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之后的好几天,我都没能从垃圾桶旁的对视里走出来。早读课走神时,笔尖在课本上画满歪歪扭扭的圈,脑子里全是他转头望来的样子——暖橙的夕阳落在他发梢,眼睛亮得像盛着碎光,连带着那点疑惑的神色,都成了反复回味的片段。
朋友总拿这事打趣我,说我是“被对视冲昏了头”,可只有我知道,那份悸动里藏着多少小心翼翼的期待。我开始更留意傍晚的时间,甚至会悄悄计算着他们班倒垃圾的规律,既盼着能再遇见,又怕太过刻意的“偶遇”会显得唐突。
这天晚饭后,我主动揽下了倒垃圾的活儿,没等朋友反应过来,就拎着桶快步走出了教室。走廊里的光线比前些天更柔和些,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贴在斑驳的墙面上,像一幅流动的画。
走到宁琮遇他们班门口时,我刻意放慢了脚步,心脏又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教室里很安静,隐约能听到翻书的声音,我屏住呼吸,偷偷往里面瞥了一眼——他的座位是空的,桌面上整齐地叠着几本课本,鞋边依旧干净得没有一丝灰尘,想来是又仔细擦拭过。
心里刚泛起一丝失落,就听到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我下意识地往旁边躲了躲,转头的瞬间,正好撞进一双熟悉的眼眸里。
是宁琮遇。
他依旧拎着那个蓝色的塑料桶,只是今天换了件浅灰色的长袖,袖口扣得整整齐齐,显得格外清爽。看到我的时候,他的脚步顿了顿,眼神里没有了上次的疑惑,反而带着点若有似无的熟悉感,好像真的对我有了点印象。
我们又对视了。
这一次,我没有像上次那样慌乱地低下头。鼓足了毕生的勇气,我浅浅地弯了弯嘴角,算是打了个招呼。他的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主动示意,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也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那点头很轻,快得像一阵风,却让我心里瞬间开满了花。
他没有停下脚步,拎着桶从我的身边走过。擦肩而过的瞬间,我闻到了他身上淡淡的洗衣液味道,混着一点阳光的气息,和第一次在走廊里闻到的一模一样。他的步伐很稳,拎着垃圾桶的姿势依旧端正,手指修长,握在桶沿上,好看得让人移不开眼。
我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渐渐走远,直到消失在楼梯口,才缓过神来,脸颊已经烫得厉害。手里的垃圾桶提手被我攥得温热,心脏还在砰砰直跳,比上次对视时更甚。
他认出我了吗?刚才那个点头,是不是说明他真的对我有印象了?
一个个念头在心里盘旋,带着抑制不住的窃喜。原来,频繁的遇见真的会留下痕迹。从跑操时的遥遥相望,到教室门口的偷看,再到两次垃圾桶旁的对视,他终于不再是对我全然陌生了。
我拎着桶,脚步轻快地往楼下走,晚风拂过脸颊,带着傍晚的凉意,却吹不散心里的燥热。刚才他那轻轻的一瞥,那淡淡的颔首,都像一颗甜甜的糖,在心里慢慢融化,甜得让人发晕。
倒完垃圾往回走时,我忍不住哼起了歌。走廊里的夕阳渐渐褪去,路灯开始亮起柔和的光,映着我的影子,显得格外轻快。我想起朋友说的,我是他喜欢的类型,想起他高冷又搞笑的反差,想起他宝贝鞋子的可爱模样,忽然觉得,那些自卑和胆怯,好像都在一点点褪去。
或许,喜欢一个人,真的会让人变得勇敢。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回应,都能成为前进的勇气。
回到教室,我趴在桌子上,指尖在日记本上飞快地写下:“今天又遇见他了,我们对视了,他还对我点头了!他是不是真的记住我了?原来,小心翼翼的靠近,真的会被看见。”
写完,我合上日记本,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窗外的夜色渐浓,星星开始在天空中闪烁,而我心里的那颗名为“宁琮遇”的星星,也在一点点变得明亮起来。我开始期待下一次的遇见,甚至开始偷偷幻想,下一次,我能不能鼓起勇气,对他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