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莲间雪
本书标签: 古代  影视剧同人文 

江南破局

莲间雪

车马行至江南境内,入目的便是一片狼藉——浑浊的洪水漫过田埂,淹没了低矮的农舍,路边随处可见流离失所的百姓,裹着破旧的衣裳,眼神麻木地望着远方。

徽宁掀开车帘,心头沉甸甸的,转头对随行的文书道:“先去灾情最严重的青溪县,看看百姓的真实处境。”

刚到青溪县城外,就见一群百姓围在赈灾棚外,与官差争执不休。

“我们都快饿死了,为什么还不给粮?”一个老农拄着拐杖,声音嘶哑,“说好的赈灾粮,是不是被你们贪了?”官差却推搡着百姓,语气凶狠:“急什么?粮食还在运路上,再闹就把你们抓起来!”

徽宁快步上前,拦住争执的双方。

她看着老农碗里仅有的几粒糙米,又望向赈灾棚内空荡荡的粮囤,脸色渐冷:“粮食何时到?为何棚内一粒粮都没有?”

为首的官差见她衣着华贵,虽不知身份,却也不敢怠慢,支支吾吾道:“这……这得问县丞大人,小的只是奉命看守。”

徽宁不再多言,带着随从直奔县衙。青溪县丞见她突然到访,神色慌张,百般推诿,只说“粮食在路上受阻”。

徽宁冷笑一声,将早已准备好的文书拍在案上——那是京中暗线送来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着青溪县丞勾结地方乡绅,私吞朝廷赈灾粮的证据。

“县丞大人,”徽宁的声音带着寒意,“你私吞的粮食,够这青溪县百姓吃三个月。若今日午时前,你不将粮食悉数交出,我便将这份密报呈给陛下,到时候你不仅乌纱帽不保,恐怕还要掉脑袋。”县丞看着密报上的细节,脸色煞白,再也不敢狡辩,连忙下令让乡绅交出粮食。

午后,赈灾棚外便排起了长队,百姓们捧着碗,脸上终于有了笑意。徽宁看着这一幕,刚松了口气,却见赵副将匆匆走来,神色凝重:“公主,不好了!邻近的庐州知府说您的调令没有玉玺,不肯调拨药材,还说您是假传圣旨!”

徽宁眉头一皱,随即有了主意。她让人取来纸笔,写下一封书信,又从怀中取出那枚刻有姜家族徽的玉佩,交给亲信:“你持这枚玉佩,立刻去庐州最大的药铺‘回春堂’,找掌柜的取药材。就说我是姜将军的外孙女,他自然会帮忙。”

亲信领命而去,不过半日便带回了大批药材。

原来这“回春堂”的掌柜,当年曾受姜守峥恩惠,一直感念在心。徽宁看着堆积如山的药材,心中微动——外祖父的人脉,竟成了此刻的助力。

接下来的几日,徽宁凭借暗线送来的官员名单与罪证,接连查办了几个贪赃枉法的官员,又借助外祖父的旧部人脉,解决了粮草与药材的难题。

百姓们渐渐安定下来,开始重建家园,街头巷尾都传着“徽宁公主救苦救难”的消息。

这日,徽宁正在查看河堤修复进度,却见京中来了一位使臣,手持皇帝的密诏。

她接过密诏,展开一看,心中了然——皇帝见她在江南站稳脚跟,百姓拥护,竟又下旨让她“暂留江南,主持灾后重建”,实则是想让她长期留在江南,远离京城。

徽宁将密诏收起,望向远方的江面。江风拂起她的衣摆,她知道,皇帝的心思从未改变,宫墙后的暗流也从未停歇。

但此刻的她,已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她在江南有了百姓的拥护,有了外祖父的支持,更有心中的“剑”。

“赵叔,”徽宁转身,眼神坚定,“传我命令,继续修复河堤,安抚百姓。另外,让暗线再查当年我母亲的旧事,我要知道,她当年究竟为何会‘血崩’。”

她知道,江南只是她的第一站,要查清真相,还需回到京城,直面那宫墙后的风雨。

而这一次,她已做好了准备。

上一章 宫墙暗流 莲间雪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旧案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