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宾馆那场家宴后的第三天,父亲一早便打来了电话。手机在床头柜上震个不停,我按了按因审阅并购案文件至深夜而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接通了电话。
“方辞,今天有什么安排?”父亲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背景音里还夹杂着鸟鸣——他惯常早起。
“上午需要处理几份欧洲那边传过来的紧急合同,下午和分公司的管理层有个初步会议。”我坐起身,语气尽量保持着清醒与恭谨,尽管睡眠不足的疲惫感正缠绕着神经。
“嗯,工作要紧,但也要注意休息。”父亲惯例叮嘱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林念今天开始正式放假了,在家里待着也是待着。你下午去公司的时候,顺路带上她,让她去你那儿转转,见识一下。这孩子学的是商科,理论学了一肚子,正好去你那里感受感受实际氛围。”
我的指节无意识收紧。屏幕的另一端,助理刚刚将下午会议的议程表发了过来,会议要见一个客户,对方是个难啃的老骨头,一场硬仗,需要绝对的专注和不容打扰的气场。
带着一个小姑娘去那样的场合?这相当于给精密运转的机器里扔进一颗不合规格的螺丝。
然而,拒绝的话在舌尖转了一圈,出口时已变得温顺妥帖:“好的,爸。我这边会议大概两点开始,我十二点半左右去接林念。”
“不用接,不用接,你把公司地址发给她,让她自己过去就行,别耽误你正事。”父亲说道,语气颇为满意。
“好,那我稍后联系她。”
挂断电话,指尖在屏幕上悬停片刻。与林念的对话窗口还停留在那天晚上吃完饭加上好友的提示。我略一思索,发了条信息过去,语气是经过斟酌的、不会出错的温和,也带上了我惯有的伪装:“林念,叔叔让我今天下午带你去公司看看。你方便的话,十二点半左右我到小区门口接你。”
信息几乎是石沉大海。直到我处理完手头积压的邮件,准备动身前去接她时,才收到一条简短的回复:“好的,麻烦你了。”
她似乎很不喜欢叫我哥哥。
无妨,我不在意。
车停在林家暂住的酒店楼下,没等多久,就看到林念从大堂走出来。她今天穿得比家宴时更随意一些,浅灰色的卫衣配牛仔裤,帆布鞋,依旧是那个看起来安静甚至有些拘谨的女学生。她拉开车门,坐在副驾驶座上,轻声说了句“你好”,便低头系好安全带,目光落在自己的指尖上,一路无话。
车内的空气安静得只剩下空调运作的细微声响。我偶尔从后视镜里瞥她一眼,她时不时低头在手机上回复什么,嘴角时不时扬起一抹浅笑。
不错,省去了我找话题的麻烦。
车子平稳地驶入市中心,停在一栋玻璃幕墙大厦楼下。我解开安全带,侧身对她说道:“到了,我们上去吧。”
出乎我意料地,她没有动。
我转过头,正好对上她的视线。她不知何时抬起了头,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先前那种闪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常的平静,甚至带着点……了然。
她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像颗小石子投入了沉寂的湖面:
“那个……其实也没必要逛。”
我微微一怔。没有说话,等待她的下文。
她继续说着,语速不快,却带着一种肯定的口吻:“让叔叔知道我来过就行。反正对你来说,”她顿了顿,目光在我脸上快速的扫过,“也是一种打扰,还浪费你的时间。”
心脏像是被什么极细微的东西刺了一下,不是疼痛,是一种被骤然窥破的异样感。我迅速调动起惯常的表情管理,眉头微蹙,流露出恰到好处的、被误解的无奈与温和:
“这是什么话……” 声音放得比平时更软,带着兄长式的包容,仿佛在安抚一个闹别扭的小妹妹,“叔叔特意交代的,怎么能说是打扰?”
然而,她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因为我的“温和”而退缩或变得慌乱。
反而,她嘴角极轻微地扯动了一下,那不是一个笑容,倒像是一个嘲讽的弧度。她满不在乎的哼了一声,眼神晦暗不明:
“行了吧,厉方辞……”
她直接叫了我的全名。那三个字从她嘴里吐出来,清脆,利落,带着与她娇小外形不符的力量。
“我想了一晚上,”她说道,目光毫不避让地与我对视,“虽然我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但是我就是感觉你在装……而且,我大概猜出来……你厌烦我。”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锤,精准地敲打在我试图掩盖的真实上。我维持着脸上的表情,肌肉却有些发僵。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对手的绵里藏针,我都能从容应对,此刻却被一个二十岁女孩几句直白的话,逼得有些措手不及。
“所以呢,”她拉开车门,利落地跳下车,动作流畅得与之前的迟缓判若两人。她站在车外,微微弯下腰,透过车窗看着我,脸上甚至带着一种近乎轻松的表情,“咱走个过场就行。拜拜!!”
说完,她毫不犹豫地转身,背着那个看起来沉甸甸的帆布包,步伐轻快地汇入了人行道上的人流,几个转弯,便消失在了我的视野里。
我独自坐在驾驶座上,引擎还未熄火,空调依旧送出习习凉风。车内仿佛还残留着她刚才说话时带来的、与这封闭空间格格不入的冲击力。
厌烦?这个词用得不够准确。更确切地说,是评估后的放弃投入,是成本效益计算下的自然选择。我确实认为与她相处是低回报乃至无回报的时间支出,没有任何价值。这一点,我自认掩饰得很好。
可她看出来了。
不笨。直观来看。
不是凭借直觉的瞎猜,而是“想了一晚上”后的结论。她提到了微笑,提到了语气,她像解一道数学题一样,分析了我每一个表情和措辞背后的真实含义。
那个在长辈面前胆小话少,在我面前连对视都不敢的林念,刚才用最简洁的方式,撕开了那层温情的假象,并且干脆利落地选择了“配合表演,但互不打扰”的方案。
这远远超出了我对她的初始判断。
手机再次震动,是助理发来的信息,提醒我会议即将开始。
我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关于林念的所有分析暂时压下。现在,首要的是下午那场关乎西南市场布局的会议。
我拔下车钥匙,打开车门。昆明的阳光透过高楼间的缝隙洒下来,有些晃眼。走进大厦旋转门时,我的步伐依旧沉稳,表情恢复了一贯的从容。
只是,在电梯镜面里,我看到自己微微蹙起的眉心,久久没有舒展。
那个看似普通的林念,似乎比我想象中,要有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