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莲间雪
本书标签: 古代  影视剧同人文 

云隐初程

莲间雪

离别的那日,北境下了场罕见的细雨。细密的雨丝织成灰蒙蒙的网,把戈壁滩上终年肆虐的黄沙压得服服帖帖,连空气里都少了几分呛人的粗粝,多了些湿润的凉意。

姜守峥亲自将徽宁送上那辆铺着厚毡的青篷马车,又转身从随从手里接过一柄楠木剑——剑鞘上雕着朵舒展的莲花,花瓣纹路里还嵌着细碎的银线,此刻外面裹了层厚厚的羊毛,贴在掌心暖得像揣了个刚温好的小炭炉。

“到了云隐山,得听你师傅师娘的话,”老人抬手替她理了理领口,指腹蹭过她冻得微红的耳尖,带着常年握兵器留下的粗糙温度,“不许再像在北境这样,跟着骑兵们满山跑,摔了疼的是自己。”

他顿了顿,喉结动了动,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半截,最后只化作一句沉缓的叮嘱:“按时吃饭,天冷了就加衣,要是受了委屈……”雨丝落在他花白的鬓角,晕开一小片湿痕,他终究没说“回来找外祖”,只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等外祖接你。”

马车轱辘碾过湿软的沙路,发出“咯吱咯吱”的沉闷声响,像在替这离别低声叹气。

徽宁扒着车窗往后看,看着外祖父玄色的身影立在雨里,看着那匹他常骑的枣红马不安地甩着尾巴,直到马车转过一道山坳,那道身影缩成远处胡杨树下的一个小黑点,才恋恋不舍地坐回毡垫上。

她把楠木剑抱在膝头,指尖反复摩挲着剑鞘上的莲花纹路,忽然想起前一晚清禾塞给她的帕子——帕角也绣着朵小莲花,针脚歪歪扭扭的,像是怕绣不好,每一针都拽得格外紧,却是她从冷宫到北境,收到过最用心的东西。

云隐山藏在终年不散的云雾里,马车走了半个月才到山脚。

沿途的风光渐渐变了模样,从戈壁的苍茫,到草原的辽阔,最后换成了满眼的翠绿——石阶旁长满滑腻的青苔,踩上去要格外小心,空气里飘着草木的清香,混着雨后泥土的气息,和北境的风沙味截然不同,吸进肺里都觉得清爽。

漆木山和岑婆就站在山脚的老槐树下,都是一身素白长衫,料子是最普通的粗布,却浆洗得干干净净。

漆木山身形清瘦,手里握着柄竹杖,眉眼间带着书卷气;岑婆鬓边簪着朵白色的野菊,笑容温和得像山间流淌的溪水,看着就让人觉得亲近。

“你外祖在信里说,你想学好武功,往后要护着人?”漆木山率先开口,蹲下身时衣摆扫过青苔,目光落在她怀里紧紧抱着的楠木剑上,嘴角轻轻弯了弯,眼里藏着笑意。

徽宁用力点头,把木剑抱得更紧,剑鞘上的羊毛蹭到脸颊,暖得发痒:“我要护着外祖,还要护着自己。”

她没说出口的是,她也想有朝一日,能不再像块任人丢弃的石子,能有底气站在任何人面前——哪怕是再见到那道明黄色的身影,也能不卑不亢地抬起头。

漆木山没再多问,只是伸手替她拂去肩上沾着的草屑。

一旁的岑婆看着眼前的小姑娘,粉色襦裙,头上扎着两个可爱的小揪揪,可那双眼睛亮得很,满脸都写着“我能行”的坚定,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捏了捏她软软的小脸:“真可爱呀宁宁,师娘先带你去看看你的住处”。

岑婆牵着徽宁的手往上走,石阶旁的蕨类植物沾着晨露,时不时蹭过她们的裙摆。

徽宁回头看了眼漆木山,见他正提着自己的小包袱跟上来,便放心地跟着岑婆往上走,脚步踩在青苔上,心里竟悄悄生出几分期待来。

她脚步轻缓,声音像山间的风一样柔和,边引路边絮絮地介绍:“咱们云隐山不算大,却也住着好几人。宁宁往后还有两个师兄作伴呢,你大师兄叫单孤刀,如今十四岁,温和稳重。”

她顿了顿,想起什么似的笑出声,指尖轻轻点了点徽宁的手背:“平日里你师傅讲武,他也总把笔记整理得整整齐齐,你要是有不懂的,问他准没错。”

“至于你二师兄李相宜,”岑婆话锋一转,眼底添了几分笑意,“他比你大一岁,却是个十足的皮猴。前阵子偷偷摘了后山的野栗子,还想把壳埋在你师傅的茶树下,结果被抓了个正着,罚着扫了三天的庭院。”

说到这儿,她低头看了眼徽宁,伸手替她把垂到额前的碎发别到耳后:“不过这孩子心不坏,就是好动了些。等你们熟了,他保准会拉着你去掏鸟窝、找野果,往后在山上,你们俩定能玩到一块儿去。”

上一章 北境风砺 莲间雪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云隐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