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青禾山,漫山桃花开得热烈,粉白的花瓣簌簌落在青禾小筑的竹篱上,沾了晨露,愈发娇嫩。叶清歌晨起梳洗完,便见阿禾挎着竹篮,踮着脚够桃树枝头的花苞:“师父,今日晴好,我们多摘些桃花,酿两坛桃花酒吧!”
叶清歌笑着应允,取来剪刀,两人并肩站在桃树下,小心翼翼地剪下半开的花苞——太艳的香气过浓,太嫩的滋味寡淡,唯有半开的桃花,酿出的酒才清冽带甜。毛豆在脚边绕来绕去,时不时用爪子扒拉落在地上的花瓣,弄得一身粉白,惹得阿禾直笑。
采完桃花,叶清歌教阿禾挑拣、清洗,沥干水分后铺在竹席上阴干。午后阳光正好,两人坐在院中的石桌旁,将阴干的桃花与糯米混合,拌入酒曲,装入陶坛密封。阿禾趴在坛口,好奇地张望:“师父,这酒要酿多久才能喝呀?”
“得等三个月,到仲夏时节开封,”叶清歌用红绳系住坛颈,在坛身上刻下“青禾春酿”四字,“到时候我们就着井水冰镇,喝起来才爽口。”
封坛那日,阿禾突发奇想,在坛底压了一张画着毛豆的小纸条:“这样等酒熟了,就能想起今日摘桃花的趣事啦!”叶清歌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眼底满是笑意,悄悄在另一坛酒里,压了一片自己用鸿蒙灵气滋养过的桃花瓣——那花瓣能让酒液更澄澈,也藏着她对徒弟的细碎期许。
春日的乐趣不止酿酒。一日清晨,阿禾发现晒在院中的草药少了大半,地上还留着细小的爪印。“肯定是山里的小松鼠偷的!”阿禾气鼓鼓地挎起竹篮,“师父,我们去把草药找回来!”
叶清歌循着爪印,带着阿禾钻进竹林。晨雾尚未散尽,竹叶上的露珠滴落,打湿了裤脚。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只见三只毛茸茸的小松鼠,正抱着草药在树洞里啃得欢。阿禾正要上前,叶清歌却拉住她,示意她噤声:“你看它们的巢穴,铺着干草,还有几只刚出生的小松鼠呢。”
原来松鼠是为了喂养幼崽,才偷了草药。阿禾的心瞬间软了,不仅没要回草药,还从竹篮里拿出两把自己采的坚果,放在树洞旁:“师父,它们好可怜,我们以后多采些草药,分它们一些吧?”叶清歌点头应允,此后每逢采药,阿禾总会特意留一部分放在竹林边缘,而小松鼠们也渐渐不怕人,偶尔会叼来几颗野果,放在青禾小筑的窗台上。
仲夏时节,溪水涨满,鱼虾肥美。叶清歌带着阿禾来到溪边,教她用竹篾编渔网。阿禾学得很快,不过半日便编出一张小巧的渔网,兴冲冲地跑到溪边试捕。可她力气小,渔网刚放进水里,就被一条大鱼拖着跑,险些摔进溪里。
叶清歌连忙扶住她,笑着教她技巧:“捕鱼要沉住气,等鱼群游到网中央,再猛地提网。”说着,她手持渔网,轻轻一撒,渔网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稳稳落入水中。不过片刻,她手腕一收,网中便捕到三四条银光闪闪的小鱼,还有几只青虾。
阿禾看得眼馋,依葫芦画瓢,果然也捕到了两条小鱼。两人坐在溪边,将鱼去鳞、剖肚,用柳条串起,架在溪边的石头上烤。叶清歌取出三月酿的桃花酒,用井水冰镇后开封,酒液澄澈,带着淡淡的桃花香。
“哇,好好喝!”阿禾抿了一口,眼睛亮晶晶的,“比村里的米酒甜多了!”她低头一看,酒坛底竟漂着一片完好无损的桃花瓣,花瓣在酒液中轻轻旋转,散发着微光。叶清歌笑着解释:“这是鸿蒙灵气滋养过的花瓣,能让酒更甘醇,也能滋养你的身体。”
夏夜的青禾山格外静谧。竹屋前的空地上,叶清歌生起一小堆篝火,毛豆趴在一旁打盹,阿禾依偎在她身边,仰头望着星空。“师父,你说天上的星星,是不是也像我们青禾世界一样,有山有水,有很多善良的人呀?”
叶清歌抬头,望着漫天繁星,眼中闪过一丝悠远:“是啊,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有的世界里,人们骑着巨龙飞翔;有的世界里,人们乘着铁船遨游星海;还有的世界,和我们青禾一样,只有山水田园,烟火人间。”
她给阿禾讲起科技世界的星舰,奇幻大陆的魔法,修真世界的御剑飞行。阿禾听得入了迷,小手比划着:“师父,那些世界一定很有趣吧?”
“各有各的好,”叶清歌抬手,指尖凝出一缕微弱的鸿蒙灵气,在空中化作一颗小小的星子,“但再好的世界,也不如我们青禾小筑自在。你看,这里有你,有毛豆,有桃花酒,有溪边的鱼虾,还有村里人的笑脸,这就是最珍贵的。”
阿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伸手去碰那颗星子,星子在她掌心轻轻炸开,化作点点荧光,消散在夜风中。篝火噼啪作响,蝉鸣阵阵,溪水潺潺,构成一曲温柔的夏夜小调。
秋日的青禾山,一派丰收景象。叶清歌种下的半亩稻田,金浪翻滚,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阿禾穿着粗布衣裳,跟着叶清歌一起收割稻谷,小脸被晒得通红,却依旧干劲十足。
“师父,你看我们种的稻子,比村里王大伯家的还要饱满呢!”阿禾举起一束稻穗,兴奋地说道。叶清歌笑着点头,她曾用鸿蒙灵气悄悄滋养过稻田,稻穗自然格外饱满。
收割完稻谷,两人将稻谷铺在院中的晒谷场上晾晒。村里的王大伯带着儿子过来帮忙,还送来一筐自家种的红薯:“清歌姑娘,阿禾,你们娘俩力气小,我们来搭把手!”
“是啊是啊,”邻居李婶也提着一篮红枣走来,“这红枣是今年的新收,给阿禾补补身子。”
叶清歌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午后,晒谷场上热闹起来,村民们纷纷过来帮忙翻晒稻谷,孩子们在谷场上追逐嬉戏,毛豆也跟着跑前跑后,时不时叼起一粒稻谷,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傍晚时分,稻谷晒好,叶清歌将收获的大米分成几份,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阿禾跟着她一起,提着米袋走在乡间小路上,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师父,为什么我们要把大米送给别人呀?这是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阿禾,”叶清歌停下脚步,摸了摸她的头,“我们种的稻谷够吃了,而那些老人没有力气种田,生活不易。与人方便,自己也会快乐,你看他们收到大米时的笑容,是不是比什么都珍贵?”
阿禾看着不远处,一位白发老人正捧着米袋,对着她们连连道谢,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她点了点头:“师父,我明白了。以后我们每年都多种些稻谷,分给大家!”
秋日的夜晚,青禾小筑飘出阵阵香气。叶清歌用新收的大米煮饭,阿禾则在一旁帮忙炒青菜、炖红薯汤。饭菜做好后,两人坐在石桌旁,就着自家腌的咸菜,吃得格外香甜。饭后,阿禾拿出晒干的桂花,和叶清歌一起制作桂花糕,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竹屋内,甜得人心都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