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楼 C 座 302 的灯,在梅雨季后正式成为高三教学区亮得最早的一盏。
省里突击培训被老钱延长为「每日早 7-8 点 + 隔日晚 9-10 点」的双时段地狱模式,美其名曰「文理交叉刺激」。
于是,云城一中的师生每天都能看到这样一幅奇景:
——清晨,理科第一与文科第一并肩走进化竞实验室,门一关,老钱在外面挂「训练中,勿打扰」;
——夜里,两人再前后脚出来,少年单肩背包,少女抱着草稿,脸色一个比一个冷,仿佛刚打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第一周,专题是「数学证明 + 古诗文修辞混剪」。
老钱发下一套自编卷:先用对仗手法改写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再用三段论证明《阿房宫赋》的排比逻辑。
林羡写到第三行就笑场,钢笔一抖,墨水在「飞阁流丹」上晕开一朵黑梅。
沈砚侧目:「认真点,这是 8 分题。」
林羡捂着肚子:「让杜牧知道他的赋被拿来证微积分,他会起来打人。」
少年勾了勾嘴角,没接话,却把草稿纸推给她:「先把逻辑链写完,等下我帮你对平仄。」
那一瞬,林羡忽然觉得:原来高冷学神也会说「帮你」两个字,而且声音低得像是哄人。
第二周,老钱变本加厉——「实战对抗」。
规则:两人各出 3 道综合题,交换作答,限时 40 分钟,错 1 题罚写 5 000 字检讨,错 2 题请家长。
对抗当天,实验室黑板被一分为二:左侧写「Lin」,右侧写「Shen」,红色计时器滴答作响。
林羡先亮题:
1.
用楚辞韵部证明「兮」字的对称美;
2.
给出《离骚》中「香草美人」的线性映射模型;
3.
把「长太息以掩涕兮」翻译成数学语言。
台下老钱看得直揉太阳穴:「这丫头是要命。」
沈砚却眼皮都不抬,钢笔起落,三道题分别用「对称群」「映射矩阵」「情绪函数」拆解,步骤干净得像雪。
轮到少年出题:
1.
非欧几何里,平行线如何阐释「君生我未生」?
2.
证明「0.5」在情感集合里的无理属性;
3.
给「暗恋」建一个递推公式,并求极限。
林羡盯着第三题,脸颊一寸寸烧红——递推公式?极限?
她抬眼瞪他,沈砚却单手托腮,指尖在桌面轻敲,节奏是 4/4 拍,像在给她打拍子。
40 分钟后,两人同时停笔。
老钱对照标准答案——实际上根本没有标准答案,只能看逻辑自洽与创意——红笔在成绩单上悬了 5 秒,最终落下:
「双方满分,平局。」
林羡长出一口气,却听沈砚低低开口:「下次,换别的极限。」
声音只有她听得见,带着少年特有的清冽与热气,一路烫到耳根。
第三周,老钱决定「走出去」——把课堂搬到真实场景。
早 7 点,两人被带到学校后山的湿地公园,任务:在 60 分钟内,用文理双视角描述「为什么荷叶上的水珠是球形」,并现场完成一篇科普短文、一组数学模型。
初夏的清晨,荷叶田田,蛙声远一声近一声。
林羡蹲在池边,指尖轻触水珠,叶面蜡质层带起细碎光泽,她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教的「相忘于江湖」,于是提笔:
「水珠把世界压缩成一颗小小的透镜,太阳被折叠,云被折叠,我也被折叠进你的瞳孔……」
沈砚则支起便携画板,用圆规和量角器在坐标纸上画「接触角」示意图,钢笔沙沙地走线,偶尔抬眼——
少女背对他,白校服被风鼓起,像一面小小的帆,发梢沾了雾,湿漉漉贴在后颈。
他不知不觉在图纸空白处多画了一颗水珠,里面藏着半颗星星。
60 分钟到,老钱收卷,看着两篇风格迥异却互相引用的答案,笑得见牙不见眼:
「这就叫文理互补!下周省里督导,就你们上公开课!」
第四周,督导团来了。
为了公开课效果,老钱把 302 实验室布置成「未来教室」:环形屏幕、实时投屏、电子计时器,连灯光都会随答题正确率变色。
台下坐着省教研员、各校骨干教师,乌压压一片。
林羡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阵仗,手心沁出薄汗。
上台前 5 分钟,她躲在器材室背流程,门被轻敲两下——
沈砚递给她一瓶全新矿泉水,瓶贴写着「周五」,背面是一颗被铅笔涂实的星星。
「别紧张。」少年声音低淡,却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就把他们当成荷叶上的青蛙。」
林羡「噗嗤」笑出声,紧张情绪瞬间松了弦。
公开课题目是「椭圆轨道里的诗词对称」。
林羡负责文学阐述,沈砚负责数学推导,两人交替板书,配合得天衣无缝。
当讲到「0.5 分是轨道的偏心率」时,沈砚忽然侧头看她:
「也心动的半径。」
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教室,台下教研员纷纷抬头。
林羡耳尖红得滴血,却接得自然:「所以,我们把这 0.5 写进未来。」
屏幕亮起,灯光变粉,电子计时器跳出「100」——系统判定完美回答。
掌声雷动,老钱在后排激动得直抹眼角:成了!
夜里 9 点,公开课本应结束,督导团却意犹未尽,提出加赛一场「现场出题」。
教研员随手一指窗外:「就用那颗最亮的星,做 10 分钟即兴命题。」
林羡望向夜空,那颗星正悬在天顶,像一盏不肯一盏不肯熄灭的灯。
沈砚低头写公式,笔尖走得飞快,偶尔停下来等她。
10 分钟后,两人同时停笔,投影上是一篇联名小诗:
「我们把 0.5 写进偏心率,
把心跳写进公转周期,
把未说出口的名字,
写进最接近你的那个焦点。
如果椭圆有尽头,
那一定是并肩的圆。」
台下安静三秒,随即爆出热烈掌声。
教研员连连点头:「这就是跨学科融合的最好样本!」
公开课散场,人群鱼贯而出。
302 的灯一盏盏熄灭,只剩头顶那盏老旧的吊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沈砚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转身问:「喝水吗?」
林羡点头,却见他从书包深处拿出一瓶连号矿泉水——瓶贴依次写着:
「林」「羡」「我」「喜」「欢」「你」「和」「星」「星」「一起」
背面全部画着实心小星,排成一条银河。
林羡的呼吸瞬间卡住:「这是……」
沈砚垂眼看她,声音低而认真:「本来打算今晚给你,但督导团临时加赛,没来得及。」
少年耳尖泛红,却执拗地继续,「下周月考,如果我赢,我的要求是——」
话音未落,走廊传来周栖的喊声:「沈砚——老钱找你签字!」
沈砚低低「啧」了一声,把整排瓶子重新塞回书包,拉链声在夜里格外清脆:「先欠着。」
林羡抱着那瓶被硬塞过来的「你」字水,指尖碰到瓶身背面凸起的星星,心跳快得仿佛要突破胸腔。
灯光熄灭,门被带上。
走廊尽头,沈砚的背影被应急灯映得修长,他抬手比了个「晚点再说」的手势。
林羡靠在门框,把水瓶贴到胸口,听见自己的心跳和星星一起「咚咚」作响。