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没有再来上学。
仿佛一夜之间,那个曾经在崇明中学呼风唤雨、令人畏惧的名字,连同它的主人,一起蒸发在了校园的空气里。只有他空荡荡的座位,以及偶尔从王超、胖虎那越发瑟缩和低调的行径中,才能窥见那场风暴残留的一丝痕迹。
学校的公告栏悄无声息地更换了学生会部分干部的名单,几个曾经与江辰走得极近的名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为低调或公认有能力的学生。没有解释,没有波澜,一切都在一种心照不宣的静默中完成。
高二(三)班的氛围变得有些微妙。
曾经围绕着江辰形成的那个小团体彻底瓦解。王超和胖虎像是被抽走了主心骨,变得沉默而边缘,再也不敢对李默投去任何挑衅的目光,甚至偶尔迎面碰上,都会下意识地避开视线。其他曾经慑于江辰威势或与之交好的学生,此刻看待李默的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敬畏、好奇,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他们不再将他视为一个可以随意轻视的转学生,或者一个仅仅依靠几个厉害室友庇护的幸运儿。江辰那天在教室里的崩溃和指控,如同一声惊雷,即便没有确凿证据,也足以让所有人明白,这个看似普通的少年,拥有着他们无法想象的能量和手段。
课间时分,李默座位周围那片区域,仿佛成了一块无形的禁区。没有人再敢轻易靠近,连大声喧哗都会不自觉地将音量压低。只有周宇,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咋舌之后,依旧保持着他的热情和八卦,只是偶尔看向李默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我哥们真牛逼”与“我哥们有点吓人”交织的复杂情绪。
“默哥,你现在可是咱们班的这个了!”周宇偷偷竖起大拇指,压低声音,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你没看见,现在连隔壁班的人路过我们班门口,都要探头看看你在不在!”
李默对此的反应,是更加彻底的沉默。他依旧按时上课,认真记笔记,去图书馆看书,参与话剧社的排练。仿佛周遭那些探究、忌惮的目光,以及暗地里关于他背景的种种猜测,都与他无关。他像一块被投入湖心的巨石,在激起滔天巨浪后,自身却沉入了最深的平静。
然而,这平静之下,并非毫无波澜。
话剧社的排练成了他暂时逃离那些目光的避风港。或许是因为共同经历了那次“意外”,又或许是艺术本身的纯粹性暂时屏蔽了外界的纷扰,在这里,他还能感受到一丝属于“普通学生”的常态。
顾湘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她没有因为江辰的事件而疏远他,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表现出过度的好奇或恐惧。她依旧会带着自己做的点心来,会在对戏时认真和他讨论角色的心理,会在休息时和他分享她新画的速写,眼神依旧清澈,笑容依旧温暖,只是在那温暖之下,多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固执的担忧。
“李默,”一次排练间隙,她递给他一瓶水,轻声问,“你……没事吧?”
李默接过水,看着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的侧脸,沉默了片刻。他想说“没事”,这对他来说是最简单也最习惯的回答。但对着这双盛满了真诚关怀的眼睛,那两个字似乎有些难以出口。
“还好。”他最终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顾湘没有追问,只是点了点头,小声说:“那就好。”
这种不过度探究、只是安静陪伴的态度,像一股涓涓细流,悄然滋润着他因为戒备和算计而有些干涸的心田。
另一个变化,来自林薇。
江辰消失后,林薇似乎也彻底从那个以他为中心的小圈子里脱离出来。她变得更加独来独往,气质也愈发清冷。在话剧社,她依旧是那个演技精湛、一丝不苟的女主角,但在排练之外,她与所有人的距离都仿佛拉远了一些。
只是,李默能感觉到,她投注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频率比以前更高,也更深沉。那目光里少了最初的审视和计算,多了一种……类似于确认和评估的东西。有一次,在只有他们两人对词的角落里,她忽然停下,看着李默,用那种特有的、听不出情绪的语调说:
“你比我想象的,做得更彻底。”
李默抬眼看她,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林薇微微扯动了一下嘴角,那不像是一个笑容,更像是一个了然的表情。“这样也好。”她留下这句意味不明的话,便转身走开了。
余烬尚未完全熄灭,但新的晨光已经穿透云层,悄然洒落。
旧的秩序被打破,权力的真空需要填补,暗流依旧在涌动。但至少表面上,崇明中学迎来了一段难得的、没有江辰阴影笼罩的平静时期。
李默走在放学后的林荫道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顾湘走在他身边半步远的位置,正兴致勃勃地跟他讲着她在画室遇到的趣事,声音轻快。
他听着,偶尔回应一两个字,目光掠过路边开始抽出新芽的树木。
风暴过去了,但生活还在继续。而他这个一心想要“普通”的转学生,似乎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了。
不过,似乎……也并不全是坏事。
他微微侧头,看了一眼身旁女孩被夕阳镀上一层金边的笑脸,心中那片冰冷的角落,仿佛也融化了一小块。
前路依旧未知,但此刻,有微风,有暖阳,还有陪伴。
这就够了。
---
(第十四章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