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的灵柩停在太庙第三日,朝歌城的血迹尚未洗净,空气中仍弥漫着硝烟与哀伤交织的气息。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身着素服,神色肃穆。帝辛驾崩,微子衍被软禁,国不可一日无君已成定局。谁来继承帝位,成了眼下最迫切的问题。
万能人物“诸位大人,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宾天,当务之急是拥立新君,以安民心。”老臣比干颤巍巍地站出来,目光扫过殿内众人,“依老臣看,二殿下殷洪,玄仙之尊,护城有功,且仁厚聪慧,当继承大统。”
万能人物话音刚落,立刻有半数大臣附和:“比干大人所言极是!二殿下当为新君!”
殷洪立于殿中,身着素色道袍,面容沉静。父亲的离世让他悲痛,朝歌的危局让他沉重,对于帝位,他并无太多执念,却也知道此刻自己无法推脱。
鸿:水灵谣“臣弟资质浅薄,恐难担此重任。”殷洪拱手道,目光落在身旁的殷郊身上,“兄长殷郊,地仙之境,战功赫赫,更适合继承大统。”
殷郊:陌上玉殷郊连忙上前一步:“阿洪休要妄自菲薄。此次守城,全赖你玄仙之力方能击退西岐,论功论德,你都当之无愧。况且……”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我已无心帝位。”
经历过称帝的纠葛与纯阳之身被破的变故,殷郊对那把龙椅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执念,只想着能守住朝歌,护住阿洪便好。
万能人物见兄弟二人相互推让,比干叹了口气:“二位殿下情深义重,实乃我殷商之幸。但帝位传承,自有章法。二殿下殷洪,虽为次子,却德才兼备,神通盖世,实乃众望所归。”
其他大臣纷纷附议,连一些原本观望的宗室成员也站出来支持殷洪。在他们看来,殷洪既有玄仙修为,又能与殷郊和睦相处,由他继位,至少能保证朝歌内部的稳定。
万能人物“臣等恳请二殿下登基称帝!”
众臣齐齐跪倒,山呼恳请,声音震彻大殿。
鸿:水灵谣殷洪看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又看了看身旁眼神坚定的殷郊,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既然诸位大人与兄长信任,殷洪便暂代帝位,主持朝政。若有不当之处,还望诸位多加指正。”
万能人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响起,宣告着朝歌新帝的诞生。
殷洪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追封帝辛为“末烈帝”,以天子之礼厚葬。随后整顿吏治,安抚百姓,加固城防,朝歌的秩序渐渐步入正轨,人心也安定了许多。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依旧涌动。
万能人物三日后,早朝之上,当殷洪处理完军务,准备退朝时,户部侍郎忽然出列,手持一本奏折,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臣有一本,关乎我殷商皇室存续,恳请陛下御览。”
鸿:朱华冕殷洪眉头微蹙:“呈上来。”
内侍接过奏折,呈到龙案之上。殷洪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奏折上的内容,竟请求他册封殷郊为“王后”!
鸿:朱华冕“胡闹!”殷洪猛地将奏折拍在案上,脸色铁青,“殷郊是朕的兄长,是堂堂地仙修士,你们竟要朕封他为后?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万能人物户部侍郎却并未退缩,叩首道:“陛下息怒!臣等并非胡闹,而是为了我殷商皇室安危着想!”
鸿:朱华冕“为了皇室安危?”殷洪怒极反笑,“封兄长为后,便能保皇室安危?”
万能人物“正是。”另一名老臣出列附和,“陛下有所不知,自微子衍之事后,朝臣们皆忧心忡忡,生怕日后再生夺嫡之乱。陛下与殷郊殿下兄弟情深,世人皆知。若能册封殷郊殿下为后,名正言顺地将其置于陛下羽翼之下,既能彰显陛下兄弟和睦之心,又能让其他宗室成员安心,避免重蹈微子衍的覆辙。”
这番话看似有理,实则荒诞至极。他们哪里是为了殷郊的安全,分明是怕殷洪登基后,为了巩固权力而对宗室动手,才想出这么个荒唐的法子——以册封殷郊为后的方式,向所有皇室成员传递“陛下不会手足相残”的信号。
毕竟,连兄长都能封后,又怎会加害其他宗室?
鸿:朱华冕“你们……”殷洪气得浑身发抖,他没想到这些大臣为了自保,竟能想出如此违背伦常的主意。
殷郊:陌上玉殷郊站在殿下,脸色同样苍白,他上前一步,沉声道:“诸位大人,此事绝无可能!我与陛下乃是兄弟,岂能行此乱伦之事?还请收回奏折!”
万能人物“殷郊殿下息怒。”户部侍郎固执地说道,“此事并非为殿下一人,而是为了所有皇室成员。如今朝歌危在旦夕,内部绝不能再出乱子。只有陛下与殿下的关系稳固如磐石,才能让所有人安心,共同抵御西岐。”
其他几位参与联名的大臣也纷纷附议,言辞恳切,句句不离“皇室存续”、“朝歌安危”。
殷洪看着下方这些神色各异的大臣,心中渐渐冷静下来。他明白了,这些人是被微子衍的叛乱吓怕了,也被历代王朝手足相残的惨剧吓怕了,才会想出这么个饮鸩止渴的办法。
他们不是不知道这有多荒唐,只是在绝境之下,想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鸿:朱华冕“此事绝无可能。”殷洪的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与兄长的兄弟之情,无需以‘王后’之名来维系。朕可以在此立誓,只要朕在位一日,便绝不容许手足相残之事发生!若有违背,天诛地灭!”
他的声音掷地有声,元婴与玄仙的气息同时散发出来,带着一股凛然正气,让殿内的大臣们心头一震。
万能人物比干见状,连忙打圆场:“陛下既有此誓言,我等自当相信。此事……便不要再提了。”
那些联名上奏的大臣面面相觑,见殷洪态度坚决,又有比干出面,知道此事难以成行,只能讪讪地退了下去。
退朝后,殷洪与殷郊并肩走在回廊上,气氛有些沉重。
殷郊:陌上玉“这些大臣……”殷郊欲言又止,脸上满是屈辱与无奈。
鸿:朱华冕“他们也是被吓怕了。”殷洪叹了口气,“微子衍之事,给他们留下了太深的阴影。”
鸿:朱华冕他看向殷郊,眼中带着歉意:“兄长,让你受委屈了。”
殷郊:陌上玉殷郊摇了摇头,苦笑道:“委屈倒谈不上,只是觉得荒唐。谁能想到,有朝一日,我竟会被人提议封为‘王后’。”
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苦涩。
这场荒诞的奏请,如同一块石头,投进了刚刚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它不仅暴露了朝臣们的恐惧,也让殷洪与殷郊之间那层本就微妙的关系,变得更加尴尬。
殷洪知道,仅凭一句誓言,恐怕难以完全打消所有人的疑虑。他必须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绝不会重蹈覆辙。
而远处的西岐大营,姜子牙早已通过细作得知了朝歌的变故,当听到“册封殷郊为后”的奏请时,这位老姜丞相也愣了半晌,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
万能人物“殷商,当真是走到穷途末路了啊……”
无论朝歌内部如何纠葛,西岐的攻势都不会停止。一场新的大战,已在酝酿之中。而殷洪这位新帝,不仅要面对城外的强敌,还要化解城内的猜忌与恐慌,前路之艰难,可想而知。
夕阳的余晖透过回廊的窗棂,将兄弟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却也显得有些孤单。他们知道,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