了一下——还是和上次一样,他的手暖暖的,带着点薄茧。她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看着他把钢笔放进笔袋,动作轻柔得像在护着一件珍宝。

“你的笔……”林砚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声音轻得快被雨声盖住,“还是初一那支?”

沈亦舟愣了愣,回头看她,目光落在她桌角的练习册上,那里画着和他纸条上一样的辅助线。“嗯,”他点了点头,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写习惯了,换别的笔总觉得别扭。”

说完,他就拿着水杯走向饮水机,没再说话。

林砚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酸酸胀胀的。她想起初一那年,自己故意把橡皮掰断,想找借口和他说话;想起他帮她捡橡皮时的笑容,想起他留着半块橡皮、留着旧钢笔,却从来没对她说过一句多余的话;想起昨天他写的辅助线纸条,想起许薇帮他擦伞柄的样子……原来他的“习惯”里,从来没有明确的她,只有模糊的“顺手”。

午休时,雨小了点。林砚留在教室里写作业,刚算完一道数学题,就听见第十二排传来翻东西的声音。她抬头,看见沈亦舟正弯腰翻抽屉,蓝色盒子被打开,他拿起那半块橡皮,指尖摩挲着边缘的圆角,小太阳图案的缺角在灯光下格外显眼。

他好像在找什么,翻了半天,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林砚眯起眼,看清那是昨天苏晓攥着的加油稿,上面还留着苏晓歪歪扭扭的字迹,“沈亦舟,你跑一百米的时候,像风一样快!”

沈亦舟把加油稿折好,放进蓝色盒子里,和半块橡皮、旧钢笔、空矿泉水瓶放在一起。然后他抬头,刚好对上林砚的目光。

林砚赶紧低下头,假装写题,耳朵却烧得厉害,连手里的笔都握不稳。她听见他起身的声音,脚步声越来越近,然后停在她座位旁。

“这道题,”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点,指着她练习册上的题,“辅助线画错了,应该连AC。”

林砚抬头,看见他手里拿着那支旧钢笔,笔尖指着练习册,银色的笔尖离纸页只有一点点距离。雨还在窗外下着,樟树的影子映在他脸上,忽明忽暗。她看着他的眼睛,里面映着练习册上的图形,还有她微微发红的脸颊。

“哦……谢谢。”她小声说,赶紧用橡皮擦掉错的辅助线,指尖却不小心碰到了他的笔尖——暖暖的,带着点钢笔特有的金属温度。

他没说话,只是站在旁边,看着她重新画辅助线。等她画完,他才转身走回第十二排,坐下时,不小心碰倒了抽屉里的空矿泉水瓶,“咚”的一声轻响,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

林砚看着那两个躺在自己抽屉里的矿泉水瓶,突然觉得有点可笑——她藏着它们,像藏着三年的心事;而他把它们和加油稿、橡皮、钢笔放在一起,像收藏一堆普通的旧物,无关回忆,无关她。

放学时,雨停了。苏晓拉着林砚去操场散步,说要看看跑道上的水洼。刚走到樟树下,就看见沈亦舟和许薇站在领奖台旁,许薇手里拿着一支新钢笔,递给他:“你那支旧钢笔都坏了,这支新的给你,写起来可顺了。”

沈亦舟没接,只是摇了摇头:“不用,我那支挺好的。”

“有什么好的,笔尖都磕坏了!”许薇皱着眉,把新钢笔往他手里塞,“我特意给你买的,和你那支一样的款式。”

沈亦舟往后退了一步,手里紧紧攥着那支旧钢笔,语气淡淡的:“真不用,习惯了。”

林砚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拉着苏晓转身就走。“怎么了?”苏晓疑惑地问。

“没事,想回家了。”她说,声音有点发颤。

走出操场,夕阳从云缝里漏出来,照在樟树上,叶子上的水珠闪着光。林砚抬头,看见第十二排的窗户开着,沈亦舟的座位空着,蓝色盒子放在桌角,半块橡皮露在外面,小太阳图案的缺角,在夕阳下像一颗小小的星星。

她想起他站在她座位旁,指着练习册说“辅助线画错了”;想起他留着那支旧钢笔,留着半块橡皮,留着加油稿;想起他写的纸条,想起他碰倒空矿泉水瓶的声音……原来“习惯了”也不是完全的不在意,只是他的在意,像雨落在樟树上,轻轻的,淡淡的,从来不说破。

回到家,林砚打开书桌最下层的抽屉,把那两个蓝色矿泉水瓶拿出来,又从日记本里翻出沈亦舟写的纸条。她看着纸条上的字迹,又看了看自己留着的那半块橡皮(当年掰断后,她把另一半藏在了这里),突然笑了——她还是没勇气扔掉它们,就像没勇气彻底放下他。

晚上写作业时,林砚翻数学练习册,突然从里面掉出一张小小的纸——是半张加油稿,上面留着苏晓的字迹,“沈亦舟,你跑一百米的时候,像风一样快!”,后面还跟着一行清隽的字,是沈亦舟写的:“谢谢。”

她愣了愣,想起中午沈亦舟翻抽屉时,手里拿着的就是完整的加油稿。原来他把加油稿撕了一半,偷偷夹进了她的练习册里。

林砚把半张加油稿夹进日记本里,在最新的一页写下:“他留着旧钢笔,和初一那年的一样。他把加油稿撕了一半,夹进我的练习册。他还是没说一句话,可我好像,又有点舍不得放弃了。”

写完,她合上日记本,看向窗外——月亮挂在樟树上,月光洒在书桌前,照亮了抽屉里的两个矿泉水瓶、半块橡皮,还有那张小小的纸条。雨已经停了,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樟树的清香。

明天,应该是晴天吧。林砚想。明天,她大概还是忍不住,会偷偷看第十二排吧。

就像她忍不住留着那半块橡皮,忍不住想起他指着练习册的样子,忍不住在草稿纸上,一遍又一遍地写他的名字——有些习惯,就像季风吹向第十二排,就算慢一点,就算不确定会不会到,也还是会忍不住,朝着那个方向,再走一步。

我可以帮你梳理第九章里林砚和沈亦舟的「旧物关联细节」,把两人藏着的同款物品、隐晦互动整理成清晰的清单,方便你后续推进剧情时对照使用,需要吗?

上一章 抽屉里的半块橡皮 季风吹不到的第十二排最新章节 下一章 晨光里的白衬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