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民间故事,怪事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恐怖灵异 

纸人祭

民间故事,怪事

清明刚过,山坳里的纸扎铺就闹了邪。

铺主陈老幺是个瘸腿的光棍,靠扎纸人纸马为生。这天后半夜,他被一阵“沙沙”声吵醒,起身去看,只见作坊里的竹篾子自己动了起来,糊好的白纸在月光下飘成一片,最后竟缠出个半人高的纸姑娘。那纸人梳着双丫髻,脸上用朱砂点了眉眼,嘴角却歪歪扭扭地向上挑着,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陈老幺吓得腿一软,瘫在地上。那纸姑娘忽然动了,小碎步挪到他面前,用细得像芦苇杆的声音说:“陈师傅,我要件红嫁衣。”

他想喊,喉咙却像被堵住,只能眼睁睁看着纸姑娘拿起案上的红纸,三折两折就剪出件霞帔,往自己身上一披,竟真的合身。纸人转身走向门口,临走时回头一笑,朱砂点的眼睛里竟淌出黑血,滴在地上,瞬间洇成个诡异的符印。

第二天,陈老幺醒来时,作坊里一切如常,仿佛只是噩梦。可当他拿起剪刀,却发现刀刃上沾着一缕红丝线,地上那道黑血符印,用清水怎么也擦不掉。

这事没敢声张,可没过三天,村里的王寡妇就死了。她是半夜死在自家炕上的,脸上带着笑,手里攥着个纸做的红头绳,正是陈老幺前几天扎给邻村丧家的那种。更怪的是,王寡妇的寿衣是件红嫁衣,针脚粗糙,像是纸人缝的。

村里人开始议论,说陈老幺的纸人通了灵,缠上了活人。陈老幺心里发毛,当晚就把作坊里的纸人全烧了,还请了个道士来做法。道士围着纸扎铺转了三圈,脸色煞白地说:“这不是普通的邪祟,是‘纸人祭’,有人在借纸人收魂,凑够七个阴时出生的女子,就能炼成‘纸仙’续命。”

陈老幺这才想起,王寡妇是亥时生的,正是阴时。而村里最近失踪的三个姑娘,全是阴时出生。他突然记起,半年前有个穿青衫的男人来订过纸人,指定要扎七个纸姑娘,每个都要按生辰八字来做,当时他只当是大户人家的古怪要求,现在想来,那男人的眼睛,竟和那天夜里的纸姑娘一模一样。

道士给了他一道黄符,让他贴在作坊门上,又教他扎一个“镇煞纸人”,要用人的头发混着朱砂糊纸。陈老幺没办法,只好剪下自己的头发,连夜扎了个面目狰狞的纸判官,手里拿着纸剑,立在门口。

当晚,他躲在里屋,听着外面的动静。三更时分,那“沙沙”声又来了,比上次更响,像是有无数纸人在走动。他从门缝里看,只见月光下站着一排纸人,全是他之前扎过的模样,领头的正是那个穿红嫁衣的纸姑娘,她身后跟着六个纸人,个个面无表情,手里都拿着纸做的凶器。

“陈师傅,你坏了我的事。”纸姑娘的声音带着寒意,“那七个魂魄,还差一个。”

陈老幺握紧怀里的黄符,浑身发抖。纸判官突然动了,纸剑一挥,砍向最前面的纸人。可那纸人只是晃了晃,竟从身上撕下一块纸,化作一把纸刀,反砍向纸判官。两个纸人打了起来,纸片纷飞,落在地上就变成黑色的灰烬。

没过多久,纸判官就被撕碎了。纸姑娘一步步走向房门,指甲刮着门板,发出刺耳的声响:“最后一个,是你邻家的阿秀吧?她也是阴时生的。”

阿秀是个十五岁的姑娘,父母早亡,一直跟着陈老幺过活,待他像亲爹。陈老幺一听,顿时红了眼,猛地拉开门,将黄符贴向纸姑娘:“不准碰她!”

黄符贴在纸人身上,瞬间燃起蓝色的火焰。纸姑娘尖叫一声,身体开始扭曲,脸上的朱砂眉眼糊成一片,黑血顺着纸缝往下淌。她身后的纸人见状,全都扑了上来,陈老幺拿起旁边的柴刀,劈向纸人,可砍下去只听见“哗啦”一声,纸人碎了,却又立刻重组,越来越多。

就在这时,阿秀拿着一盏油灯跑了出来,喊道:“爹,我来帮你!”她把油灯扔向纸人,火焰瞬间蔓延开来,纸人们在火中挣扎,发出凄厉的尖叫,声音像极了失踪的那些姑娘。

纸姑娘在火中痛苦地扭动,突然化作一道黑烟,冲向阿秀。陈老幺想都没想,扑过去抱住阿秀,用后背挡住黑烟。黑烟穿过他的身体,他只觉得浑身冰冷,像是被无数纸针扎着,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醒来时,天已经亮了。阿秀坐在床边哭,作坊里一片狼藉,地上全是烧黑的纸片。道士不知何时来了,正对着地上的灰烬念念有词。

“陈师傅,你救了阿秀,也破了‘纸人祭’。”道士说,“那青衫人是个炼邪术的术士,他附在纸人身上,借你的手扎出七个纸替身,再收走对应生辰八字的女子魂魄。昨晚你用自己的阳气护住了阿秀,那术士的魂魄被火焰烧得魂飞魄散了。”

陈老幺摸了摸后背,还有些发凉。他看向窗外,只见阿秀正在收拾地上的灰烬,阳光洒在她身上,暖洋洋的。可他总觉得,那些烧黑的纸片里,还藏着一双眼睛,在暗处静静地看着他。

后来,陈老幺再也不扎纸姑娘了,只扎些纸牛纸马。每当清明前后,他总会在门口立一个纸判官,手里的纸剑永远对着远方。而阿秀的枕头下,一直压着一张黄符,那是道士留给她的,说能驱邪避灾。

有人说,在雾大的夜里,还能看到纸扎铺门口有个穿红嫁衣的纸人,站在月光下,像是在等什么。但没人敢靠近,只远远地看着,直到雾气散去,纸人也消失不见,只留下一缕淡淡的纸灰味,在空气里飘着,很久都散不去。

上一章 胭脂雾 民间故事,怪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古老绣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