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渐渐密了些,徐倩提议去校门口的奶茶店坐坐,田园和江雯雯齐声应允。走过舞台旁时,她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张彬彬正好结束分享,对着台下鞠躬,笑容温和。他们的目光,隔着人群和雨幕,短暂地交汇了一瞬,又迅速分开。他或许没认出她,或许根本没在意,而田园,也只是轻轻转身,跟着闺蜜们向校门口走去。
校庆于她而言,是一场与旧时光的重逢,是与闺蜜、恩师的再聚首。她穿梭在熟悉的校园里,回忆着属于自己的青春,而张彬彬的归来,只是这场校庆里一个小小的插曲,一个与她无关的、耀眼的符号。没有交集,没有遗憾,只有时光沉淀后的平静与释然,以及与老友重逢的温暖。
第七章 奶茶香里话当年,酒酣歌起忆韶华
离开校园时,雨已经停了,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草木气息。徐倩熟门熟路地领着田园和江雯雯拐进校门口旁的小巷,尽头藏着一家开了十几年的奶茶店,木质招牌上的“时光甜铺”四个字被岁月磨得有些温润。
“高中时总来这儿偷闲,没想到还在营业!”江雯雯推开玻璃门,风铃叮当作响。店里布置得依旧简单,墙面上贴满了历届学生的留言便签,泛黄的纸页上写满青涩的愿望。三人找了个靠窗的卡座坐下,点了当年常喝的珍珠奶茶,温热的甜香漫开,瞬间拉近距离。
“你居然转去教钢琴了,真没想到!”徐倩捧着奶茶杯,眼睛亮晶晶的,“当年你在舞蹈房多拼啊,膝盖贴满膏药都不肯休息,我们还以为你会一直跳下去呢。”
田园搅了搅杯底的珍珠,笑了笑:“后来觉得舞蹈对身体消耗太大,偶然接触了钢琴,慢慢就喜欢上了。现在在柏艺琴行教小朋友弹琴,看着他们从磕磕绊绊到流畅弹奏,还挺有成就感的。”
江雯雯抿了口奶茶,语气里满是感慨:“我算是一条路走到黑啦,当年考上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就留在那边做舞蹈编导,现在偶尔也带学生参加比赛。虽然累,但每次看到自己编排的作品登上舞台,就觉得值了。”
“我可比不上你们俩,”徐倩笑着摆手,“当年上了南师大,毕业后就扎根无锡做艺考培训了,专门带舞蹈生冲刺联考和校考。每天陪着孩子们打磨技巧、抠细节,看着他们考上理想的院校,那种欣慰劲儿,跟自己圆梦似的。”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聊起毕业后的辗转——江雯雯在北京为了争取一个编导名额,熬夜修改方案到天亮;徐倩为了帮艺考生突破瓶颈,陪着学生在练功房反复打磨动作,甚至放弃了多个节假日;田园从舞蹈转向钢琴时的迷茫,靠着一遍遍练习攻克技术难关,慢慢摸索出适合小朋友的教学方法。话题绕不开当年的高中时光,聊起偷偷把零食藏在练功服口袋里,被宋辛老师抓包后罚站的窘迫;聊起文艺汇演前,三人在舞蹈房对着镜子反复抠动作,累得倒在地板上就睡;聊起毕业那天,大家在操场边的香樟树下合影,说着“永远不分开”的誓言,却在时光里渐渐断了联系。
奶茶喝到见底,夕阳已经西斜。徐倩看了眼时间:“班级聚餐订在附近的餐馆,吃完正好去学校礼堂看六十周年校庆原创大型跨界剧《海望蓝天》!听说以远望号船工作人员为原型,讲两代‘远望人’的航天奉献故事,还融合了舞蹈、声乐、器乐好几种形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